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上)期末复习 第四单元单元知识检测(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上)期末复习 第四单元单元知识检测(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24 17:18: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气氛(fēn)
感慨(kǎi)
吮吸(yǔn)
春风拂面(fú)
B.发酵(jiào)
缄默(jiān)
鸟瞰(kàn)
恪尽职守(kè)
C.窈窕(yǎo)
弦歌(xián)
摇曳(yè)
随声附和(hé)
D.踌躇(chóu)
造诣(zhǐ)
苗圃(pǔ)
脍炙人口(kuài)
2.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王明今天丢了钱包,又扭伤了脚,真是祸不单行。
B.这个箱子太重了,他一个人搬不动,真是不能自已。
C.正在我恹恹欲睡的时候,忽然一瓣梨花被春风的手带到我眼前。
D.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
3.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弛,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百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练的语言的精华。
(1)选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2)文中□处应填的标点符号是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线句采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_。
(4)选文有一个地方有语病,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云栖大会是一场“汇聚时代最强大脑,描绘新技术发展趋势和蓝图,展现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蓬勃发展的科技生态全景”的大会。
B.中国只有制造出自己的大飞机,才能在一定范围内打破垄断,降低成本,让普通老百姓也坐得起飞机,结束中国上空飞着的都是国外民用客机的历史。
C.高铁,中国速度;高铁,中国奇迹。从绿皮车到高铁动车组,出行工具的变迁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更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与科技的变革。
D.当我们欣喜于GDP的增长时,却漠视了另一些“增长”:我们用了10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人30年的体重增长;我们用了50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国家一二百年才完成的疾病谱转变。
5.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武汉大学在今年樱花盛开期间采取措施控制游客数量。
B.近年来,全省各中小学建立和完善了校园安全工作机制。
C.北京三联韬奋书店开启的“不打烊书店”,成为人们夜间休闲阅读的主要方式。
D.我市鲁峰和聂品华两位先进分子在第五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集体和个人表彰大会上受到习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6.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凡是普通的花草树木,随便地种在盆子里的,例如菊、月季、杜鹃等,只能称为盆植。
②如果是盆栽,那就要树干苍老,枝条经过整理,形成了美的姿态,方才合格。
③一般人对于种在盆子里的花草树木,统称为盆景,其实是有分别的。
④此外还有水石,以石为主体,或横峰,或竖峰,用水盘盛了水来供着,也要点缀几件小玩意。
⑤至于盆景,那么除了将树木作为主体外,还要配以拳石或石笋,和屋、亭、桥、船、塔与人物等。
A.①⑤②③④
B.①⑤③②④
C.③②⑤④①
D.③①②⑤④
7.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①在于是否读懂了作者应约而作的那幅国画。
