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2.3.1 病毒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2.3.1 病毒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12-21 09:38: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节
病毒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病毒的形态、结构及其种类;
2、概述病毒的生活方式和繁殖过程;
3、说出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
1、了解病毒与人类的关系,关注与病毒有关的疾病,认同利用病毒可以为人类造福;
2、通过对病毒的了解可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增强对病毒预防和治疗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病毒的基本形态和结构;
2、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难点:
1、病毒结构的独特性;
2、病毒的生命活动特点。
三、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启发引导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由埃博拉的新闻造成重大影响的传染病导入,并提问:这些疾病的罪魁祸首是谁?从而引出课题:病毒
作答:病毒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目标
课件出示学习目标
一生读学习目标
通过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使同学们有个晰地认识。
(一)





结合学案出示的4段文字资料,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有关病毒的大小和形态:
1、病毒的大小:病毒个体十分微小,1亿个拼接起来才有一根头发丝大小。所以病毒只能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
2、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总结病毒的形态。
阅读资料
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锻炼了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二)





出示视频,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三类病毒形态不同,结构的共同点?它们具有细胞结构吗?
合作交流:比较病毒、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在结构上有什么区别?
教师着重强调病毒无细胞结构。
观察、讨论
回答问题
让学生对病毒的结构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三)







教师出示资料介绍:
学生根据资料,总结病毒的生活方式。
出示病毒复制的视频,学生根据视频进行总结。
分析资料,观察总结,回答问题。
观看动画录像,思考总结病毒的繁殖方式。
引导学生认识病毒的生命活动。
(四)





出示图篇,引导学生学习课本内容,总结病毒的种类,强调分类的标准。
重点通过实例讲一下“噬菌体”。
合作交流:
1.判断下列病毒分别属于哪类病毒?
①乙肝病毒、②大肠杆菌噬菌体、③埃博拉病毒、④水稻萎缩病毒、⑤绿脓杆菌噬菌体、⑥郁金香碎叶病毒、⑦腮腺炎病毒
植物病毒:
动物病毒:
细菌病毒:
2.病毒没有细胞结构,那它为什么还属于生物呢?
学生尝试分类,并说出分类的依据。
训练学生的应用能力
(五)








出示问题:病毒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有哪些影响?学生自学课本。
教师结合图片与学生一起总结病毒与人类的关系,并结合此点对学生进行辨证主义教育。
自学课本,观察、讨论总结、回答问题或发表看法。
锻炼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课堂小结
出示本节主要知识框架,引导学生回顾所学主要内容。
PPT出示本节框架。
完成知识的回顾。
课堂练习
要求学生用5分钟完成学案上的练习题。
完成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