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飞天”凌空》 讲义(含解析)—2020年秋山东省济宁市八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

文档属性

名称 3《“飞天”凌空》 讲义(含解析)—2020年秋山东省济宁市八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23 17:31:45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八年级上册3课《“飞天”凌空》
课文背景
1982年11月,在新德里举行的第9届亚运会,是“文革”后中国派选手参加的第一个国际性综合大型运动会,吸引了国内众多媒体的目光。女子10米高台跳水是中国的优势项目,夺魁不成问题,仅仅写一篇消息通报赛况不足以吸引读者的眼球,也容易与其他媒体的报道撞车。于是作者独辟蹊径,采用新闻特写的形式,捕捉、截取新秀吕伟比赛中的几个场景,以动作分解的方式,精雕细刻,徐徐写来,从高、险、难、美四个字上下功夫,再现了吕伟夺魁的精彩瞬间,让读者身临其境般欣赏“飞天”凌空的美丽画面。
《“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发表于1982年11月25日《光明日报》,由夏浩然,樊云芳采写。仅540多字的特写。记者别具匠心地选用了百余个动词,堪称精当运用动词的新闻经典范文,30多年了,今天再来读它,依然觉得比赛像刚发生在昨天一样,现场动态感十足,是那样的真切感人,它不仅让我们了解了新闻,而且还具有美学价值,因此作品被评为全国好新闻一等奖。
原文阅读
“飞天” 凌空
——跳水姑娘吕伟夺魁
夏洁然 樊云芳
  她站在10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这是在卡多拉游泳场的8000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声敛息的一刹那。
  轻舒双臂,向上高举,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那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中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郭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地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一秒七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开身体优美的线条: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
  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又展开身体,笔直地象轻盈的箭,“味”地插入碧波之中,几股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悄然不惊。
  “妙!妙极了广 站在我们旁边的一名外国记者跳了起来,这时,整个游泳场都沸腾了。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澎湃的激情。
  吕伟精彩的表演,将游泳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她的这个动作五一三六,从裁判手里得到了九点五分。
  这位年方16的中国姑娘,赢得了金牌。
  她的娇小苗条的女伴,门岁的周继红,以接近的分数赢得了银牌。
  当一个印度观众了解到这两个姑娘是中国跳水集训队中最年轻的新秀时,惊讶不已。他说:“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
词语解释
凌空[ líng kōng ]高高地在空中或高升到空中。
翘首[ qiáo shǒu ]抬起头来(望)。
酷似[ kù sì ]极像。
潇洒 [ xiāo sǎ ](神情、举止、风貌等)自然大方,有韵致,不拘束。
轻盈[ qīng yíng ]1.形容女子身材苗条,动作轻快。2.轻松。
悄然[ qiǎo rán ]1.形容忧愁的样子。2.形容寂静无声。
由衷[ yóu zhōng ]出于本心。
新秀[ xīn xiù ]某一领域里刚涌现的有才华、有成就的人。
屏息敛声[bǐng xī liǎn shēng]抑制语声和呼吸。形容畏惧、小心的样子。同“敛声屏气 ”。
眼花缭乱 [ yǎn huā liáo luàn ]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如梦初醒[ rú mèng chū xǐng ]好像刚从梦中醒过来,比喻从糊涂、错误的境地中刚刚醒悟过来。
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①-④):记者利用特写镜头,重点描绘了吕伟跳水夺冠的一瞬间。
第二部分(⑤-⑧):从侧面描写了外国记者、观众等对吕伟精彩的跳水动作的赞赏。
句子解读
1.“她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这段描写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动静结合。以飘浮的白云、飞鸟掠过之动态,与吕伟的“沉静自若”的静态,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衬托出她的“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的特点。
2.“托”字有何表达效果?