②读懂《昆明的雨》整篇文章,关键之处是什么?
③原来,文与画互为映照,相映成趣。
④作者从交代画作由来,引出仙人掌倒挂的民俗、昆明雨季的各色菌子、水果杨梅和缅桂花,及一点淡淡乡愁。
⑤那幅国画的构思布局、剪裁取舍与画意画趣,已经决定了《昆明的雨》整篇文章的行文。
A.③①②④⑤
B.③②①⑤④
C.②①⑤④③
D.②③①④⑤
8.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据调查,近两年来,中学生对数字化阅读的兴趣明显提高。数字化阅读是一种阅读方式,与传统纸质媒介阅读不同,它是借助网络、手机、电子阅读器、平板电脑等数字媒介进行的。
表一:我国国民数字化阅读使用率
表二:我国国民每天使用各媒介阅读时长
(1)用简洁的语言从上面两个图表中,归纳出三条主要信息。
(2)结合下面材料的内容,写一段话来表达你对数字化阅读的思考。要求:①观点明确,理由充分;②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③不少于50字。
某校八年级的李明同学最近喜欢上了数字化阅读,他常用课余的零碎时间来浏览新闻,了解科技知识,偶尔也读读名著,看看喜欢的微博,常与同学交流阅读心得,很受大家欢迎。赵亮同学最近也喜欢上了数字化阅读,他热衷明星八卦,沉迷网络小说,对繁杂的信息不加分辨地接受,现在上课总走神,也不爱跟同学交流了。
9.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根赋
刘增山
白杨树,树白杨,雨水泥土是亲娘。开春盼到谷子黄,盼你长大做根梁。
这大概也是祖母对我的祈祷词了。
这次请了“创作假”回去,正赶上家里翻盖房子,想不到父亲要把房后那棵大白杨树刨下来做梁了!全家人都为之痛惜,我心里更不是滋味。心想:父亲啊,这几年家里日子过得富富有有,要盖房,去集上买根梁就可以了,为啥偏要刨树呢?您忘了吗,父亲?这白杨树是您给儿子树立的一块如何生活的“人标”啊!三十多年来,您儿子的青春、生命和事业,都和白杨树紧紧地连在一起!每当在工作中遇到艰难困苦时,我眼前便会出现白杨树那挺拔威严的铮铮硬骨,从而激起战胜困难的坚毅和力量;每当在生活中遇到歪风邪气摇撼的时候,我眼前便会浮现出白杨树那伟岸、正直的身姿,从而立定脚跟决不东倒西倾;每当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挫折的时候,我眼前便会闪现出白杨树那刺破青天、蓬勃向上的茎尖,从而又会重振进击的锐气;每当在生活中遇到不幸的时候,我的耳边便会响起白杨那哗啦啦的歌唱,从而掀去心头郁积的阴霾,笑迎命运的各种挑战……
白杨啊,使我的生命茁壮!
白杨啊,使我献身的事业发展!
如今父亲要把我心中的树刨掉,怎不令人翻肠倒肚?可转念一想,父亲又不是个没有思想的鲁人,若论对白杨的感情,他并不比我浅啊!几十年里,父亲作为白杨的“保护人”,像爱护自己的儿子一样,精心护理着这棵他亲手抚育成材的树。记得一次,一头小驴驹把树皮啃了,父亲一鞭上去,把驴驹从坡上抽到坡下,摔了个半死;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在那个粮食比命还贵重的年代,有人要用一千斤大米买下这棵树,父亲饿得一身浮肿,也没有答应,他不想为了吃几顿饱饭而去抹掉正在大学深造的儿子心中的“人标”;1963年发大水时,山洪冲歪了白杨树,父亲硬是用他那黑红的脊梁,把白杨树给扛直了,用他的话说“可不能让孩子心中留下一棵歪脖子树”……
也许父亲认为做大梁算是为它找到一个归宿。想到这里,心里平静了许多,我决心服从父亲的裁决。
“你去看看那树根吧。”寡言少语的父亲递给我一把镐头说,“一棵树不光是露在地面上的。”
啊,好难刨下的根!
过去,我只注意欣赏白杨树那裸露在大地上的繁华茂盛的枝叶,没想到它在地下还有如此虬曲壮观的根系。那深扎在沙石和岩壁之间的根,千条万绪、纵横盘缠,相互纠葛。那主根深不可测,那旁根、须根多不可数,那簇簇根系,千姿百态,异状纷呈。有的像一队浩荡进攻的兵士,剑拔弩张,在地下那黑暗的岩层间拼搏、抗争,开辟着进军的路;有的像一队队吃苦耐劳的矿工,在地下那岩石的缝隙中匍匐着身体向前掘进,奋战,争取着生命的发展;有的则像一群群勤劳坚韧的蚯蚓,拼命地在地下吮吸着乳汁,汲取着营养,然后把它输送给地上的树干;有的盘曲的根则更像那抛在地心的锚,为了稳固那地上的大树,而紧紧地死抱着岩……
刨着,刨着,我不禁对根肃然起敬。白杨啊,我终于懂得了,你那高大的身躯为什么能风打不动、雨浇不倒呢?是这地下坚定顽强的根支撑了你呢!白杨啊,为什么你能长出翠玉般的绿叶,开出轻絮飘飞的花呢?是因为地下有勇于献身的根营养了你呀!白杨啊,为什么你又能顶天立地地雄踞大地呢?是那不怕埋没的根把荣耀全部馈赠给了你呀!
父亲这时问我:“听说,地上的树身有多高,地下的树根就有多长,书上写过吗?”
