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8章 第1节 什么是有机化合物 练习(带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8章 第1节 什么是有机化合物 练习(带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2-18 11:12: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节 什么是有机化合物
一、单选题
1.???黄连素,学名“盐酸小檗碱”,化学式:C20H18NO4,是从中药黄连中提取的一种有效成分,目前仅被批准用于治疗肠道感染。但有不少患者听信网络传言,视黄连素为“神药”,盲目使用黄连素治疗糖尿病、心律失常、高脂血症等,结果导致严重不良反应。下列关于黄连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黄连素是有机物????????????????????????????????????????
B.?黄连素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0:9????????
C.?每个黄连素分子中含有20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2个氧分子???
D.?黄连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2.???桂花是苏州市花,它的花香清甜浓郁,构成桂花香气的成分有多种,其中之一是芳樟醇,它的化学式为C10H18O.下列有关芳樟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芳樟醇属于有机物????????????????????????????????????????
B.?芳樟醇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C.?芳樟醇由10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D.?芳樟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0:18:1
3.???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氧化物:H2O、C6H12O6、CO、MnO2????????????????????????????????????????
B.?非金属元素:As、Se、Br、I????????????????????????????????????????
C.?有机化合物:醋酸、碳酸、甲醛、乙醇????????????????????????????????????????
D.?混合物:合金、冰水共存物、石油、碘盐
4.???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分类不正确的是(  )
A.?金属元素:Au、Al、Hg????????????????????????????????????????
B.?单质:金刚石、臭氧、氦气????????????????????????????????????????
C.?氧化物:水、干冰、葡萄糖????????????????????????????????????????
D.?有机物:甲烷、醋酸、尿素
5.???我国的重庆市拥有丰富的页岩气,它与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相同.下列关于页岩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是混合物?????????????????????????
B.?加压使它液化,其分子间的间距不变?????????????????????????
C.?它是不可再生能源?????????????????????????
D.?它的主要成分是有机物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点燃甲烷前,要先检验其纯度????????????????????????????????????????
B.?甲烷燃烧时,火焰呈蓝色????????????????????????????????????????
C.?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向烧杯内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无现象???????
D.?通过甲烷燃烧的现象及对产物的检验,证明甲烷的组成中含有碳、氢元素
???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型催化剂,能将CO2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这不仅可以充分利用二氧化碳,还将成为理想的能源补充形式。该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B.?物质丙(甲醇)属于有机物????????????????????????????????????????
C.?该反应体现了在一定条件下,无机物可以转化为有机物???????????????
D.?参加反应的甲、乙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3
8.???二氧化氯(ClO2)是国际上公认的高效消毒灭菌剂,它可以杀灭一切微生物。下列关于二氧化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有机化合物????????????????????????????????????????B.?氯元素的化合价为+4??????????????
C.?由1个氯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D.?氯、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
???小明通过如图实验自制了一瓶“汽水”,所加入的四种物质中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
?蔗糖?????????????????????????B.?小苏打?????????????????????????
C.?柠檬酸?????????????????????????D.?山梨酸钾
10.???通过分析微观粒子在反应过程中的变化,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反应的实质,如图是某反应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甲为CH4分子,是一种有机物???????????????????????????
B.?该反应的分子总数不变??????
C.?丙分子中含有三种原子??????????????????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CO2CH3COOH
二、填空题
11.???甲同学为了研究酒精的性质,作了如下探究,请你把他的探究情况加以完成.
(1)观察酒精灯内酒精的颜色和状态______、______.
(2)闻一闻它的气味______.
(3)用滴管吸取一些酒精滴入盛有少量水的试管中,可观察到______.
(4)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发现______,然后把干燥而冷的烧杯罩在酒精灯火焰上方,发现______;把烧杯倒过来立即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后发现石灰水______.
(5)归纳:在常温常压下,酒精是______色,透明的______体,有______气味,______于水.酒精点燃时能生成______和______.
