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教学目标:
朗读全文,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
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品味艺术特色
理解战争中“人和”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掌握文言实词,能够理解文言文中词类活用现象
理解文章内容,理清论证层次,感受议论文的逻辑美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内容,理清论证层次,感受议论文的逻辑美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孟子的名言、故事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明确目标
导入新课:人们常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来比喻治国、作战以及做任何事情,都要顺乎民心,合乎正义,这样才能得到人们的拥护,否则做失去民心的事情,是注定要失败的,你知道这句话的来历吗?今天我们就学习有关这句话出处的文章。
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知识卡片
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市)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尊为“亚圣”,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宣扬“仁政”,倡导“以人为本”。其文章思想深刻,说理透彻,逻辑严密,气势充沛,论事论理雄辩有力。
孟子语录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字词积累
夫(f?)
郭(guō)
粟(s?)
寡(gu?)
畔(pàn)
划分朗读节奏(多媒体)
阅读感知
听教师范读,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自由朗读课文,对照注释,理解文言词语的意思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疏通文意(多媒体)
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试着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文章是怎样展开论证的?
论据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战争
事
(攻)——天时不如地利
需要
实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战争需要“人和”
“人
论
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
(守)
和”
据
——地利不如人和
道理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论据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治国需要“人和”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艺术特色
层次清楚,结构完整,论证严密,并使用对比论证,善于说理。
4运用排比、对偶、顶真、对比等修辞手法,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召力。
“人和”的实质是什么?
在于“得道”,即施行仁政,取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你能否想到一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具体事例/
课后作业
1.背诵并默写全文,红笔批改
2.积累孟子的名言,了解圣贤的思想
板书设计
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
论据
进攻-------天时不如地利
多助
,
防守--------地利不如人和
失道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寡助
类推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共22张PPT)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
学习目标
1、朗读全文,借助注释疏通文意,
积累文言词语;
2、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品味艺术特色;
3、理解战争中“人和”的重要作用。
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市)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尊为“亚圣”,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宣扬“仁政”,倡导“以仁为本”。其文章思想深刻,说理透彻,逻辑严密,气势充沛,论事论理雄辩有力。
孟子语录: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民为贵,社稷(jì)次之,君为轻。
注音和节奏
夫
郭
粟
寡
畔
fú
guō
sù
gu?
pàn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诵读课文
学生自读
贰
师生齐读
壹
叁
提问朗读
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有利作战的天气时令。
有利作战的地理条件。
疏
通
文
意
天时:
地利:
人和:
郭:
环:
兵革:
是:
外城。
围。
泛指武器装备。
这。
夫:
城:
委:
池:
用在句首发语词。
城墙。
放弃。
护城河。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作战的地理形势啊。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但守城的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有利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
巩固。
凭借,依靠。
疆域。
疏
通
文
意
以:
疆:
固:
威:
得道:
至:
畔:
震慑。
指能够施行治国
的正道,即行仁政。
极点。
同“叛”,背叛。
域:
界:
险:
利:
亲戚:
君子:
限制。
边界。
险要。
锐利。
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能行仁政的君主。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主,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再读课文
试着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深入探究
文章是怎样展开论证的?
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论据: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攻)
天时不如地利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守)
地利不如
人和
战争需要“人和”
深入探究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治国需要“人和”
结论:
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
顺
畔
顺攻畔战必胜
行仁政才
能“人和”
艺术特色
1、层次清楚,结构完整,论证严密,并使用对比论证,善于说理。
2、运用排比、对偶、顶真、对比等修辞手法,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召力。
问题探究
1、“人和”的实质是什么?
在于“得道”,即施行仁政,取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2、你能否想到一些“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的具体事例?
1、作者孟子,战国人,是孔子以后_______思想的代表人物。
2、下列朗读节奏正确的一组是(
)
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儒家
C
3、选出与“三里之城,七里之郭”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B
水陆草木之花
C
肉食者谋之:(这)件事
D
两狼之并驱如故
4、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
A
兵革非不坚利也
兵:兵器
B
寡助之至
至:极点
C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区域
D
亲戚畔之
畔:通“叛”,背叛
5、选出下列翻译正确的一项(
)
A
委而去之(萎靡不振地逃跑)
B
池非不深也(池塘不是不深)
C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都,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D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B
C
D
6、选出对文章分析内容分析错误的一项(
)
A
孟子认为“战必胜”的必要条件是“得道”。
B“君子”是指文中所说的“得道者”。
C
文章主要论述了弱者可以战胜强者。
D“得道者多助”的“道”在文中指“施行仁政”。
7、选出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
文章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句式,显得很有气势。
B
第二段设了一个守城的例子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
C
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对比的写法,突出了“得道”的作用。
D
画线的句子(“域民不以……威天下……”这三句)从反面论证了
“人和”的重要
C
B
8、对“得道者多助”理解正确的是(
)
A
能搞好内部团结的君主,他帮助支持的人就多。
B
能讲明正确道理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
C
能懂得统治方法的君主,他帮助支持的人就多。
D
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
9、这段文字论述的中心意思是(
)
A
民心所向,上下团结,则战无不胜。
B
不能靠划定的疆域界线,管理百姓。
C
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巩固国防。
D
不能靠武力的强大,震慑天下。
D
A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具体事例
1.商汤伐夏桀,夏桀失道寡助,商汤得道多助
2.周武王姬发伐商纣,商纣王失道寡助
3.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失道寡助,陈胜和吴广得道多助
4.隋末杨广无道,各地农民起义,瓦岗军得道多助
5.元顺帝无道,朱元璋率领的红巾军得道多助
6.二战期间,德意日三国失道寡助,中美英等抗战国得道多助
7.解放战争中,解放军得道多助,国民党失道寡助
8.抗日战争中,国共部队得道多助,日本侵略军失道寡助
课后作业
1、背诵并默写全文,红笔批改;
2、积累孟子名言,了解圣贤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