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诗词五首 同步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5.诗词五首 同步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15 15:03: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诗词五首》自主学习
基础锤炼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喧( ) 搔更短( )
不胜簪( ) 燕脂( )
提携( ) 折戟( )
殷勤( ) 长嗟( )
谩( )
2.根据要求填写相应的诗句。
(1)在《饮酒(其五)》中,写出了诗人闲适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名句是“ , ”。
(2)杜甫在《春望》中写因战火不断,跟家人难通音信的诗句是“ , ”。
(3)《雁门太守行》中,写将士们黑夜行军以及苦战场面的诗句是“ , ”。
(4)李清照的《渔家傲》中,展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并为全篇的奇情壮采奠定了基调的句子是“ , ”。
(5)杜牧的《赤壁》中“ , ”两句,以小见大,以两个美女的命运象征国家命运。
3.下列各项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设备的普及,网络信息更加鱼龙混杂,这都需要全社会更多的思考与关注。(将“思考”和“关注”对调)
B.让每一个农村孩子是否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删去“让”)
C.农村教师个体生存发展空间狭窄、福利配套、身心倦怠的问题不容忽视。(在“配套”后面加上“不足”)
D.2018年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产业规模超过5000亿元左右人民币,正在成为重要的新经济增长点。(删去“左右”)
4.文学常识填空。
(1)《饮酒(其五)》写于作者 后,作者 ,是 诗人。
(2)《春望》为杜甫 时期在长安所作。
(3)《雁门太守行》作者是 代诗人 。
(4)《赤壁》作者是唐代诗人 。
(5)《渔家傲》作者是 代词人 。
5.阅读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
为了弘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让同学们能进一步感受古诗词的神奇魅力,我班于12月23至25日开展了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古诗词诵读比赛。本次比赛设置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环节,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评出5名获奖者。这次诵读比赛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华古典诗词的丰富多彩,激发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1)给本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
(2)将下列词语排列成一副对联。
书院 庭中 春光好 秋意 终将至 不尽书声 书声响 亦掺中 几许春光 问答

课内精读
(一)阅读《饮酒(其五)》,回答问题。
6.品析下列名句中的加点词。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7.既然“此中有真意”,作者为何又“欲辨已忘言”呢?

8.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从居住的草庐写起,反思归田后自己的生活状况。他并没有隐居山林岩穴,而是身处“人境”。
B.“而无车马喧”是指陶渊明隐居的地方荒僻,平时难见喧嚣的车马,门前冷寂得很。
C.“问君何能尔”转换叙事角度,将抒情主体客体化,仿佛在以第三者的好奇心追问下去,颇富情趣。
D.“心远地自偏”对前文“问君何能尔”做出了回答:因为心情闲适,心志高适,所以居所也就自然会偏僻安静。
(二)阅读《春望》,回答问题。
9.请你发挥想象,描绘“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所展现的情景。

10.如何理解标题中的“望”字?

11.下列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开篇即写眼前之景:虽山河仍在,可城破国陷,一片荒凉衰朽景象。一个“破”字,令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满目凄然。
B.尾联写诗人忧愁渐深,头发愈少,简直连簪子也别不上。这种愁情是诗人与亲人书信中断,思念亲人所致。
C.“抵万金”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极言家书珍贵、难得,真切地表达了战乱中人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心情。
D.全诗由景及情,情景交融,感情深沉,含蓄凝练,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三)阅读《雁门太守行》,回答问题。
12.请自选角度品析诗句。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13.“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表达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感?

14.下面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雁门太守行”是古乐府曲名,“行”是古诗体裁,本诗借用它作为诗题写当时战事。
B.全诗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浓墨重彩地描绘战争场景,构成了奇特的意境,歌颂守边战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C.“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直接将那种激烈的战争场面十分悲壮地描绘了出来。
D.“半卷红旗临易水”使人联想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喻示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四)阅读《赤壁》,回答问题。
15.说说以下加点词在诗中的深刻含义。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6.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从“折戟”写起,能令人联想到战争的残酷,借“沉沙”暗讽曹操昏庸。
B.诗人“自将磨洗”和“认”的动作,显示出他对前朝故物的兴趣和历史的思索,一个于江畔凭吊古迹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C.诗的后两句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影响,而是以小见大,翻出新意。
D.作者写史论,除了为表现出非凡的史识,还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
(五)阅读《渔家傲》,回答问题。
17.品析下列诗句中的加点词。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18.品析下面的句子。
九万里风鹏正举。

