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颁发(bān)
溃退(kuì)
锐不可当(ruì)
B.督战(dū)
遗嘱(zhǔ)
一丝不苟(jù)
C.翘首(qiáo)
镌刻(juān)
殚精竭虑(dāi)
D.凌空(níng)
娴熟(xián)
眼花缭乱(liáo)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泄气
建树
摧枯拉朽
震耳欲聋
B.要塞
仲裁
白手起家
俏然不惊
C.歼灭
潇洒
屏息敛声
自天而降
D.颁发
咆哮
如梦初醒
从容不迫
3.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B.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
C.阻拦索安全观察员手持专业工具,屏息敛声地对阻拦索做最后一次检查。
D.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能不能提高广大市民的文明素养,是成功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B.接到举报之后,市场监督部门迅速查处了这家零售商擅自提价。
C.广大中学生在写作时一定要表达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D.新航线陆续开辟,使盐城南洋机场的通达性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5.在下面语段中的横线处依次填入三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当时间变得越发昂贵,消磨时间、降低速度的“闲”便越发奢侈。久远年代的诗词里,
“海鸥无事,闲飞闲宿”,_________;“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_________;“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_________。生活的忙碌让我们怎能不怀想“闲”的飘逸。
①是何等馨香又空灵的意境
②是何等悠远又自在的心绪
③是何等寂寞又淡然的雅趣
A.②③①
B.③①②
C.②①③
D.①③②
6.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字)
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开放之路。对一个国家而言,开放如同破茧成蝶,虽会经历一时阵痛,但将换来新生。“一带一路”建设要以开放为导向,解决经济增长和平衡问题。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创新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一带一路”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创举,搞好“一带一路”建设也要向创新要动力。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文明之路,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7.综合性学习
2018年5月1日起,我国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联合多家网络媒体发起“崇尚英雄精忠报国”大型网络互动活动,部分中小学也同步开展“崇尚英雄精忠报国”主题班会活动。请你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2)题。
【材料一】
某中学开展“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主题班会活动,对全校同学做了中学生了解英雄人物情况的问卷调查,以下是调查结果的数据统计:
【材料二】
《现代汉语词典》中“英雄”的解释如下: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令人钦佩的人。
【材料三】
川航机长刘传健,在万米高空客机驾驶舱玻璃脱落的危急情况下,驾驶飞机奇迹返航。中国民航局表彰他具有“高超的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能够在生死一线之际成为英雄,源于他日常工作中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和出类拔萃的专业能力。
(1)请概括材料一中图表的主要信息。
(2)主题班会“论英雄”环节,同学们展开了自由讨论。请你结合所给材料,对同学们的讨论作总结发言。
小辉:古代的民族英雄如岳飞、戚继光等,勇武过人,谋略超群,实在值得钦佩。
小丹:那些动漫电影里的英雄,超人、钢铁侠才叫厉害,每次都能拯救地球。
小薇:那些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而流血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才是真英雄。
小波:现在是和平时期,基本不打仗,也没有外星人入侵,这些英雄再厉害都没有用啦。
小梅:那我们今天还要不要英雄?
总结发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节选)
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1)概括这一部分文字的内容。
(2)加点的“至发电时止”和“余部”能不能改成“到现在”和“剩下的”?为什么?
(3)为什么“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
(4)文中主要抓住“另一方面……都很泄气”来议论,其意义是什么?
