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教版)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二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一课时)
淮安市北京路中学 吴钟灵
【教学目标】
1、知道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2、知道分子、原子具有的共性和特性
3、知道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
【教学重点】
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
【教学难点】
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方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具
【教学过程】
活动探究一: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情境创设]在上一节课中,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都一样吗?
[PPT]苯分子、硅原子、铁原子、氧分子的图片
[过渡]刚才我们见到的几种微粒是同一类的微粒吗?还有没有其它构成物质的微粒呢?让我们翻开书的63页看看还有哪一类的构成物质的微粒。
[学生]思考并总结: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分子和原子
活动探究二:分子的性质
[过渡]我们在前两章学习过哪些物质?
[学生]例举前两章学习过的物质
[教师]我们熟悉的物质:氢气、氧气、二氧化碳、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板书] 分子
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过渡]分子作为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很小,分子到底有多小呢?
[学生]通过多媒体感受分子的小
[板书] 质量小、体积小
[师生讨论]假如我们是水里一个水分子,我们会看到什么呢?
[学生]思考回答
[PPT]感受水分子
[板书]不断运动
有间隔
[提出疑问]氢气、氧气、水都由分子构成,氢气具有可燃性,它在具有助燃性的氧气里燃烧,却生成了既没有可燃性又没有助燃性的水呢?
[学生]思考回答
[板书]分子不同,性质不同
活动探究三:化学变化中的分子和原子
[过渡]水通电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在这个化学变化中,水分子消失了,变成氢分子和氧分子。水分子怎么变成氢分子和氧分子的呢?
[学生]利用模型探究水分子变成氧分子和氢分子的过程,小组成员展示讨论的结果。
[师生讨论]化学变化中的分子和原子,分子和原子的区别。
[小结]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板书]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组合成分子
活动探究四:原子的性质
[过渡]原子不仅可以构成分子,还可以构成物质
[学生]观看PPT讨论原子的性质
[板书]原子
[学生小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PPT]从古至今有关分子、原子的研究,展望未来。。。。。。
[作业布置] 写一篇有关你对分子原子应用的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