一个“托” 字犹如定格在空中,从而更加表现出吕伟身材的修长、美妙、轻盈的特点,为下文的精彩表现埋下伏笔。
3.品析第二自然段这一细节描写的精彩之处。
记者极有层次地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飞天” 画卷,从“轻轻一蹬” 到“凌空翔舞”,由“疾如流星”到“插进碧波之中”,跳水姑娘轻盈似箭、潇洒自如的身姿就让人尽收眼底。运用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吕伟整个跳水动作的完美、精彩,令人难忘。
4.文章除了正面描写跳水的场面以外,还写了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还写了外国记者的赞叹,观众震耳欲聋的掌声、欢呼声以及印度观众的惊讶,这些都属于侧面描写,衬托出了吕伟跳水动作的完美。同时将整个特写推向高潮,也将体育健儿奋力拼搏、为国争光的主题突显出来。
5.记者在撰写本则新闻时,重点采用了何种手法?有何作用?
写法上重点采用了特写镜头。所谓特写镜头,就是通过敏锐精细观察、迅速准确捕捉以及多种修辞手法,把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典型人、典型事或典型场面惟妙惟肖地描绘出来,使读者如临其境,如睹其形,如闻其声,如嗅其味。记者将吕伟最后夺冠的刹那间一连串的跳水动作,用电影分镜头的艺术表现手法,逐一摄下、定格、放大。将吕伟的“5136”这个高难度动作分解成一连串特写镜头、慢镜头,描绘出吕伟精彩刹那的具体形象,让读者产生了比看电视还要深刻的印象,这就是典型的特写镜头。
写作特色分析
1.角度独特,中心突出
本文是一篇新闻特写,作者选取了独特的角度,描写过程,表现人物,突出中心。文中没有记录运动员们平时辛苦的训练,没有记录紧张的参赛过程,也没有记录五星红旗在运动场上空高高飘扬的画面,而是选取了跳水运动员由准备到入水的那段时间,对其进行详细生动的描写,突出了吕伟完美的跳水技术,表现了运动员为国争光的拼搏精神,从而很好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2.巧用修辞,生动形象
文中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对运动员的跳水过程进行了生动细致的描写,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例如,以“轻盈的、笔直的箭”比喻吕伟入水时的身体姿态,既回应了前文的“修长美妙”,又表现出她身体打开得很充分,并引出了下文对她入水的精彩描写。又如“1.7妙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中的“慷慨”一词巧妙地将时间人格化,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吕伟跳水所用的时间之短,侧面衬托出其动作的娴熟。
3.动静结合
特写开头,记者采用了以动衬静的写法:先是“静”中的吕伟“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再是“动感”环境的烘托,头顶飘浮的白云、掠过身旁的飞鸟、八千名一齐翘首而望、屏息敛声的观众。动静结合,将吕伟跳水前的神态、风度和赛场氛围、全神贯注的观众勾画得活灵活现,充分展现了吕伟的沉着冷静、坚定自信和观众的高度关注,为吕伟即将开始的高难度精彩自选自动做了一个巧妙的铺垫。
4.正面侧面描写
第⑤段通过外国记者的动作、观众的反应从侧面表现了吕伟跳水技艺的精湛。
同步练习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凌(??? )空??????翘(??? )首?????
酷(??? )似??屏(??? )息????敛(??? )声
眼花缭(??? )乱??悄(??? )然
3.解释下列词语。
悄然:
轻盈:
潇洒:
3.熟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 )吕伟站在10米高台,准备跳水
第二部分:(??? )细致刻画吕伟起跳、腾空、入水的跳水动作。
第三部分:(??? )写了观众的反应和赞叹以及现场的气氛。
二、探究案
1. “她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白云似的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这段描写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2. “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中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郭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这句中 “托”字有何表达效果?
?
3. 记者在撰写本则新闻时,重点采用了何种手法?有何作用?
三、达标检测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她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B.还没等观众从眼花撩乱中反映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
C.如梦初醒的观众用振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
D.这位年方十六的中国姑娘,嬴得了金牌。
2.填上合适的词语。
(? ? ? ?):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要震聋了
(? ? ?? ):抬起头来。
(? ? ? ?):像刚从梦中醒来。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刚好明白过来。
3.请仿照下面的句子,选取某种运动为描写对象,写一句话。(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你看那田径赛场上的运动员,一个个如矫兔般飞离起点,像利箭般冲向终点,引得在场的观众兴奋不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 ? ? ? ? ? ? ? ? ? ? ? ??