父亲又问我:“还听说,地下的树根有多少,地上的树叶就有多少,书上能查到吗?”
我为父亲的话惊得一时说不出话,许久才回过神来:“都该写上。”
我不能从生物学的角度去回答父亲提出的这些问题,但父亲的提问却使我获得了一个新的生命哲理……
(1)作者为什么把这棵白杨称为“我心中的树”?
(2)文章围绕“刨树”表现了“我”情感的变化过程,试作梳理概括。
______________→平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对根的描写“显其形”“传其神”,试对此加以赏析。
(4)本文以《根赋》为题,却为什么写树身及父亲对树的呵护?
(5)你认为结尾处作者从父亲的问话中领悟到了怎样的“生命哲理”?
(6)请用简要的语言说说你从这幅哲理漫画中得到的人生启迪。
10.每逢节日来临,人们欢声笑语,处处都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气氛,你也一定沉浸在欢乐之中吧。以《节日》为题,写一篇散文。不少于500字。
【写作指导】
写好这篇命题作文,重点关注以下三个问题。
(1)审题“三级收缩”。“节日”的话题非常广泛,在具体写作中,要把话题非常广泛的“节日”逐步收缩为具体的“节日”乃至你对这个“节日”的情感、看法等。同时,此“节日”不能局限在传统“节日”上,要赋予其新的内涵。寻常的一个日子,也可以是节日,假如这一天发生了让你高兴或难忘的事情。
(2)立意“集中一点”。题干间接地告诉了我们立意的依据,那就是,或抒写心情,或表达感受。注意无论抒写心情还是表达感受,都要别出心裁,另辟蹊径,写出最与众不同的一点。
(3)选材“关注细节”。材料是一篇文章的血肉,既要丰富,更要“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其实“新”就新在“细节”,唯有捕捉新鲜的细节,才会产生动人心魄的表达效果。
【立意示范】
(1)写发生在传统节日里的故事,节日作为这个故事的背景,最终突出这个节日的不同寻常。
(2)写我们一家六口,终于告别拥挤破旧的老房子搬到了新居。搬家的那一天,就是我们一家人的节日,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我和妹妹这一天像过年一样幸福和喜悦。
(3)赋予节日新含义:奋斗的日子,每一天都是节日;团聚的日子,每一天都是节日……
(4)做有意义的事,把平凡的日子涂抹上美丽的色彩,那就是节日。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A.吮shǔn吸;C.随声附和hè;D.造诣yì
2.答案:B
解析:不能自已:指无法控制自己,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不能形容一个人的力气。
3.答案:(1)弛;
驰;
练;
炼;
(2)前后表示并列关系,分别介绍了黄的和绿的具体内容;
(3)比喻;
(4)最后一句应是“若不是”,少了一个否定词“不”。
4.答案:C
解析:C项,“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后的句号应改为逗号?
5.答案:C
解析:主宾搭配不当,“不打烊书店”应是阅读的场所,而不是阅读的方式,应将“方式”改为“场所”。
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应用之句子排序的能力。解答此题,可采用排除法。首先根据句子的意思,可以确定③是总起句,故排除A、B两项。其次,根据顺承关系,③句后应是分说,只有①②句符合,而②句开头有“如果”,衔接③句过于突兀,不如①句通顺,故排除C项。
7.答案:C
解析:②引出话题,①直接回答,②与①之间一问一答,关系紧密;⑤中“那幅国画”与①中“那幅国画”呼应;④具体介绍“行文”,呼应⑤;③是小结。因此正确排序为②①⑤④③。
8.答案:(1)①我国国民数字化阅读使用率逐年增长。②数字媒介阅读时长超过纸质媒介阅读时长。③手机阅读时长增长最快。
(2)示例一:数字化阅读有利也有弊。它有利于人们方便快捷地获取大量信息,开阔视野,满足兴趣爱好。但它信息繁杂,其中的不良信息对中学生健康成长不利。示例二:我们要合理使用数字化阅读。既要用它来获取丰富的信息,开阔视野,满足兴趣爱好;又要注意分辨,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诱惑,不要影响学习和生活。
9.答案:(1)①这棵树是父亲给儿子树立的一块“人标”,它“使我的生命茁壮”,“使我献身的事业发展”。②三十多年来,“我”的“青春、生命、事业,都和白杨树紧紧地连在起”。③这棵树的形象特征、精神品格影响、塑造了“我”生命的品质:遭遇困难,坚毅迎战;邂逅歪风邪气,站得稳立得正;面对挫折,不屈不挠,锐意进取;遭遇不幸,旷达乐观,笑迎挑战。④这棵树给了“我”品格的历练、精神的熏染、生命的启迪。
(2)示例一:难过?