19.下列说法不合理的一项是( )
A.“仿佛”以下三句,写词人在梦中见到天帝。“梦魂”是全词的关键。
B.“殷勤问我归何处”,词人根据眼前的现实,塑造了一个态度温和、关心民生的天帝。
C.“学诗谩有惊人句”,词人在天帝面前倾诉空有才华而遭遇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
D.“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运用想象和夸张,表达了词人对自由自在的生活的追求。
拓展阅读
山房春事(其二)
岑 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注】梁园,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方圆三百多里。梁孝王曾在园中设宴,一代才人枚乘、司马相如等都应召而至。
20.诗歌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21.请简要分析诗歌三、四两句运用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


《诗词五首》自主学习
1.xuān sāo zān yān xié jǐ yīn jiē màn
2.(1)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2)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3)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4)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5)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3.B(删去“是否”。)
4.(1)辞官归隐 陶渊明 东晋(2)安史之乱(3)唐 李贺(4)杜牧(5)宋 李清照
5.(1)古诗词诵读比赛圆满结束(2)庭中几许春光春光好,秋意终将至;书院不尽书声书声响,问答亦掺中
6.“见”字表现了诗人看山不是有意为之,而是采菊时,无意间,山入眼帘。暗含了诗人看到南山时的欣喜之情,符合“悠然”的情趣。
7.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诗人在这里可以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可是想要把它说出来,却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其深层含义是说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逻辑的语言不足以表现这种生命的微妙。
8.B(“陶渊明隐居的地方荒僻”说法不妥。)
9.示例一:因为感时伤怀,思念家人,面对花香鸟语的春景,诗人无心观赏,站在花前,不禁流下了眼泪;听到悦耳的鸟鸣声,心里阵阵惊悸。
示例二:面对国家烽火连天的境况,花鸟也像人一样感时伤怀。花上的露珠,就像花儿流下的眼泪;鸟儿的鸣叫,也仿佛透露着惊恐。
10.诗的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野从国家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创造了一个能够引发人们共鸣、深思的境界。感情步步推进,反映了热爱国家、期待和平的美好愿望,和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情怀。
11.B(这种愁情不是“诗人与亲人书信中断,思念亲人所至”,因为前面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句”,诗人的愁情是忧国思亲。)
12.示例一: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运用比喻和夸张手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情势。
示例二:在色彩运用上,“黑”字突出敌人的猖獗和军情的险恶;“金鳞”形容铠甲闪光如金色鱼鳞,一个“金”字表现出我军将士雄姿英发、高昂迎战的状态。两相比照,表现出战争形势的紧迫。
13.表达了边关战士的战斗意志和誓死为国的壮志豪情。
14.C(“直接将那种激烈的战争场面十分悲壮地描绘了出来”有误,这里诗人是通过听觉和视觉,将那种激烈的战争场面描绘出来的。)
15.(1)东风,这里指周瑜侥幸借东风火烧曹营。暗指有利的客观条件。诗人把孙刘联军的胜利简单归结为偶然的东风,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慨叹。(2)二乔,指东吴贵族美女,诗人以小见大,通过二乔的命运反映政治军事情势的变化。
16.A(“暗讽曹操昏庸”应为“暗讽当朝统治者昏庸”。)
17.“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转”“舞”二字,将词人在风浪颠簸中的感受,逼真地传递给了读者。
18.词人化用《庄子·逍遥游》中的句子,说“九万里风鹏正举”,自己要像大鹏那样乘万里风高飞远举,离开这让人伤痛的现实社会。
19.B(“根据眼前的现实”一说不妥。)
20.日落时分,群鸦乱飞,叫声嘈杂;极目远望只有三两户人家。描绘了梁园萧条破败的景象。
21.运用拟人和反衬。写庭树不知人去尽,依然繁花盛开,用乐景反衬哀情,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凭吊古人的伤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