12.???李兰娟院士团队研究发现,达芦那韦(化学式C27H37N3O7S)对新冠病毒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下列有关达芦那韦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由C、H、N、O、S原子构成
B.是一种有机物
C.相对分子质量为547g
D.由______种元素组成
13.???(1)艾灸是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点燃的艾柱能散发出艾草的气味,从微观角度分析,闻到气味原因的是______。
(2)中医“拔火罐”时,将点燃的酒精(C2H5OH)棉在罐体中环绕一圈之后,再将罐体扣在皮肤上,酒精燃烧的产物是______。冷却一会儿后,罐便被紧紧吸住的原因是______。
14.???乙醇俗称酒精,可与汽油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乙醇汽油。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你认为汽车使用乙醇汽油作燃料的好处是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15.???中国科研团队首次合成了单原子铂催化剂,率先提出“单原子催化”概念。单原子催化剂可用于合成燃料甲醇(CH3OH),如图是此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燃料甲醇(CH3OH)属于______(填“有机”或“无机”)化合物。甲醇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______。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三、简答题
16.???屠哟哟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她受中国典籍《肘后备急方》启发,创适性地研制出新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有关双氢青蒿素的信息如图所示。
(1)双氢青蒿素属于______(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每个双氢青蒿素分子中碳、氧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填最简比)。
(3)双氢青蒿素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4)双氢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结果精确到0.1%)
(5)口服,三天一个疗程:第1天首次1g,6~8小时后0.5g,第2、3日各0.5g。双氢青蒿素含量100 mg/片,一个疗程共服用这种药片______片。
17.???糖类是人体的六大基本营养素之一,能为人体提供能量,其中蔗糖是储存在某些植物(如甘蔗、甜菜等)中的糖,化学式为C12H22O11,请完成下列问题:
(1)蔗糖属于______(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蔗糖中碳、氧、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18.???乙醇俗称酒精,是常见的有机溶剂,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的应用。
(1)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01年发布了《车用乙醇汽油》国家标准。目前丹东地区部分汽车使用乙醇汽油作为汽车燃料,使用乙醇汽油的优点是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2)2020年中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新冠肺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胜利。在使用75%乙醇溶液进行消毒杀菌时,使用方法一般为擦拭,如果喷洒可能会______,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19.???甲醇(CH3OH)可由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原料气(CO和H2)中混有一定量的CO2会对CH3OH产率产生影响。控制其他条件相同,以CO、H2和CO2为原料气进行实验,数据见下表:
实验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原料气体积分数/%
CO2
0
0
0
2
2
2
4
4
4
CO
30
30
30
28
28
28
26
26
26
H2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反应温度/℃
225
235
250
225
235
250
225
235
250
CH3OH产率/%
4.9
8.8
11.0
36.5
50.7
68.3
19.0
x
56.5
(1)请写出由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合成甲醇(CH3OH)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2)反应中涉及的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填字母编号)。
A.H2
B.CO2
C.CO
D.CH3OH
(3)表中x的数值是______(填字母编号)。
A.11
B.33.1
C.62.1
D.68.3
(4)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最佳的实验条件是第______组、温度为______℃。
(5)由上表数据可得出多个结论。
结论一:原料气含少量CO2有利于提高CH3OH产率,CO2含量过高反而会降低CH3OH产率。
结论二:______。
第1节 什么是有机化合物
【答案】
1.??A???????2.??A???????3.??B???????4.??C???????5.??B???????
6.??C???????7.??A???????8.??B???????9.??B???????10.??B???????
11.??无色? 液体? 有特殊香味? 酒精易溶于水? 酒精能燃烧? 有水珠出现? 变浑浊? 无? 液? 特殊香味? 易溶? 水? 二氧化碳???????
12.??B? 五???????
13.??分子在不断运动? 二氧化碳和水? 罐体内气体减少,压强变小???????
14.??C2H5OH+3O22CO2+3H2O? 可以节省石油资源(减少空气污染等,合理即可)???????
15.??有机? 3:1? CO+2H2CH3OH???????
16.??有机物? 24:5? 3:10? 28.2%? 25???????
17.??有机物? 72:88:11???????
18.??节省石油资源(或减少空气污染等)? 发生火灾? C2H5OH+3O22CO2+3H2O???????
19.??CO+2H2CH3OH? D? B? 二? 250? 控制其他条件相同,反应温度越高,CH3OH产率越高???????
【解析】
1.??