9.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我们为什么需要国家公祭
师岚
①在12月13日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来临之际,为配合公祭日活动,日前,我国第一套《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读本》在南京首发。
②众所周知,国家公祭日是国家为了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祭日,此种形式意在祭奠在惨案中死难的国民,强化现代人对民族、国家遭受的战争苦难的历史记忆。世界多个国家已开展了国家公祭,比如美国、以色列等,虽然形式有别,但意旨类似。
③日本侵华战争是中华民族的一场巨大灾难,给中国人民留下了沉重的心灵创伤。但近些年,日本对其在抗日战争中犯下的罪行一再否认,甚至在教科书中不断篡改历史、颠倒是非。
④历史教育是文化教育的一部分,其功能主要在于培养人们正确的历史认知和高尚的文化情怀。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留下了永久的精神创伤,这种心灵之痛将会成为一个历史的阴影留在民族的精神史和心灵史上。在这场灾难中,南京大屠杀无疑是留给中国人民最为惨痛的历史记忆。
⑤但长久以来,人们对这段历史的记忆与讲述,其实仍然不够。在一些历史教科书中,南京大屠杀几乎变成了一个抽象的名词,那些丰富的历史细节,往往被简单的几句描述,辅之以几个数字所取代。当年经历过那个战争年代的人们已逐渐逝去,而没有经历过战争年代的后来者,对战争的感受与体验其实并不真切,这种感受与体验更多的是通过对历史的阅读产生的。只有让国民形成一种清晰的历史记忆和价值判断,这一历史事件所造成的灾难性罪恶才不会被轻而易举地遗忘和误判,这是对历史负责任的态度。
⑥人们的历史认知和感受是精神结构的一部分,而人的精神结构又是一个渐变和不断累积的过程,人们的历史认知和感受在这样的累积过程中,就需要采用多种方式来达成。我们对抗日战争的历史认知,一部分来自于政治宣传,还有一部分来自于包括诗歌、小说、电影、电视剧在内的文学艺术。近些年,“抗战神剧”尤其盛行,但这些电视剧在极力彰显中国人痛杀敌军的快意恩仇的同时,明显存在着人物脸谱化、主题观念化、叙事模式化等诸多艺术缺憾。这种艺术处理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民族自信,但艺术素养的匮乏、文学观念的偏颇,急功近利、仓促成篇的创作动机又直接影响到抗战题材电视剧的成熟与洗练,也在很大程度上遮蔽了战争的艰难。在这种戏谑化的艺术作品的观看中,人们不仅失去了对艺术的沉思,也失去了对历史的沉思。
⑦而国家公祭读本以历史教科书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些不足。
⑧任何战争都应该引起人们深刻反思,无论是个体、民族,还是人类,都应该有着强烈的命运关怀。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正是这种命运关怀的彰显,表明了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与此前的历史教科书不同,与“抗战神剧”更是有别,国家公祭读本是从文化的维度加强人们对历史的认知,在专题与探究相结合的多维探讨中,全面提升国民的历史思维能力,有益于培养国民对个体、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命运关怀。
(选自《新闻评论》,有删改)
(1)国家设立公祭日的目的是什么?请概括作答。
(2)文章第⑦段说“而国家公祭读本以历史教科书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些不足”,“这些不足”具体体现在哪里?
(3)文中第⑥段和第⑧段两次提到“抗战神剧”,其作用分别是什么?
10.请以《谁敢,就赢》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B.一丝不苟gǒu;C.殚dān精竭虑;D.凌líng空
2.答案:B
解析:“俏然不惊”应为“悄然不惊”
3.答案:C
解析:屏息敛声:抑制语声和呼吸。形容畏惧、小心的样子。用在此处不妥,应改为“一丝不苟”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A项,搭配不当,两面对一面,可将“能不能”删去。B项,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句末加上“的行为”。C项,否定不当,应去掉“不要”。
5.答案:A
解析:“海鸥无事,闲飞闲宿”突出悠远自在;“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表现出寂寞和淡然;“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中“桂花”有香味,而静夜空山又显得空灵,故选A。
6.答案:示例: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
