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 复习课件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 复习课件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7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16 17:33: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复习课件
交卸(xiè) 奔丧(sānɡ) 琐屑(suǒ xiè)
簌(sù)簌
狼藉(jí)
拭(shì)泪
赋(fù)闲
颓(tuí)唐
栅(zhà)栏
踌躇(chóu chú)
蹒跚(pán shān)
游逛(ɡuànɡ)
举箸(zhù) 晶莹(yínɡ)
情郁(yù)于中
开垦(kěn)
丫(yā)枝
主宰(zǎi)
倔强(jué jiànɡ)
倦怠(dài)
婆娑(suō)
虬(qiú)枝
鄙(bǐ)视
兴(xìnɡ)味
茸(rónɡ)毛
凋(diāo)谢
俯瞰(kàn)
宛(wǎn)然
坦荡如砥(dǐ)
洗涤(dí)
消逝(shì)
遏(è)制
深渊(yuān)
秀颀(qí)
恹(yān)恹欲睡
牛犊(dú)
繁殖(zhí)
濒(bīn)临
星辰(chén)
乍(zhà)一看 辟(bì)邪
鲜腴(yú)
篱笆(lí ba)
苔(tái)痕
密匝(zā)匝
巧记提示:
②与“丧事”有关读一声,其他情况读四声。(语义巧记
法)
巧记提示:
①风吹竹林“簌簌”作响,“野蔌”是菜不是草。
(部首巧记法)
②狼藉一片如乱草,书籍最初是竹简。(部首巧记法)
③用手去擦拭,口试答题用言语。(部首巧记法)
交卸:旧时官吏卸职,向后任交代。
狼藉:乱七八糟的样子。
赋闲:文中指失业在家。
踌躇:犹豫。
迂:言行守旧,不合时宜。
蹒跚: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颓唐:衰颓败落。
触目伤怀:文中指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怀,
心。
情郁于中:感情积聚在心里。
琐屑:细小而琐碎的事。
倦怠:疲乏困倦。
恹恹:形容精神不振的样子。
倔强:(性情)刚强不屈。
婆娑:枝叶扶疏的样子。
伟岸:魁梧,高大。
傲然:高傲、坚强不屈的样子。
秀颀:美而高。颀,修长。
鄙视:轻视;看不起。
妙手偶得:指文学素养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
妙语佳句。
坦荡如砥:宽广平坦得像磨刀石。砥,质地较细的磨刀石。
潜滋暗长:暗暗地生长。滋,生长。
旁逸斜出:指(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
不折不挠: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顽强。
兴味:兴趣。
洗涤:用水或汽油、煤油灯去掉物体上面的脏东西。
卑微:地位低下。
消逝:(人或事物)逐渐减少以至没有;不复存在。
遏制:制止,控制。
濒临:紧接,临近。
俯瞰:俯视。
深渊:很深的水。
鲜腴:新鲜肥美。
吆喝:大声喊叫(多指叫卖东西、赶牲口、呼唤等)。
格调:①指不同作家或不同作品的艺术特点的综合表现。
②指人的风格或品格。
暮年:晚年。
情味:情调,意味。
密匝匝:非常浓密的样子。
连绵不断:连续不断的样子。形容连续不止,一直都不中
断。
张目结舌:睁大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人窘迫或惊呆的
样子。
朱自清(1898-1948),散文家、诗人、学者。字佩弦,
号秋实,江苏扬州人,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
影》《欧游杂记》。其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
练、文笔清丽,极富有真情实感。代表作有《春》《绿》
《荷塘月色》《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
人,作家、社会活动家,茅盾是他的笔名。代表作有
小说《蚀》三部曲、《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等。
?
?
