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记承天寺夜游 课件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1 记承天寺夜游 课件1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17 11:57: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江城子》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积累重要文言知识,丰富知识积累。
3.体会作者面对人生逆境时的豁达乐观的心境。

一读课文

读准字音
读出节奏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suì
qǐn
xìng
bǎi
héng
二读课文
小组合作
疏通文意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月光照在院子里,如积满了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水藻、荇菜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
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想到没有和我同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
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就)一起在院子里散步。
①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寻伴夜游
苏轼与张怀民:
元丰二年七月,苏轼因“乌台诗案”被逮捕入狱,后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不得“签书公事”,有名无权。
在被贬之前两人已经相识,苏轼曾评价张怀民:心怀坦荡,是一个正人君子,有过人的自制力。
写作本文时,作者被贬到黄州已经有四年。此时,张怀民因反对王安石变法,遭报复也被贬到黄州,寄居在承天寺。

贬谪的悲凉
哦,原来是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抒发感叹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知人论世:
黄州45岁到50岁 五年
惠州59岁到62岁 三年
儋州62岁到65岁 四年
三读课文
品味情怀
元丰三年: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孤鸿:离群的大雁,暗示自己的孤高、超尘脱俗)
元丰五年:料峭春风吹酒醒,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写出行途中遇雨,暗指政治风雨)
元丰五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面对古战场抒发感慨,开创豪放词风)
揣摩人物:你读出一个怎样被贬的苏轼?
suō
课后作业

1.背诵默写这首诗
2.积累苏轼诗词中你喜欢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