崇敬??
震惊??
示例二:痛心?
肃然起敬?
惊异;
(3)示例:①既写出根的整体形态,又写出其各自不同的外形特征。运用比喻,既展现了根的外形特征,又写出了根的内在精神品质。②以根的外形和功用为着眼点,借助联想和想象着重突出了根的精神品格:拼搏、抗争,开辟着进军的路;掘进、奋战,争取着生命的发展;为了“输送”营养给树干拼命地“汲取”;为了大树的稳固死抱着岩石。③运用排比句式,通过铺陈,有力地表现了形态多样的根,均以自己的生命方式为树身做着自己的贡献,洋溢着崇敬赞美之情。
(4)①文章借叙述“刨树”事件为根作赋,从事件过程看,“刨树”过程中“我”对树根有了意外发现,“刨树”首先想到的是树身。因此,写树身及父亲对树的呵护是一种自然的联想。②从根与树身的关系看,写根离不开写树身,写树身是间接写根,有这样的树根才会有那样的树身;只有根的艰辛坚韧、奉献付出,才会有树身的挺拔威严、伟岸正直、蓬勃向上和生机活力。③为根作赋的目的,在于展示根的力量创造的奇迹,讴歌不慕荣耀、不计得失,竭尽全力为他人默默奉献的高贵品质。写树身和父亲对树的呵护,使这一目的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5)示例:①树木要枝繁叶茂,必须将根扎深扎牢。(或:树高千尺,功在树根)②生命要向上发展,必须向下深入。(或:学业要向高处发展,必须打牢基础。或:有多少付出就会有多少收获。或:没有坚实的基础就不会创造生命的辉煌。或:生命的深度决定着生命的高度)③树高千尺莫忘根本。(或:鸦有反哺之孝,羊有跪乳之恩)④奉献自己,成就他人,也是一种生命价值的体现。
10.答案:
节日
今年的国庆节由于有阅兵仪式而与以往不同。一大早,我和爸爸妈妈怀着兴奋的心情坐在电视机前,观看国庆70周年专题报道。盼望着,盼望着,终于到十点钟了,当看到习近平主席一行走上天安门城楼时,我心情激动极了。
阅兵仪式正式开始,方队踏着整齐的脚步,气宇轩昂地从天安门前走过,战车方队威武雄壮地从天安门前驶过,战机梯队凌空展翅从天安门广场上空飞过,充分展示了我国军队的风采和强大军事力量,让我倍感骄傲和自豪,也激发了我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的信心和决心。56
个民族代表和首都群众在天安门前载歌载舞,礼花缤纷绽放照亮天空,勾勒了一幅华夏大地普天同庆的美丽画卷。
国庆节期间,爸爸妈妈带着我上街游玩。只见马路两边挂满了红色的灯笼和非常好看的花灯;工厂、商店门口都悬挂着彩旗;主要交通路口都有用五颜六色的小花盆搭建成的各式各样的图案造型,人们纷纷在景点前拍照留影,一派节日祥和的气氛。市中心广场更是人流如潮,广场中间摆有一个大花坛,非常雄伟气派,使我强烈感受到祖国的繁荣富强。之后我们全家人在市中心广场拍照作为留念。
为了体会国庆节日的气氛,妈妈还带我去逛了趟商场。商家为了吸引顾客,在国庆节期间大搞促销活动。因此商场里人流如梭,热闹非凡。最后,妈妈给我买了一件漂亮的衣服,我高兴极了。
今年的国庆节很难忘,我看到、听到了很多很多,也学到不少知识。我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所以自己一定要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的本领,长大以后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