解:A、黄连素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B、黄连素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0):(1×18)=40:3,故选项说法错误。
C、每个黄连素分子中含有20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4个氧原子,不含氧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D、黄连素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A、根据有机化合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简称有机物,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每个黄连素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黄连素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解:A、芳樟醇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B、芳樟醇中氢元素和碳元素的质量比为(1×18):(12×10)=9:60,则芳樟醇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故选项说法错误。
C、芳樟醇是由芳樟醇分子构成的,1个芳樟醇分子由10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D、芳樟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0):(1×18):(16×1)≠10:18:1,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A、根据有机化合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简称有机物,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芳樟醇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解:A、C6H12O6不是氧化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As、Se、Br、I都是非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
C、碳酸化学性质和无机物相似,是无机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冰水共存物中含有一种物质水,是纯净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A、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氧化物;
B、As、Se、Br、I都是非金属元素;
C、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是有机物,但是碳酸、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除外;
D、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概念方面的知识,比较简单。
4.??
解:A.Au(金)、Al(铝)、Hg(汞)均属于金属元素,分类正确;
B.金刚石、臭氧、氦气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均属于单质,分类正确;
C.葡萄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分类错误;
D.甲烷、醋酸、尿素都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均属于有机物,分类正确。
故选:C。
A.根据元素的分类来分析;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C.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D.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但不包括碳酸、碳酸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等。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金属元素、单质、氧化物、有机物的特点。
5.??
解:A、页岩气与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相同,主要成分均为甲烷,属于混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B、加压使它液化,其分子间的间距变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C、页岩气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选项说法正确。
D、页岩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A、根据页岩气与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相同,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从能源是否可再利用的角度可把能源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D、根据页岩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特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
解:A、点燃甲烷前,要先检验其纯度,以防止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甲烷燃烧时,火焰呈蓝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C、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向烧杯内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选项说法错误。
D、通过甲烷燃烧的现象及对产物的检验,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CO2和H2O两种物质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则甲烷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根据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具有可燃性,结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甲烷燃烧的现象、防止发生爆炸的措施、质量守恒定律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
解: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CO2和H2在催化条件下转化为甲醇(CH3OH)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CH3OH+H2O;
A、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变,故不正确;
B、由微粒的构成可知:物质丙的化学式是CH3OH,是含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正确;
C、由物质的变化可知,该反应体现了在一定条件下,无机物可以转化为有机物;故正确;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生成的丙、丁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1,故正确;
故选:A。
观察反应的微观过程,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据其意义、微粒的变化和物质的组成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表示,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8.??
解:A.二氧化氯中不含碳元素,不属于有机化合物,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可得二氧化氯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2)×2=0,解答 x=+4,选项说法正确;
C.二氧化氯是由分子构成的,由二氧化氯的化学式可知,一个二氧化氯分子中含有1个氯原子和2个氧原子,选项说法错误;
D.二氧化氯中,氯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5.5:(16×2)=73:64≠1:2,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A.有机化合物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B.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C.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化学式的含义及灵活应用进行解题的能力。
9.??
解:A、蔗糖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项错误。
B、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虽含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看作无机物,故选项正确。
C、柠檬酸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项错误。
D、山梨酸钾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B。
根据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虽含碳,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物;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判别,抓住有机物与无机物的特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
解: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甲烷与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CO2CH3COOH。
A.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甲是甲烷,是结构最简单的有机物,故正确;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的分子总数发生变化,故错误;
C.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丙分子中含有三种原子,故正确;
D.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甲烷与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乙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CO2CH3COOH.故正确。
故选:B。
根据微观反应示意图的信息以及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化学反应的实质等等。
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反应中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明确每个模型表示的含义,这是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
11.??
解:(1)酒精是无色的液体.
(2)酒精有特殊的香味.
(3)酒精易溶于水.
(4)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5)酒精是无色的液体,有特殊的香味,易溶于水,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故答案为:
(1)无色;液体;
(2)有特殊的香味;
(3)酒精易溶于水;
(4)有水珠出现;变浑浊;
(5)无;液;特殊的香味;易溶;水;二氧化碳.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主要有:可燃性、毒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
本题主要考查了一些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方面的知识.
12.??
解:A、达芦那韦是由达芦那韦分子构成的,达芦那韦分子是由C、H、N、O、S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B、达芦那韦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C、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故选项说法错误。
D、达芦那韦是由碳、氢、氮、氧、硫五种元素组成的。
故答案为:
B;五。
A、根据达芦那韦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有机化合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简称有机物,进行分析判断。
C、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
D、根据达芦那韦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解:(1)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所以能闻到气味;故填:分子在不断运动;
(2)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冷却一会儿后,罐体内气体减少,压强变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罐便被紧紧吸住;故填:二氧化碳和水;罐体内气体减少,压强变小。
(1)根据分子的性质来分析;
(2)根据酒精燃烧的原理以及装置内的压强变化来分析。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14.??