【预习导学】
2.líng? qiáo? kù bǐng? liǎn? liáo? qiǎo
3.悄然:形容寂静无声。
轻盈:形容身材苗条,动作轻快。
潇洒:(神情、举止、风貌等)自然大方,有韵致,不拘束。
4.第一部分:(1)吕伟站在10米高台,准备跳水
第二部分:(2-4)细致刻画吕伟起跳、腾空、入水的跳水动作。
第三部分:(5-8)写了观众的反应和赞叹以及现场的气氛。
【探究】
1.动静结合。以飘浮的白云、飞鸟掠过之动态,与吕伟的“沉静自若”的静态,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衬托出她的“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的特点。
2.一个“托”字犹如定格在空中,从而更加表现出吕伟身材的修长、美妙、轻盈的特点,
为下文的精彩表现埋下伏笔。
3.写法上重点采用了特写镜头。所谓特写镜头,就是通过敏锐精细观察、迅速准确捕捉以及多种修辞手法,把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典型人、典型事或典型场面惟妙惟肖地描绘出来,使读者如临其境,如睹其形,如闻其声,如嗅其味。记者将吕伟最后夺冠的刹那间一连串的跳水动作,用电影分镜头的艺术表现手法,逐一摄下、定格、放大。将吕伟的“5136”这个高难度动作分解成一连串特写镜头、慢镜头,描绘出吕伟精彩刹那的具体形象,让读者产生了比看电视还要深刻的印象,这就是典型的特写镜头。
【达标检测】
1.A
2.震耳欲聋? 翘首? 如梦初醒
3.示例:你看那游泳池里的运动员们,一个个如鲨鱼般飞离起点,像水鸟般冲向终点,引得在场的观众喝彩连连。(或你看那篮球赛场上,他迈着轻盈的步伐,带球跳跃腾空,舒展的身姿犹如一飞冲天的矫健雄鹰,赢得满场的掌声。)
课文阅读
(一)“飞天”凌空(9分)
——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她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息敛声的一刹那。
轻舒双臂,向上举起,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
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
“妙!妙极了!”站在我们旁边的一名外国记者跳了起来。这时,整个游泳场都沸腾了,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
吕伟精彩的表演,将游泳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她,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的这个动作“5136”,让几位裁判亮出了9.5分的高分。
这位年方十六的中国姑娘,赢得了金牌。
当一个印度观众了解到这个姑娘是中国跳水集训队中最年轻的新秀时,惊讶不已。他说:“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
19.这篇文章主要记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0.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21.文中写外国记者的赞叹,观众震耳欲聋的掌声、欢呼声以及一个印度观众“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有什么作用?(2分)

22.下列关于这篇文章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这是一篇出神入化的人物特写,把吕伟的高难动作分解成一连串特写镜头、慢镜头,描摹出吕伟精彩刹那的具体形象。
B.这篇特写没有写整个紧张曲折的过程,但是中国健儿的拼搏精神却在这短短五百字内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C.本文极有层次地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飞天”画卷:从“轻轻一蹬”到“凌空翔舞”,由“疾如流星”到“插进碧波之中”,跳水姑娘轻盈似箭潇洒自如的身姿就让人尽收眼底。
D.文章有起有伏,动静穿插自如。飘浮的白云、飞鸟与吕伟的“沉静自若”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个“托”字犹如“定格”在空中,与“疾如流星”形成强烈反差;“哧”地插进碧波之中的身体,以动衬静,增强作品的可读性。



答案:
19.中国跳水姑娘夺取桂冠的1.7秒
20.示例①:修辞的角度: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吕伟的身体比作“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写出了吕伟跳水姿势的优美绝伦。示例②:用词的角度:一个“托”字犹如“定格”,静静停留在空中,写出了吕伟跳水时的从容不迫。
21.将整个特写推向高潮,也将体育健儿奋力拼搏为祖国争光的主题凸显出来。
22.D(“以动衬静”应为“以静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