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4.1.4 种子的萌发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4.1.4 种子的萌发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12-21 09:19: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4《种子的萌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说出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和内在条件,进一步理解变量和对照实验的概念。
2.通过分析实验,学会控制变量,提高设计对照实验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3.
课上展示、交流、评价,树立合作意识、探究意识,激发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初步建立用数据进行问题分析的定量分析思维。
4.关注生活现象,体验科学发现之美,形成积极探索、勇于进取的求知精神和追求真理的良好意志品质。
二、内容与学情分析
对学生学情的把握也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结合本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来看,八年级的学生思维发展正处于形式运算阶段,在此阶段,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思维活跃,同时这一时期的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且需要得到老师的尊重与认可。此外,学生对对照实验已经有了一定的掌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牢牢抓住学生的特点,更多的运用合作探究以及小组讨论和交流的方法,让学生感受探究学习的乐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种子萌发的条件以及对照实验的设计、实施和分析。
解决策略:课前让学生询问家长或上网查阅资料,自己尝试萌发种子,部分小组尝试做对照实验,探究某种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课上老师先组织学生科学的进行探究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设计,写出科学探究的前三个步骤。学生通过平板拍照上传本组的设计方案,并通过大屏进行解说展示。随后,老师使用移动讲台对课前做了对照实验的小组的实验进行随堂直播,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现象,共同讨论并得出实验结论。从理论到实践,让学生直观感受,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突破难点。
四、教学准备
教师:种子萌发综合实验;用教学助手备课。
学生:尝试萌发种子、对照实验的实施。
五、教学流程图
六、教学过程
教师的组织与引导
学生活动
数字化资源的使用及意图
问题抢答
引入新课
提前设置抢答,学生听完问题后进行抢答
1.种子的主要部分是什么?
2.为什么胚是种子的主要部位?
3.胚的结构包括什么?
从种子到一个新的植物体必须经历什么过程?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种子的萌发。
认真聆听问题,思考后,使用平板进行抢答。
学生回答:萌发
互动课堂的“抢答”功能
活跃课堂气氛,
引入新课
初步展示
设疑引导
之前让同学们尝试着通过询问家长或查阅资料自己在家萌发种子,现在请大家拿出来互相展示一下。
大家在萌发种子的时候,有没有萌发不成功的时候?是不是种子的萌发还需要一定的条件?
同学们觉得种子的萌发可能受什么条件的影响?
如何确定种子的萌发是否受该因素影响?
除了实验验证,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哪几个因素可通过生活常识判断?
其他因素就需要通过什么来验证?
那设计对照实验需要遵循什么原则?
活动一: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设计实验】
每个小组选择其中一个因素进行实验设计,并写出科学探究的前三个步骤。(发送板书)
组织学生展示实验设计,并给出建设性的评价和建议。
课下安排实验探究小组的成员提前做了实验,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实验的实施情况和实验现象。
【实验展示】
老师用手机随堂直播学生探究四种因素的实验。并适时地进行引导。
其中探究温度的实验学生拍摄了实验微课,在课堂上展示。
板书: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总结归纳】
发送板书,学生对实验进行总结归纳。
刚才我们学生做的实验是定性实验,能不能定量确定种子萌发的具体条件?
教师展示“几种常见植物种子萌发的需水量”、“几种主要农作物种子萌发时所需的温度”的表格和玉米种子的碘液染色照片。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展示自己萌发的种子。
积极思考,回顾自己萌发种子的过程。
思考并回答:阳光、空气、水分、温度、土壤等。
思考并回答:通过实验验证。
思考并回答:通过生活常识。
学生回答:土壤。
学生回答:对照实验。
学生回答单一变量原则。
小组活动,选择一个因素进行实验设计。(3min)并用平板拍照上传作品到大屏。
和谐互助小组演示自己的实验设计。
积极展示本组的实验。当老师进行直播投屏时,对本组的实验设计和现象进行解说。
其他同学认真观看大屏,聆听同学的额讲解,根据实验现象,推断出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有:温度、水分、空气。
完成实验的总结归纳。然后截图上传本组的作品。
学生思考,心中设疑。
根据老师提供的表格和图片,以及老师的引导。得出结论:种子的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
教师使用云校家的移动讲台进行随堂直播。达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目的。
小组组长使用平板上传本组实验设计。通过大屏演示本组的实验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小组合作学习。有效的做到生生互动。通过欣赏其他组的实验设计,取长补短,完善本组设计。
使同学们直观的了解实验现象。增加课堂的生动性。
微课的播放,可以丰富课堂内容。同时能鼓励其他同学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与实践。
截图上传作品至大屏,可以增加课堂的互动性。
利用表格,增加学生用数据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活动二:探究种子萌发的内在条件
【实验展示】
老师设疑:为什么农民伯伯种下去一些种子,有的萌发,还有的不萌发呢?按理来说,它们的环境条件是一样的啊?
这部分的探究已经有小组做了实验,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老师用手机随堂直播学生探究内部条件的实验。
引导进行归纳总结。
板书:种子萌发的内在条件。
根据生活经验思考并回答问题:可能与种子自身也有关系。
学生展示本组探究种子胚的活性、以及种子完整性的实验。并进行讲解。
影响种子萌发的内在条件有:种子的胚是否是活的、种子结构是否完整、种子是否在休眠期。
使同学们直观的了解实验现象。增加课堂的生动性。
【能力提升】
能不能用一个实验,同时验证以上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教师展示实验设计,并引导学生分析实验。
学生思考,心中设疑。
学生根据老师的实验设计分析实验有哪些对照组,能验证哪些实验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演示实验
【练习巩固】
发送在线检测。
对提交作业的情况进行反馈。并讲解习题。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平板上完成检测在线监测,并提交作业。
通过在线检测及时掌握学生本节课的知识掌握情况。
【新知应用】
结合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谈谈要使储藏的种子不发芽,应该怎样储藏?
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
【课后作业】
每位同学选取自己喜爱的种子再进行萌发,每天观察并用图片记录种子的萌发过程。
板书设计
本节教学亮点
1.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以问题为驱动,趋使学生主动的进行科学探究,用实验探究解决问题,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
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探究式教学理念,成功的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3.利用教学助手,实现了课堂互动。互动课堂的“抢答”功能活跃了课堂气氛,云校家中移动讲台的随堂直播达到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目的。同时使同学们直观的了解实验现象,增加了课堂的生动性。
4.
学生使用平板拍照或截图上传本组实验设计、实验总结,并通过大屏演示本组的实验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小组合作学习,有效的做到了生生互动。
5.
通过在线检测及时掌握了学生本节课的知识掌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