解:乙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2CO2+3H2O。
乙醇汽油中的乙醇是可再生资源,使用乙醇汽油可以节省石油资源;乙醇的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能减少空气污染(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C2H5OH+3O22CO2+3H2O;可以节省石油资源(减少空气污染等,合理即可)。
乙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使用乙醇汽油的优点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乙醇的化学性质、使用乙醇汽油的优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5.??
解:由图中信息可知,碳和水在单原子催化剂作用下反应能生成甲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CH3OH。
(1)燃料甲醇(CH3OH)是含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甲醇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2:(1×4)=3:1。
(2)由上述分析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H2CH3OH。
故答案为:(1)有机;3:1。
(2)CO+2H2CH3OH。
利用图示中相关的物质的微观示意图确定其化学式,书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物质的组成等进行分析判断。
此题是对具体的能源利用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发现并找到题目与所学信息的结合点,难度不大知识基础,但开放性较强。
16.??
解:(1)双氢青蒿素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
(2)1个双氢青蒿素分子中含有15个碳原子、5个氧原子,则每个双氢青蒿素分子中碳、氧的原子个数比为24:5。
(3)双氢青蒿素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4):(16×5)=3:10。
(4)双氢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8.2%。
(5)口服,三天一个疗程:第1天首次1g,6~8小时后0.5g,第2、3日各0.5g,因此1个疗程共计服用青蒿素1+0.5g+0.5g×2=2.5g=2500mg;双氢青蒿素含量100 mg/片,则一个疗程共服用这种药片2500mg÷100 mg/片=25片。
故答案为:
(1)有机物;
(2)24:5;
(3)3:10;
(4)28.2%;
(5)25。
(1)根据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1个双氢青蒿素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5)根据题意,口服,三天一个疗程:第1天首次1g,6~8小时后0.5 g,第2、3日各0.5g,双氢青蒿素含量100 mg/片,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7.??
解:(1)C12H22O11是含碳化合物,所以属于有机物;故填:有机物;
(2)蔗糖中碳、氧、氢质量比为(12×12):(16×11):(1×22)=72:88:11;故填:72:88:11。
答案为:(1)有机物;(2)72:88:11。
(1)根据有机化合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简称有机物,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8.??
解:(1)乙醇汽油中的乙醇是可再生资源,使用乙醇汽油可以节省石油资源;乙醇的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能减少空气污染(合理即可)。
(2)乙醇具有可燃性,在使用75%乙醇溶液进行消毒杀菌时,使用方法一般为擦拭,如果喷洒可能会发生火灾。
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2CO2+3H2O。
故答案为:
(1)节省石油资源(或减少空气污染等);
(2)发生火灾;C2H5OH+3O22CO2+3H2O。
(1)根据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结合使用乙醇汽油的优点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乙醇具有可燃性,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乙醇的化学性质、使用乙醇汽油的优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9.??
解:(1)一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化学方程式为:CO+2H2CH3OH;
(2)A、H2是不含碳,且不是化合物,所以不属于有机物,故A错误;
B、CO2?是含碳化合物但不具有有机物的性质,不属于有机物,故B错误;
C、CO是含碳化合物但不具有有机物的性质,不属于有机物,故C错误;
?D、CH3OH?是含碳化合物且具有有机物的性质,属于有机物,故D正确;
故选:D;
(3)相同条件下,反应温度225℃产率为19.0%,而250℃下产率为56.5%,所以235℃时产率介于两者之间,表中x的数值是B;
(4)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最佳的实验条件是第二组、温度为250℃;
(5)由上表数据可得出多个结论,
结论一:原料气含少量CO2有利于提高CH3OH产率,CO2含量过高反而会降低CH3OH产率。
结论二:控制其他条件相同,反应温度越高,CH3OH产率越高。
故答案为:(1)CO+2H2CH3OH;
(2)D;
(3)B;
(4)二;250;
(5)控制其他条件相同,反应温度越高,CH3OH产率越高。
(1)根据一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进行分析;
(2)根据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物,二氧化碳、碳酸钙等物质除外进行分析;
(3)根据相同条件下,反应温度225℃产率为19.0%,而250℃下产率为56.5%,所以235℃时产率介于两者之间进行分析;
(4)根据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
(5)根据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