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 《5.3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课件(14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 《5.3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课件(14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12-22 20:15:16

文档简介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五章第三节的内容,这一节主要包括植物生长调节的概念、类型、应用以及探究萘乙酸促进植物插条生根最适浓度。了解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概念,通过探究萘乙酸促进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和乙烯利对猕猴桃的催熟作用,深刻体验植物生长调剂的应用,在探究过程中,总结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在生产生活中的注意事项。采用实验教学模式,借助多媒体,引动学生发现知识,应用知识。

教学目标设计
1.举例说明植物生长的类型以及它们在生产中的作用。
2.探索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尝试用预实验的方法开展探究。(重点)
3.认同植物生长调节使用应合理合法合时。(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预设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导入新课
以自种葡萄和商品种植葡萄两幅图片的对比,引导学生说出在葡萄种植过程中的施用赤霉素类和细胞分裂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有助于调高结果率和品质。
图片的对比,思考植物生长调节的实际应用,与之前学过的赤霉素类和细胞分裂素类植物激素的作用相联系。
课本知识联系生活,体会植物生长调节的神奇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植物生长调节应用的学习兴趣。
二、植物生长调节的概念及类型
教师讲授,幻灯片展示植物生长调节的概念,强调其是由人工合成的,因此具有原料广泛,容易合成效果稳定等的优点。种类繁多,提出分类方法
学生理解植物生长调节的概念、类型、优点
特别强调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由几十种,使得学生理解其作用,为后续张开探究实验提供理论依据
三、探究萘乙酸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引导学生
,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掌握实验操作步骤,得出实验结论
依据实验步骤动手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理解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通过实验操作,学生对植物生长调节的应用更加理解深刻
以绿萝的富贵竹为实验材料,探究萘乙酸促进其生根的最适浓度,理解探究最适浓度的意义
回答寻找最适浓度的原因和意义,回顾生长素的作用促进生根,作用特点是低促高抑
根据实验目的,引导学生思考生长素作用及其作用特点,更加明确预实验的意义
设定浓度的范围是本实验的重点内容,通过查阅资料可知,宜把浓度范围设定在10-6~10-12之间可以,学生根据需要设计自己实验的浓度梯度
思考设置浓度的范围区间,在区间范围之内设计自己的浓度梯度,进行探究
预实验是在相对较大的浓度范围内之间探究,可以设置的范围相对较大些
提出问题,如何根据提供的母液的浓度,稀释到实验的浓度,小组进行讨论
小组讨论,如何进行浓度梯度稀释
通过讨论,学生会利用方程思想,计算出如何配置所需要的浓度,从而掌握浓度梯度稀释的方法
乙烯利的工业制品是40%的水剂,pH>3.5时,能够释放乙烯,促进猕猴桃成熟。在具体施用过程中,要稀释2000倍,浸泡或者喷洒在生果的表面
根据实验目的和原理,自主设计实验探究,乙烯利对水果的催熟作用
学生已有萘乙酸促进生根最适浓度实验的经验,从而对设计本实验,实现知识的迁移
四、尝试利用乙烯利催熟猕猴桃
分配实验器材,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
展开分组实验
自主设计实验,并自主完成实验过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深刻体会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
引导学生结合两个探究实验和生活实际,总结植物生长调节在生产生活中应用时,该有的注意事项
小组讨论,结合课本内容,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中,施用的注意事项
通过实验探究,生活实际,结合课本,认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生产的益处,同时也要了解,施用的注意事项合理合法合时施用
五、植物生长调节应用的注意事项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结合实验和生活实际,使用植物生长调剂剂该注意的事项
小组讨论,植物生长调节使用的注意事项
在探究实验的实际操作的基础上,进行理论的总结,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共14张PPT)
第5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3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一、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类型
概念:由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优点:原料广泛、容易合成、效果稳定等
与植物激素类似,比如吲哚丁酸、吲哚丙酸等。
与植物激素完全不同,萘乙酸、2,4-D等。
分子结构
探究一
萘乙酸促进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一、实验目的
探究萘乙酸促进绿萝、富贵竹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适宜浓度的萘乙酸可以使绿萝插条基部的薄壁细胞恢复分裂能力,产生愈伤组织,长出大量不定根,浓度过高时会抑制生根。农业上寻找最适浓度范围非常有意义。
二、实验原理
四、实验方法
时间
NAA浓度
沾蘸法


浸泡法


三、实验器材
移液枪(1ml)、吸头、烧杯、10-4mg/ml的萘乙酸母液、纯净水、量筒(100ml)、绿萝枝条、富贵竹枝条。
1.分组:
把生长状态基本一致的插条平均分成5组,每组3支。
2.配置溶液:
配置不同浓度梯度(10-6~10-12)的溶液各100ml。
3.处理枝条:
浸泡法处理枝条24h,晾干1h,放在清水中,适宜温度(25~30℃)下培养数天。
4.观察
:一段时间后,观察、记录各组插条的生根数目并填好表格。
五、操作步骤
注意事项
1.选择生长状态相同的枝条,除去叶片,枝条长度大
约15cm,底部切成斜面。
2.注意分清形态学上端和下端。
3.每个烧杯放置3个枝条。
4.每个烧杯贴好标签。
思考
实验过程中的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是谁?
自变量和因变量是什么?
如何寻找更加精确的最适浓度?
NAA浓度(mg/ml)
生根数目






















0.00
10-12
10-10
10-8
10-6
六、实验结论
对于_________________来说,促进插条生根的萘乙酸最适
浓度是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
尝试利用乙烯利催熟猕猴桃
实验原理:乙烯利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工业品为液体。pH>3.5时,会释放出乙烯。
40%乙烯利水剂,稀释2000倍左右,喷洒生果表面,转移到密封袋中进行催熟。
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施用
在农业生产中,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需要注意些什么?
1.选择恰当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2.考虑施用目的、效果、毒性,调节剂的残留
3.施用浓度、时间、部位
4.施用时天气条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