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1 消息二则/毛泽东
01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一、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诗人、书法家。“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领袖”之一。主要作品集有《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著名诗词有《沁园春?雪》《七律?长征》等。
二、故事背景
选自《毛泽东新闻作品集》。两则消息分别刊载于1949年4月22日、24日《人民日报》。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结束后,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但国民党反动政府仍然负隅顽抗,在对长江防线经过三个半月的苦心经营之后,于1949年4月20日悍然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毛泽东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于20日子夜发起了渡江战役。22日夜,毛泽东撰写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22日2时,新华社全文播发了《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报道了我军万船齐发、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的战况。
三、文体知识
1.新闻的定义
“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两种:⑴广义的新闻泛指出现在电视、广播、报纸及网络等一切传媒上的对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包括消息、通讯、特写、人物专访,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社论、报告文学等。⑵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即用概括叙述的方式和简明扼要的文字对国内外最新发生的有社会价值的典型事实所作的准确简短的报道。
2.新闻的五要素
⑴何时;⑵何地;⑶何人;⑷何事;⑸何故。(也会加上“如何”,成为新闻的“六要素”。
3.新闻的表达方式
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4.新闻的特点:传播性、真实性、时效性。
5.新闻中最常用的文体是消息,即狭义的新闻。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个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
⑴标题:是消息的眼睛,一般包括引题、正题、副题。
①引题:揭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代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
②概括与说明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
③副题: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或作内容提要。
⑵导语:一般指消息开头(即“电头”)后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文字,它简明扼要地揭示了消息的核心内容。
⑶主体:是消息的主干部分,紧接导语之后,对导语作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从而写出导语所概括的内容,表现全篇消息的主题思想。
⑷背景:指的是消息发生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写消息有时要交代背景,目的在于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消息的内容和价值,起到衬托、深化主题的作用。
⑸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消息的结尾有小结式、启发式、号召式、分析式、展望式等等,背景和结语有时也可以暗含在主题中。
消息的固定格式:倒金字塔结构,即由主到次地组织内容,高潮在前(把最重要的信息放在消息的最前面),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握住最重要的信息。
原文阅读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二日)
作者:毛泽东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知识点
生字词
1.芜湖(wú);2.摧枯拉朽;3.溃退(kuì);4.荻港(dí);
㈡词语释义
1.摧枯拉朽:这里指枯草朽木受到摧折,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
2.溃退:(军队)被打垮而后退。
问题归纳
1.“新华社长江前线1949年4月22日2时电”属于新闻的什么?在新闻中起什么作用?? ?
是新闻的电头。交代了通讯社名称、发电地点和发电时间。电头的作用: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2.这则新闻的导语是哪一句?有什么作用?
正文的第一句是导语,这句话包括四个新闻要素:何日(二十一日)、何人(解放军)、何事(渡江)、何果(渡过长江)。简洁明了地介绍了渡江战役的情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3.“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这句话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这里用“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反衬了我军的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4.文中的“不到”“即已”“突破”“占领”“正向”“进击”等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文中“不到”“即已”“突破”“占领”“正向”“进击”等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不到” 表明时间短,“即已”“正向”表明速度快,“突破”“占领”“进击”等词语,表现了我军攻势猛烈、势如破竹的特点,抒发了作者激动的心情。??
5.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此处为消息的结语,概括前文的内容。“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突出了解放军将士一如既往以英勇的气概取得更大的胜利。
五、课文主题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这则消息以极其简练的语言报道了我军胜利渡江的事实,赞扬了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锐不可当,也从侧面反映了国民党军队的军心涣散、毫无斗志。
同步练习
㈠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渡〖????〗过;
2.cuī〖 ???〗枯拉xiǔ〖 ???〗;
3.溃〖????〗退;
【答案】1.dù;2.摧 朽;3.kuì。
㈡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执行斗志新华社深眸远虑
B.经营防线解放军风平浪静
C.突破命令飘流瓶万船齐放
D.对岸芜湖黑体字战务不胜
【答案】B。
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消息的内容要真实准确,不能虚构或夸张。
B.消息的篇幅要短小,不能过长。
C.消息的语言要精练,绝对排斥形象化和艺术化的语言。
D.消息的报道要迅速及时,不能拖延。
【答案】C。
㈣《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的导语是什么?它包括哪四个要素?
【答案】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四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㈤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二日)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1.请简要赏析这则消息的标题。
【答案】标题简明地概括了消息的主要内容。“胜利”一词表达了作者自豪喜悦的感情。事件陈述激发了读者深入阅读的兴趣。
2.这则消息的主体部分是什么?它与导语有什么关系?