严文井(1915-2005),原名严文锦,湖北武昌(今属武汉)
人,现代作家、散文家、著名儿童文学家。著有《南南和
胡子伯伯》《丁丁的一次奇怪旅行》等。
罗素(1872-1970),英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获1950
年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品有《幸福之路》《西方哲学史》
《数学原理》《物的分析》等。
?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戏剧
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
纪事》等。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
艺也有深入钻研。
1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3分)
A.交御 拭干 惨淡 祸不单行
B.蹒跚 踌躇 马褂 触目伤怀
C.举著 狼藉 珊栏 情郁于中
D.赋闲 颓唐 锁屑 情不自禁
B
3.(2016·黔南州)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了,父子俩也一天一天地感觉到,他们最大的敌人,也正在一步一步地向他们逼近:它就是孤独。
B.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C.人们常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
D.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
C
4.找出下面语段中的两个病句,并改正。(4分)
①朱自清先生是著名的民主战士,对敌人从不留情面。
②然而,通过阅读《背影》,又让我们看到了他深情的一面。
③或许,伟大的,都如他般憎爱分明。④憎得彻底,爱得深沉。
(1)第____句是病句,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____句是病句,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然而,通过阅读《背影》,我们又看到了他深情的一面。

或许,伟大的人物,都如他般憎爱分明。
燃烧的木棉
①在更远的南方,春天是木棉花燃烧的季节。
②在一个下着微雨的早晨,我在街心公园中散步。走着走着,一棵木棉树出现在我的面前。它枯褐色的枝干像垂暮老人布满皱纹沟壑的脸,充满沧桑的样子,一点也不好看。一抬头,才发现无数硕大、深红的木棉花在头顶密匝匝地开放,像天空中飘过来一团火红火红的云,又像一道红艳艳的朝霞,也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映红了一片天空,是那样耀眼夺目。偶尔,有开得正艳的木棉花从枝头落下,“啪”的一声落到地上,掷地有声,那样响亮,那样决然。
③在这样的春天,我最爱到图书馆里看书。图书馆旁边有一个明如镜子的小湖,湖水清澈。湖边,一棵古老的木棉树临湖岸而长,它一树灰褐的枝干,未待绿叶长出,先开出一树繁盛无比的红花来,像美人临水梳妆。她伸出纤纤玉手,描唇画眉,那艳红亮丽的木棉花便是她发髻上的头饰。满树盛开的木棉花与湖水中的倒影交相辉映,更令人感到惊艳绝伦的美。我每次到图书馆,都坐在靠窗的座位上,安静地阅读。偶尔从书页间抬头,看到无数开放着的木棉花像无数张笑脸,如此灿烂热烈,奔放到肆无忌惮的样子。那时那刻,我的心里也开出一朵朵热情奔放的木棉花来,满心欢欣与感动。有木棉花相伴的闲读,感觉舒心惬意。
④在这个木棉花盛开的时节,流连在燃烧的木棉花下,禁不住吟咏木棉花的诗句,惹几分追昔怀远的情思。
⑤宋代诗人杨万里在《三月一十雨寒》诗中写道:“姚黄魏紫向谁赊,郁李樱桃也没些,却是南中春色别,满城都是木棉花。”意思是说,像姚黄魏紫这样名贵的花要向谁要,就连李子樱桃这样的小家碧玉的花也没有。但是南方春色却有不同,满城都是木棉花。生动地描绘了南国红棉闹春的绚丽景色。我能想象,走在开遍全城的木棉花下,该是怎样繁盛热闹的景象。
⑥明末清初女诗人张乔的《春日山居》里也写到了木棉花,诗曰:“二月为云为雨天,木棉如火柳如烟。烹茶自爱天中水,不用开门汲涧泉。”诗中写了早春二月时晴时雨的气候,木棉花如火如荼地开放,杨柳冒出新芽像一团团浅黄色的烟雾,遇到大雨时,不用开门汲涧泉取水,自接天水烹茶,饶有风味。那样的山居生活令我无限向往。
⑦我爱木棉花,爱它生气盎然地盛放,又如此壮烈地坠落。当我看到那一朵朵盛开的木棉花,心中不禁燃起火一样的热情。我想,我们也要像木棉花一样,要用尽全力开放一次,才无悔这一生。
13.贯穿选文的感情线索是什么?(4分)
?
?
①使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了木棉花的灿烂热烈、无拘无束。②贬词褒用,流露出了作者对木棉花的喜爱。
对木棉花的赞美和喜爱。 
15.文章引用古人有关木棉花的诗句,有何作用?(4分)
?
?
16.简略说说木棉花可贵的精神及其给我们的人生启迪。 (6分)
①生气盎然地盛放,又如此壮烈地坠落。②我们应当像木棉花一样,用尽全力开放一次,无悔人生。
①增加散文的文学色彩。②进一步突出木棉花的灿烂、美丽,表达出对木棉花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