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七上生物 2.2.3动物的运动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济南版七上生物 2.2.3动物的运动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12-15 20:08: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动物的运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自主性学习和科学探究活动,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说出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和多媒体展示伸肘和屈肘的过程,了解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认同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通过PPT的展示,理解动物的运动对生存的重要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运动系统的各部分结构与功能统一性的分析,使学生理解动物通过运动来更好地适应复杂的环境。
形成爱惜自身运动器官,进行合理而科学运动的意识。
.认同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这一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动物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理解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教学难点
运动是动物结构与功能的统一。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一组动物运动的图片,并提问:图中动物的运动方式有哪些?
学生回答:奔跑、飞翔、爬行
师:所有的动物包括人在内,都能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运动,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动物的运动相关的知识。
【讲授新课】
运动的方式
课件展示常见动物运动的方式图,并提问:这些动物的运动方式有哪些?
生1:跳跃、奔跑、飞翔
生2:蠕动、爬行、游泳
问:想想看,还有吗?
生:行走、翻转……
小结:从这以上我们可以看出,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运动方式也有所不同,这表现对其生活环境的适应。所以,动物的运动是和他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这也就更体现出生物和它的环境是一个整体,他们都在相互适应和改变着。
运动的基础
过渡:同学们你们已经了解了许多动物的运动方式,但哪位同学知道动物是怎样完成这些动作的吗?
生1:以一定结构为基础
生2:飞离不开翅膀;跳跃离不开足
生3:游泳靠鳍……
引导:现在我们以自己作为研究对象,来研究一下每个动作是怎样完成的。
先做一个简单的屈肘和伸肘动作,想一想,这个动作有哪些结构参与了?
生1:手
生2:前臂
生3:肩膀
师进一步引导:屈肘时摸一摸你的上臂前面有什么变化?能断定哪些结构参与了?
生1:骨变硬
生2:肌肉鼓起
师引导并总结:动物的各种运动都是以一定的结构为基础的。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就是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的;骨与骨连结构成骨骼。
展示三组骨连结的图片,学生仔细观察并归纳出骨连结有哪些类型?
骨连结包括不活动的骨连结、半活动的骨连结、活动的骨连结;其中活动的骨连结又称为关节,它是人体中骨连结的主要形式。
展示人体主要关节图片,请学生仔细观察后,上台指出自己主要的关节位置。
观察书上图2.2-28,关节结构示意图,认识关节的结构,思考讨论:
1.关节的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
2.为什么关节能既牢固又灵活?
3.关节在运动中有什么作用?
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
组一:关节由关节囊、关节腔、关节面组成。
组二:关节能牢固是因为有关节囊以及其内外的韧带;能灵活是因为有关节腔内的滑液和关节软骨。
组三:关节在运动中相当于支点。
设疑:运动中牵拉骨完成运动的结构是什么?
生:骨骼肌
课件展示人体主要骨骼肌图,让学生了解。观察骨骼肌的结构。
师:指示的部位是什么?
生:肌腱
师:肌腱里白色的细丝是什么?
生:肌腹
强调:骨骼肌一般要跨过一个或几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骨和关节本身没什么运动能力,必须依靠骨骼肌的牵引来运动。
师: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组成;关节的牢固灵活特点适于运动,起支点作用;骨骼肌在运动中可以动力。
运动的实现
过渡:有了关节,骨骼肌牵引着骨绕着关节活动,然而运动的具体过程又是怎样的呢?
展示人伸肘和屈肘时的图片,并设疑:屈肘和伸肘时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分别出于什么状态?
生1: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生2: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思维拓展:1.双手提重物时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什么状态?
2.双手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什么状态?
生1:双手提重物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处于收缩状态。
生2:双手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舒张。
设疑:动物只靠运动系统就能完成运动吗?如果不是,还有哪些方面的参与呢?
学生讨论并回答:还有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等的参与。
总结: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是由骨、关节、骨骼肌三者协调配合,在神经系统的支配和其他系统的辅助下完成的。
课堂小结并指导学生完成课堂练习。
四、板书
骨 不活动的骨连结
骨连结 半活动的骨连结
运动系统
活动的骨连结(关节)
骨骼肌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说出了运动的方式,并由此引入对运动系统的认识。通过大量的图片、动画等资料,让学生对运动系统各个结构有了直观的认识。学生自己体验了伸肘屈肘时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状态,达到了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