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五第一单元《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必修五第一单元《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0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18 12:16: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走进文本,把握人物性格的丰富与复杂性,了解林冲性格变化发展的过程。
2.细品小说语言之妙,体会细节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教学重点
1.结合文本情节与细节,通过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分析林冲性格特征。
2.探究林冲性格转变的原因,认识林冲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教学难点
对小说中不易察觉的细节的鉴赏和理解。
教学思路
《好汉歌》导入,引出林冲——探究细节如何表现人物性格——再次深入文本,在学生基础上制造“反转”,重新认识细节作用——假设情境,启发学生对影视剧导演在某个场景中对人物动作的改编进行评论,深刻理解细节作用——教师对文本进行微改编,通过直观的比对,探究小说中细节的作用,启发学生理解人物性格转变原因——分角色朗读体会细节作用——拓展延伸(筛选《水浒传》其它片段,学生根据课堂体会续写)——课后阅读作业
教学过程
一、初读探究
《好汉歌》(剪辑为1分钟)导入。
过渡: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我们通常很自然地把人物性格的塑造交给情节,认为人物的性格在情节的不断推进中逐渐发育。但事实上往往是,细节决定了小说中的人物为什么是“这一个”而不是“那一个”。在小说中,人物的性格特征经常通过一个个细节得以呈现,这些细节可能是由人物的一句话、一个词、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个物象构成,找出这样的一些细节,并说说这些细节体现了林冲怎样的性格特征。
学生总结:细致? 周到? 谨慎
补充:金圣叹评林冲——熬得住
引导思考:林冲是否一直是个小心谨慎的人?
探究句子:李小二道:“你不省得,林教头是个性急的人,摸不着便要杀人放火。”(P108倒数第6行)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林冲本非如此谨慎之人,是因为对权力的深层次恐惧以及对现实中美好生活的维护,让他成了一个小心翼翼的人。所以林冲在最终爆发之前,是一个庸懦的英雄,他具备了英雄的身体素质,但没有具备英雄的心理素质。
引导过渡:是细节告诉了你这一切。
活动探究:播放一段视频,从编剧的角度评论演员的动作。
明确:视频中演员一脚踢开石头出门,不符合人物独特的性格特征。
依据小说细节:(林冲)轻轻把石头掇开,挺着花枪,一手拽开庙门,大喝一声:“泼贼那里去!”
二、细读品情
小说的张力——林冲“轻轻地”推开石头出门后,紧接着便是“重重地”杀戮,那么林冲是如何“重重”地杀戮的?
生:一系列动作(搠、丢翻、踏、取、搁、剜、提、割、挑、插等)
引导思考:
明确:缺少了林冲骂人的语言描写,先骂后杀,淋漓尽致,报仇得彻底,极致的熬必然带来极致的爆发,不仅要杀个痛快,还要让对方死个明白。金圣叹评林冲“做得彻”。
明确:林冲至此由一个庸懦的英雄蜕变为真正的英雄。
分角色朗读(旁白、林冲、陆谦),演绎一下林冲从熬到彻的转变过程。
三、能力拓展
请运用细节对表现人物的方法,在横线处填补内容,字数不超过30字。
学生写作后交流。
紧扣细节对表现人物作用,对学生逐一点评,呈现原作文字:
[甲]……当时林冲扳将过来,却认得是本管高衙内,手先自软了。
[乙]……林冲立在胡梯上,叫道:“娘子!开门!”(那妇人听得是丈夫声音,只顾来开门。高衙内吃了一惊,斡开了楼窗,跳墙走了。)
明确:细节对表现人物作用,并对林冲性格进行综合概括。(金圣叹)
总结:一个人既可以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又能够做得彻,如此丰富的人物性格,一个作家如果没有一种对人性深刻的洞察能力和高超的艺术能力,是不可能完成这样的写作的,《水浒传》的作者通过一个个细节来告诉我们,一个人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自己的反面的,也正是这些隐藏在文字深处的细节,让林冲最终成为了水浒英雄中最为独特的“这一个”。
四、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运用这节课所学的细节的理论,尝试着去分析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里别里科夫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