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的研究工具
练习使用显微镜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①知识目标:正确说明显微镜的结构与功能
②能力目标:能独立、规范地使用显微镜,能观察到清晰的物像;在认识、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③情感目标: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养成爱护显微镜的习惯,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的分析:
①教学重点?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②教学难点? 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象。
教学策略
作为本册教材中第一个技能性的操作实验,该课内容寓理论与实际于一体,是非常基础和重要的一节内容。但由于显微镜较昂贵,学生之前又没接触过显微镜。过去教师在教学微镜使用时总是把显微镜的结构、功能、使用方法、步骤、注意事项讲的十分详细,然后才让学生动手,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不符合新课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理念。结合本校学生生源较好和好奇心强的特点,我试着把本节课设计成自学+讲授+探究课,给学生创设情境,将学生的亲自动手操作为中心,整个学习过程以此为出发点,及时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因难在课堂中解决。适当引导学生进行自学和部分探究,让学生掌握显微镜的结构、功能及使用方法。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与合作在教师引导下,获得新知与能力的提高,同时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显微镜,并逐个检查(准备两个不同倍数的目镜和物镜),载玻片,擦镜纸,纱布
学生:对照课本彩图,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并思考每一部分的作用
教学程序
一、导入:
同学们都明确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要想探索生物的奥妙,就必须要了解细胞。让学生了解细胞非常小(提示图中物象之所以看的很清楚是被放大了百倍以上)而且形状各异。提问,引出观察细胞的工具──显微镜。点出显微镜的种类有多种,我们中学中使用的是光学显微镜。
二、预习检测
1、检测导学案上的内容.
2、通过幻灯片上的图片来提问,说说显微镜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同时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桌上显微镜、玻片标本、擦镜纸、纱布等。
引导学生观察镜盒里的镜头,思考判断倍数大小的方法.同时要学生观察反光镜的特点和遮光器上光圈的大小。
三、实验过程
1、取镜和安放? 右手握,左手托;略偏左,安目镜。指导学生看书37页:取镜和安放。强调安放目镜时,手指不要触摸镜头,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
2、显微镜的使用?
要求学生先看书,然后指导学生动手观察。按照先看到一个白亮的视野→放入标本→-看到清晰像的顺序。
对光(1)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2)左眼看,右眼睁。(3)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
安放装片 做好装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压住,正对通光孔。
观察? 学生边看书自学边操作显微镜进行观察。
(1)镜筒先下降,直到接近标本。
(2)左眼注视目镜,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
强调
⑴用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⑵转动转换器的手法要正确,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
⑶镜茼先下降后上升,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以免压碎标本。
⑷左眼看目镜,右眼睁开是为了画图。引导学生继续观察。
学生两人一组使用显微镜,教师巡视指导,同时提醒学生注意事项,在学生观察中引导学生完成这样三个问题:
(1)观察载玻片上的字母或数字,想一想直接观察与你用显微镜观察的象存在什么关系?
(2)分别用低倍镜和高倍镜观察物象再看看换用高倍镜后物象的大小有何变化,视野亮暗有何变化?
(3)向前稍稍移动玻片,看看像向何方移动?向后移动呢?向左呢?向右呢?
要学生自己总结出结论:显微镜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放大倍数为目镜倍数与物镜倍数的乘积,换用高倍镜后,视野会变暗,物像会变大,而且像的移动方向与物的移动方向相反。
整理和存放 注意取下目镜和物镜,用纱布把显微镜擦干净,把镜筒降到最低,反光镜竖立。
3、师生共同总结注意事项
四、当堂达标(见导学案)
五、课后延伸(见导学案)
附导学案:
实验: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导学案
课前预习
预习目标
说出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它们的作用
预习过程
根据课本13页的图片,识记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作用.
(三)预习检测
把图中所标示的结构名称写出来.
课内探究
(一)探究目标:
1、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技能,能够使用低倍镜观察装片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研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实验过程(参照教材上的实验步骤)
1、对光(步骤):升-转-调-看
2、 安放装片
3、 观察(注意两眼要同时张开)
4、整理和存放
(三)实验总结
使用显微镜观察装片的过程主要包括哪些步骤?
(四)当堂达标
1、在使用显微镜时,在镜筒下降过程中,眼睛应注视( )
A、目镜 B、物镜 C、反光镜 D、粗准焦螺旋
2、在显微镜视野中,更换目镜和移动装片后,污点仍然存在,这说明污点可能在( )
A、目镜上 B、物镜上 C、反光镜上 D、光圈上
3、把字母“b”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所观察到的物像形状为( )
A、 q B、p C、b D、d
4、欲使显微镜视野中右下方的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哪个方向移动?( )。
A、左上方 B、右下方 C、左下方 D、右上方
5. 一台显微镜,它有三个目镜分别是5X、10X、15X,两个物镜分别是10X、40X,那么这台显微镜的最小和最大放大倍数分别是( )。
A. 50、400 B. 100、200 C. 50、600 D. 400、600?
6. 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步骤是( )。
对光 ②观察 ③整理和存放 ④安放装片
A、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①④②③ D. ④①②③?
7.下面是光学显微镜的一组镜头,目镜标有5×和15×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请看图回答:
① ② ③ ④
(1)要仔细观察叶绿体的形态时,显微镜的目镜、物镜的组合为( ),此时放大倍数为( )。
(2)在观察中,③和④的显微视野中比较明亮的是 ( )
(3)若在低倍镜视野中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换高倍镜后,异物可能存在与( )
A.物镜上 B.目镜上 C.装片上 D.反光镜上
(五)课后提升
1、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该细小物体的( )
A.体积 B.表面积 C.像的面积 D.长度或宽度
2、使用显微镜的正确步骤是( )
①调节焦距 ②对光 ③观察 ④取镜和安放 ⑤复员与放回 ⑥安放玻片
A.④②③①⑥⑤ B.④②⑥①③⑤ C c.④②⑥③①⑤ D.④①②⑥③⑤
3、在光照明亮的教室里,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时,在显微镜视野上能够清晰看到细胞,
但看不清内容物,为便于观察,此时应( )
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B.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C.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4、当显微镜镜筒下降时,操作显微镜的人的目光注视的部位是( )
A.镜筒 B.目镜 C.物镜 D.物镜与装片的距离
5、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一个视野内( )
A.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大,视野变暗 B.细胞数目增减少,体积变小,视野变变暗
C.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小,视野变亮 D.细胞数目增减少,体积变大,视野变变暗
6、在使用单筒显微镜时,甲生两眼视力正常,惯用左手写字,则他使用显微镜时,应:( )
A 闭左眼,用右眼观察 B 闭右眼,右左眼观察
C 两眼张开,用左眼观察 D 两眼张开,以右眼观察
7、用显微镜观察,当光线过强时,应选用( )
A 大光圈、平面镜 B 大光圈、凹面镜
C 小光圈、平面镜 D 小光圈、凹面镜
8、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能在视野中看到细胞数目最少和视野最亮的镜头组合是( )
①目镜15× 物镜10× ②目镜10× 物镜10× ③目镜15× 物镜25× ④目镜10× 物镜25×
A、①② B、④① C、③② D、③④
9、显微镜对光时,应首先( )
A、转动低倍物镜,使其对准通光孔 B、转动高倍物镜,使其对准通光孔
C、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D、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10、某同学在一个视野中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此时显微镜镜头的读数是“10×”和“10×”。如果将镜头换成“10×”和“40×”,那么在一个视野中可以看到的细胞数目为( )
A、1个 B、2个 C、4个 D、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