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提炼与概括的能力。解答时,要先通读全句段,理解语意,弄清层次,然后进行概括,注意句意通顺,符合具体要求。全段都是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展开。从句式上看,全段是由“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构成的三个排比句。从内容上看,全段一共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前三句说明我们要把“一带一路”建成开放之路;第四句和第五句说明我们要把“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第六句说明我们要把“一带一路”建成文明之路。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得出答案。
7.答案:(1)示例一:中学生对古代英雄、革命英雄、动漫电影英雄的了解程度远高于当代英雄。示例二:中学生对古代英雄、革命英雄、动漫电影英雄的了解率均超过80%,对当代英雄的了解率仅有33%。示例三:中学生对当代英雄了解较少。
(2)示例:同学们,我们今天仍然需要英雄。当今时代,全国上下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在各行各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就是当代英雄。
8.答案:(1)介绍西路军的渡江情况并加以分析。
(2)不能。“至发电时止”的时间概念比“到现在”更确切,还有“战势发展迅速,我军胜利进军”的豪迈之情蕴含其中。“余部”是军事术语,在此指还未渡过江的部队,“剩下的”则容易让人产生误解,语意不明确。
(3)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违背国民党广大官兵要和平的意愿。
(4)把国民党少数战犯同广大要求和平的官兵相区别,以争取多数,孤立少数,瓦解敌军。同时,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是我军发起渡江战役的直接原因。此处着重议论这一点,更有力地证明了我军发动渡江战役在政治上是完全正确的。
9.答案:(1)①祭奠在惨案中死难的国民,强化现代人对国家、民族遭受的战争苦难的历史记忆。②针对某些国家篡改教科书的现状,纠正错误的历史观。③培养人们正确的历史认知和高尚的文化情怀。④表明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2)①对历史的认知抽象、感受不真切;②认知历史的形式还不够丰富;③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不足。
(3)第⑥段用具体事例说明了当下以戏谑化方式对待历史的错误态度。第⑧段与前文呼应,并与公祭读本形成对比,强调公祭读本对加强人们对历史认知的重要性。
10.答案:例文:
谁敢,就赢
——著名画家刘翌先生成功之路侧记
提起刘翌,在我们这一带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是我市著名的画家,是有影响力的国画大师。嘿,他是我的爸爸的朋友,也是我家的常客。
每当他与爸爸聚在一起喝茶聊天的时候,我总是静静地坐在一边,听他们谈天说地,也了解了刘翌叔叔的成功之路,心里对他的佩服,那是无法形容呀!
刘翌叔叔早年毕业于师范学院美术系,是一名中学美术教师。他一心扑在教学上,潜心钻研教学业务,也取得了不少成绩。后来,他还考取了中央美术学院的研究生,这一次学习,成了他一生的转折点。
他说,为了考取这所学院,他放弃了很多休闲的时间,甚至有过放弃的想法,很多人也都认为他的画没有特点,劝他安心教书。但刘叔叔没有气馁,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他的办公室也是他的工作室,在教学之余,他一直不断地作画,不断地否定,到处拜师学习。20年前,当时学校条件差,冬天室内温度零下几度,没有取暖设施,他也不在乎;夏天室内不透风,天气闷热,他就光着膀子干。他说:“在我的记忆里,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只有那些色彩、画笔、宣纸与我为伴。我常常趁绘画之余,才能吃一口妻子送来的饭。”功夫不负有心人,刘叔叔终于考进了中央美术学院。这成了他最最幸运的事,也为他后来的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经过一段时间的勤奋绘画,刘叔叔最称手的花鸟虫鱼国画,成了他的绘画着力点。前几天,他在他的画室举办了个人画展,获得大赞!
那次画展,我也去参观了,印象最深的是那幅《夏蝉》:画上是两三棵青绿的白菜和一只蝉儿。笔触细腻,线条精练,连两根蝉须也能看得清楚。整幅画上只有青绿色与淡褐色,与纸张的素雅淡白融为一体,使人不得不想起“蝉鸣兮夕曛,声和兮夏云。白日兮将短,秋意兮已满”几句诗。
刘叔叔的成功,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俗话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确,如果我们不拼搏一番,怎么会成功?如果我们不拼搏一番,怎么会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让我们记住这句话:谁敢勇往直前地拼搏,谁就将赢得未来。
解析:这是一篇关系型的命题作文,题目是“谁敢,就赢”。写作关系型作文时,必须兼顾构成题目的所有要素,清楚要素之间的关系。题目中的“谁敢”可理解为谁敢于拼搏、敢于坚持、敢于抗争、敢于冒险、敢于想象等;“就赢”是前面“敢”的结果,这里的“赢”可以理解为取得胜利、赢得美好的未来等。写作时,围绕着“敢”来选择符合题意的素材,写“赢”的结果,表达积极健康的思想。体裁上,选择自己最能驾驭的体裁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