【答案】从“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到文章结束。更具体详尽地解说了导语的内容。
3.找出文中描写敌我双方的词语,分析这些词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描写敌方的词语:“军无斗志”“纷纷溃退”。描写我方的词语:“摧枯拉朽”“万船齐放”“直取”“突破”“占领”“进击”“英雄式的战斗”。这些词语表达了作者对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赞扬,同时暗示了战局发展必定是我军风卷残云,敌军一溃千里。
4.这则消息的语言特点是什么?
【答案】①用语准确;②简洁而具有气势;③感彩突出,字里行间洋溢着胜利的豪情。
㈥把下面的消息改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5个字)
新华社沈阳3月13日电(记者梁忠春、秦富梁) ?全国“最美退役军人”周晓东13日受聘担任沈阳市“征兵形象大使”,这也标志着沈阳市2019年度征兵宣传工作全面展开。
周晓东是辽宁沈阳人,1987年入伍。他1991年退伍后,回乡从事农作物育种工作,发现的小麦矮秆基因解决了春小麦抗倒伏难题,选育的2个小麦品种通过国家审定并推广。2018年11月,周晓东被中宣部和退役军人事务部授予全国“最美退役军人”荣誉称号。
多年来,沈阳警备区每年都通过邀请在部队取得优异成绩的沈阳籍官兵回家乡作报告、到军营拍摄制作“天下沈阳兵”专题片、深入一线进行政策宣讲等,全力抓好征兵宣传工作。
【示例】“最美退役军人”周晓东受聘担任沈阳“征兵形象大使”。
㈦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在朱日和联合训练基地隆重举行
新华社内蒙古朱日和7月30日电(记者曹智、李宣良、梅世雄) ?铭记光辉历史,推进强国强军。7月30日上午,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在朱日和联合训练基地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检阅部队并发表重要讲话。
盛夏的草原极目青天,火热的沙场鼓角铮鸣。检阅台前,“1927-2017”字样十分醒目。12000名受阅官兵、600多台(套)受阅车辆装备集结列阵,犹如钢铁长城巍然屹立。100多架战机在6个机场整装编队。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以庆祝建军节为主题的盛大阅兵,是野战化、实战化的沙场点兵,是人民军队整体性、革命性变革后的全新亮相。
9时整,阅兵开始,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全场齐声高唱国歌。习近平登上检阅车,行至阅兵道。阅兵总指挥、中部战区司令员韩卫国报告受阅部队准备完毕,习近平下达检阅开始的命令。
在激昂的阅兵曲声中,习近平乘车依次检阅护旗方队、人员方阵、装备方队。“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习近平向受阅部队表示亲切问候。“主席好!为人民服务!”官兵们的回答声震长空。习近平乘检阅车返回检阅台时,受阅官兵齐声高呼:“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铁阵如山,口号如潮。
军旗跟着党旗走,军旗拱卫国旗行。护旗方队徐徐驶来,拉开了阅兵分列式的序幕。鲜艳的中国共产党党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在200余名官兵护卫下迎风招展。
巨大的轰鸣声由远而近,41架直升机组成“八一”标识和“90”字样,飞临检阅台上空,象征着人民军队走过了90年光辉历程。
铁甲奔涌,战鹰呼啸。34个地面方队和空中梯队,组成陆上作战群、信息作战群、特种作战群、防空反导作战群、海上作战群、空中作战群、综合保障群、反恐维稳群、战略打击群9个作战群,按作战编组依次通过检阅台。这次阅兵,受阅装备近一半为首次亮相,集中体现了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最新成就。
受阅部队接受检阅后,迅速向检阅台对面集结。动若风发,战尘飞扬。重新集结后的部队,如同一道凝固的铁流横亘阵前。
1.请写出这则新闻的“六要素”。
⑴何时:____________
⑵何地:____________
⑶何人:____________
⑷何事:____________
⑸何故:____________
⑹如何:____________
【答案】⑴7月30日上午;⑵朱日和联合训练基地;⑶习主席、受检阅部队;⑷习主席阅兵;⑸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铭记光辉历史,推进强国强军;⑹隆重举行。
2.在文中画出这则新闻的导语。
【答案】7月30日上午,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在朱日和联合训练基地隆重举行。
3.在这则新闻中,作者是如何记述新闻事实的?
【答案】先介绍检阅台,然后按照时间顺序依次介绍阅兵过程及细节。?
4.下面两个句子体现了新闻语言真实性和生动性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⑴12000名受阅官兵、600多台(套)受阅车辆装备集结列阵,犹如钢铁长城巍然屹立。
⑵受阅部队接受检阅后,迅速向检阅台对面集结。动若风发,战尘飞扬。重新集结后的部队,如同一道凝固的铁流横亘阵前。
【答案】⑴前半句用准确的数字罗列受检阅的官兵人数和车辆装备,后半句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表达对人民解放军钢铁长城的赞美之情。
⑵前半句简洁报道受阅部队受检阅后的集结,后半句通过描写阅兵现场的氛围,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表达了对人民解放军英雄坚强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