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4.周亚夫军细柳习题课件(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4.周亚夫军细柳习题课件(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9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18 19:21: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4 周亚夫军细柳
学习导航
课文梳理
【整体感知】——结构图解
本文通过讲述汉文帝巡视、慰劳霸上军、棘门军与细柳军的故事,突出展现了周亚夫治军严格、忠于职守的“真将军”风范。
【整体感知】——文章主旨
【整体感知】——写作特色
(1)详略得当。课文重点是塑造人物形象,材料的安排也是为这一目的服务的,所以对匈奴入侵的背景只是一笔带过。同时,对文帝在霸上、棘门劳军的情况也处理得很简单,重点描述了在细柳劳军的情况,以突出周亚夫的“真将军”风范。
(2)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相结合,通过对比刻画人物。本文重在描写周亚夫的“真将军”形象,但直接描写周亚夫的地方并不多,而是把大量笔墨用在霸上军、棘门军与细柳军的对比上,这些侧面描写有力地烘托了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如细柳军将士称“将军令曰”“将军约”,人物虽未出场,却已令人感受到其“真将军”的威严和风范。对周亚夫的正面描写虽着墨不多,却有画龙点睛之妙,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1.阅读课文,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周亚夫不愧为“真将军”。
【解疑释难】
①“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可见周亚夫军营戒备森严,战士们严阵以待,做好了随时战斗的准备。
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上至,又不得入”,皇帝挟圣威驾到,却屡遭阻拦,可见周亚夫军营军纪严明,没有丝毫通融和商量的余地,让人心生敬意。③“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周亚夫面见圣上,不曲意逢迎,而以军礼对待,足见其铮铮铁骨,乃“真将军”。
2.结合全文,试分析周亚夫“真将军”的风范是如何体现的。
文中周亚夫“真将军”的风范是通过三次对比体现的。一是文帝到霸上、棘门两处军营时长驱直入,而在细柳军营却不得入,直到下诏书才进去,这突出了细柳军军纪严明;二是天子在霸上、棘门两个军营“直驰入”,而在细柳军营却“不得驱驰”“按辔徐行”,这表现了周亚夫治军有方、令行禁止;三是天子到霸上、棘门两个军营时,“将以下骑送迎”,讨好文帝,而周亚夫却“持兵揖”,说“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这突出了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性格特点。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匈奴大入边 。
(2)军霸上 。
(3)上自劳军 。
(4)已而之细柳军 。
(5)天子先驱至 。
(6)天子且至 。
达标训练
【基础过关】——重点词汇
侵入边境
名词用作动词,驻军
慰问
不久
先行引导的人员
将要
(7)居无何 。(8)按辔徐行 。 (9)持兵揖曰 。
(10)介胄之士不拜 。

(11)使人称谢 。
(12)曩者霸上 。
不久
控制住车马
拱手行礼
铠甲和头盔,这里用作动词,指披甲戴盔
向人致意,表示问候
先前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天子为动/为宫室、器皿
B.居无何/居天下之广居
C.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见渔人,乃大惊
D.使人称谢/长跪而谢之
C
【解析】A项,被/做,指雕刻;B项,经过/居住;C项,于是,就;D项,告知,告诉/道歉。
【基础过关】——句子翻译
1.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2.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不久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军中官兵都穿着盔甲,刀出鞘,张开弓弩,把弓拉满。
于是皇上就派使者手持符节下命令给将军。
3.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4.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皇上被感动,表情严肃起来,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
先前霸上、棘门的军营,简直就像儿戏一样,那里的将军是一定可以通过偷袭而俘虏的。
1.理解型默写
(1)《周亚夫军细柳》中以汉文帝的口吻写霸上及棘门的军营管理不如细柳营森严的句子是:
, ,

(2)从正面描写出周亚夫“真将军”形象的句子是: , 。
【能力提升】——文意理解
曩者霸上、棘门军 若儿戏耳 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介胄之士不拜 请以军礼见
2.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记载了周亚夫为河内守时驻守细柳营的一段事迹。
B.本文重在刻画周亚夫,故花了大量的笔墨描写周亚夫。
C.文帝对治军有方、忠于职守的周亚夫赞赏有加,对霸上及棘门的将军提出了批评。
D.本文人物刻画鲜明生动,主要是因为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
B
【解析】文中有对周将军的直接描写,也有通过将士、皇帝的侧面描写,多方面表现人物性格,直接描写的笔墨并不多。
3. 简答题。
(1)课文标题是“周亚夫军细柳”,为什么还要写刘礼军霸上、徐厉军棘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作者对周亚夫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
运用对比的手法,反衬细柳军治军严明,突出周亚夫“真将军”的风范。
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表现了周将军恪尽职守(忠于职守)、军纪严明(治军严整)、刚正不阿的性格特点。
(3)汉文帝为什么称周亚夫为“真将军”?请结合课文内容加以说明。
①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可以看出细柳军军队戒备森严,军纪严明。②从“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可以看出周亚夫治军有方,令行禁止。③从“将军亚夫持兵揖”,说“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可以看出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因此,汉文帝称周亚夫为“真将军”。
【能力提升】——类文阅读
  淳于髡①传(节选)
  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②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威行三十六年。
(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
【注释】①淳于髡(kūn):战国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②隐:隐语,不直接说出本意而借别的词语来暗示的话。
1.下列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数使诸侯/使人称谢
B. 诸侯并侵/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C. 淳于髡说之以隐曰/不亦说乎
D. 奋兵而出/锐兵刃
B
【解析】A项,出使/派遣;B项,一起;C项,劝谏/同“悦”,高兴;D项,军队/兵器。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此 鸟 不 飞 则 已 一 飞 冲 天 不 鸣 则 已 一 鸣 惊 人
/
/
/
3.结合文章说说淳于髡的进谏艺术。
用隐语暗示,委婉劝谏齐王,使齐威王乐于接受,从而励精图治,使齐国国力强盛,诸侯臣服。
【参考译文】淳于髡是齐国的“上门女婿”。身高不足七尺,语言流畅、能言善辩,屡次出使诸侯国,从没有受过屈辱。齐威王在位时,喜欢隐居于深宫,又好彻夜宴饮,逸乐无度,陶醉于饮酒之中,不理政事,把政事托付给卿大夫。文武百官荒淫放纵,诸侯各国一起来侵犯,齐国灭亡就在朝夕之间了,齐王身边近臣都不敢进谏。淳于髡用隐语来劝谏齐威王,说:“都城中有一只大鸟,落在了大王的庭院里,三年不飞也不叫,大王知道这鸟是怎么一回事吗?”齐威王说:“这鸟不飞便罢了,一飞就直冲云霄;不叫便罢
了,一叫就使人震惊。”于是就诏令全国七十二县的长官入朝议事,奖赏一人,诛杀一人,又发兵御敌。诸侯十分惊恐,都归还了侵占的齐国的土地。齐国的声威竟维持了三十六年。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