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出版社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章第一节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课件(35张ppt)+教案+测试(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济南出版社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章第一节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课件(35张ppt)+教案+测试(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12-24 20:32:30

文档简介

第二章第一节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评测练习
1、下列动物中属线形动物的是(

A、涡虫
B、血吸虫
C、人蛔虫
D、绦虫
2、区分蚯蚓身体前后的方法是(

A、前端有眼睛
B、前端有刚毛
C、前端有环带
D、前端有体节
3、蠕虫动物的特征是(

A、左右对称
B、无附肢
C、能蠕动
D、以上三项都是
4、下列属于环节动物的是(

A、蛔虫
B、绦虫
C、螨虫
D、水蛭
5、线形动物比扁形动物复杂而高等的地方主要表现在(

A、生殖器官发达
B、消化管简单
C、消化管有口有肛门
D、身体细长,雌雄同体
6、蚯蚓适应穴居生活的特点有(

①身体呈圆柱形
②身体分节
③具有刚毛
④体表有粘液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大雨过后,经常见到蚯蚓爬到地面上来,因为(

A、土壤中缺少空气,蚯蚓爬到地面上来进行呼吸
B、土壤中食物减少,蚯蚓爬到地面上来进行觅食
C、蚯蚓到地面上来饮水
D、潮湿的地面有利于蚯蚓的运动
8、水螅、绦虫、人蛔虫、蚯蚓分别属于(

A、扁形动物、腔肠动物、环节动物、线形动物
B、扁形动物、腔肠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
C、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
D、腔肠动物、线形动物、扁形动物、环节动物
9、以下营寄生生活的是(

A、水螅、血吸虫
B、绦虫、人蛔虫
C、涡虫、人蛔虫
D、水螅、涡虫
10、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然后据图回答问题:
(1)蚯蚓的身体由许多相似的
构成。
(2)用手触摸蚯蚓的体壁,
感觉蚯蚓的体表有
,这有蚯蚓

图中[2]是
,它比其余部分的
颜色

图中
端为前端。
(5)蚯蚓在粗糙面上运动比玻璃板上要
。运动时图中的
端先移动。在纸上运动时是否有声音?
,原因是

1
2
3(共35张PPT)
脊椎动物
脊椎骨构成的脊柱
水螅
绦虫
蝗虫
蚯蚓
蜗牛
人蛔虫
无脊椎动物
第二章
生物圈中的动物
第一节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占动物总数
95%
无脊椎动物
腔肠动物
扁形动物
线形动物
环节动物
软体动物
节肢动物
一、腔肠动物
1、尝试描述水螅的外部形态。
2、水螅是如何捕获食物的?
3、水螅的体壁和消化腔各有何特点?
腔肠动物
有触手
圆柱形
(身体辐射对称)
1、描述水螅的外部形态特点
用触手抓住食物
2、水螅是如何捕获食物的?

壁:
仅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
消化腔:
有口无肛门

触手
消化腔
体壁
3、水螅的体壁和消化腔各有何特点?
淡水
海蜇
生活在近水海域,体型呈半球状,海蜇体内有毒液,用以麻痹小动物,便于捕食。具有清热解毒、化痰、降压、消肿的作用
成群生活。虫体外层细胞分泌的石灰质形成珊瑚。
珊瑚虫
海葵
多数栖息在浅海和岩岸的水洼或石缝中,能捕食浮游动物、贝类、小鱼等。水中的大熊猫,可达2100岁,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海洋动物。
一、腔肠动物
身体圆柱形
体壁仅有两层细胞构成
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大多数生活在海洋里,少数种类生活在淡水里
水螅、海蜇、海葵
生活环境
形态结构
代表动物
淡水、海水、潮湿的陆地,多数营寄生生活
身体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的多细胞动物
血吸虫、涡虫、绦虫
二、扁形动物
生活环境
形态结构
代表动物
通常生活在土壤或水域中,有些也寄生在人体或其他生物体内
身体一般为细线或圆筒形,两头尖,有口有肛门
三、线形动物
线虫、蛔虫
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体内或体表,并且从这种生物体上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的现象。
淡水、海水、潮湿的陆地,多数营寄生生活
身体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的多细胞动物
血吸虫、涡虫、绦虫
二、扁形动物
生活环境
形态结构
代表动物
通常生活在土壤或水域中,有些也寄生在人体或其他生物体内
身体一般为细线或圆筒形,两头尖,有口有肛门
三、线形动物
线虫、蛔虫
有些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寄生在人或动物的体内,危害极大!
探究3
线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如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不随地大小便,不饮生水



细细长长一条龙,
天天躲在泥土中,
它是庄稼好朋友,
钻来钻去把土松。
环节动物
目的要求:描述蚯蚓的形态特点和运动方式。
材料器具:蚯蚓、解剖盘、玻璃板、硬纸板、湿棉球等。
方法步骤:
(1)把蚯蚓放在解剖盘中,参照图2.2-7,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
(2)用手触摸蚯蚓的体壁,体会其体壁的特点。
(3)观察蚯蚓的运动情况,把蚯蚓分别放到玻璃板和硬纸板上,比较其运动快慢。
实验:
观察蚯蚓
注意:保持蚯蚓的身体湿润,用浸水的棉球轻擦蚯蚓的体表,以保障蚯蚓正常呼吸。
(1)尝试描述蚯蚓的外部形态特点。
实验:




蚯蚓的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
身体前端有环带
(2)用手触摸蚯蚓会有何感觉?
实验:




背部湿润——
蚯蚓用湿润的体壁呼吸
腹部粗糙——
有刚毛
实验:观



(3)尝试描述蚯蚓的运动方式。
依靠肌肉的收缩和舒张,缓慢地蠕动
蚯蚓在光滑的玻璃板上比在硬纸板上运动缓慢,原因是:
腹部有刚毛,无法固着
蚯蚓依靠肌肉和刚毛运动
保护动物,
人人有责。
阴暗潮湿的泥土中和水中
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
蚯蚓、水蛭、沙蚕
生活环境
形态结构
代表动物
沙蚕
水蛭
蚯蚓
四、环节动物
蠕虫动物
扁形动物、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体壁内有
,它们主要依靠肌肉的收缩和舒张缓慢地蠕动。
18世纪,瑞典分类学家林耐把这些
的动物.
肌肉
身体细长、两侧对称、无附肢、能蠕动
形态结构
生活环境
代表动物
腔肠动物
扁形动物
线形动物
环节动物
体壁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有口无肛门
水中
水螅、水母、海蜇、海葵、珊瑚虫
身体背腹扁平,
有口无肛门
生活在淡水、海水和潮湿的陆地上
涡虫、吸虫、绦虫
身体一般为细线形或圆筒形,
有口有肛门
生活在土壤或水域中
线虫、蛔虫
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
水中、阴湿有腐殖质的土壤
蚯蚓、水蛭、沙蚕
蠕虫动物
大改进
大改进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腔肠动物的是(

A海葵
B珊瑚虫
C水母
D沙蚕
D
2.蚯蚓、沙蚕、水蛭都属于(

A环节动物
B软体动物
C节肢动物
D线形动物
A
3、区别蚯蚓前后端的依据(

A、肛门的位置
B、体节的多少
C、口的位置
D、环带的位置
D
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水螅形态结构特点的是(

A身体呈圆筒状
B肛门位于身体的下端
C体壁有内外两层细胞构成
D有口无肛门
     
B第二章第一节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说出水螅的形态结构特点。
2、描述蚯蚓的形态结构及运动方式。
3、举例说出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组实验及观察描述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2、尝试列表比较各类无脊椎动物的异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不同类群动物的对比学习,强化生物进化的观点。
2、通过对不同类群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的学习,进一步强化学生喜欢生物学、讲究卫生、保护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的基本特征
2、观察蚯蚓的实验所、
教具准备:
课件、蚯蚓、标本、玻璃板、硬纸板,湿棉球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播放有关动物的视频,地球上的动物有150多万种,为了更好地认识它们,动物学家将它们进行了分类,根据有没有脊椎骨,分成两大类:身体里没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身体里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本节课来学习第二章第一节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21教育网
二、讲授新课
探究活动一:腔肠动物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72页,说出无脊椎动物主要包括哪些类群。
课件展示水母的图片,然后播放水螅的捕食过程。出示问题:
y.com1、尝试描述水螅的外部形态特点。
2、水螅是如何捕获食物的?
3、水螅的体壁和消化腔各有何特点?
通过视频,结合课本,小组讨论。师生一块儿得出结论: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有口无肛门,体壁仅内、外两层细胞构成。
探究活动二: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
1、自主学习课本74页,完成学案的填空题
2、总结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3、比较两类动物的特征,明确生物是不断进化的生物学观点。
有些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寄生在人或动物的体内,危害很大。因此我们要注意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尤其是现在新冠肺炎正在流行,我们更应该要勤洗手,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探究活动三:环节动物
我们来猜个谜语:细细长长一条龙,天天躲在泥土中,它是庄稼好朋友,钻来钻去把土松。蚯蚓,属于环节动物。
学生分组实验:观察蚯蚓。
出示目的要求、材料器具、方法步骤。四人一组,拿出准备好的材料认真观察、讨论,把结果记录在学案上。然后由一名学生上台展讲解。
实验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保持蚯蚓的身体湿润,用浸水的棉球轻擦蚯蚓的体表,以保障蚯蚓正常呼吸。
讨论:
1、尝试描述蚯蚓的外部形态特点
2、用手触摸蚯蚓的体壁,有何感觉?
3、尝试描述蚯蚓的运动情况,比较蚯蚓在玻璃板上和硬纸板上的运动快慢。
最后温馨提示:保护动物,人人有责。
指导学生总结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的体壁内有肌肉,它们主要依靠肌肉的收缩和舒张缓慢地蠕动。瑞典分类学家把这些身体细长、两侧对称、无附肢、能够蠕动的动物统称为蠕虫动物。
三、合作共建
列表比较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代表动物、生活环境、主要特征,明确生物不断进化的生物学观点。
形态结构
生活环境
代表生物
腔肠动物
扁形动物
线形动物
环节动物
四、畅谈收获
五、课堂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