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细菌》 教学设计
一、内容及其解析
1.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细菌的发现、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细菌的生殖三个方面。教材首先通过列文虎克和巴斯德带领学生慢慢揭开细菌的“面纱”。而后介绍了细菌的形态。通过“观察与思考”,学生在认识了植物细胞的结构基础上,通过对比,进一步认识细菌的结构,再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最后介绍细菌的生殖及适应环境的特点。
2.解析
本节课的核心是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由于细菌个体微小,是肉眼看不到的,对细菌来源的实验设计更是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和分析能力。
二、目标及其解析
1.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了解细菌的发现史;
②描述细菌的形态、结构特征、营养方式及生殖方式;
③说出细菌分布广泛的原因。
(2)能力目标:
尝试绘制细菌结构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认同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进步;
②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重点:细菌的主要特征和细菌的繁殖方式。
难点:细菌的主要特征
2.解析:
细菌的形态结构是本节课的重点。细菌的细胞结构与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是本节课的难点。通过多媒体演示和模型展示给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认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推理能力。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难点是细菌的细胞结构。教师可借助图形,用直观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联系生活,引入新课
问题一:外科医生在给病人做手术的时候,需要对用到的所有器械进行消毒,你们知道外科医生为什么要这样做吗?
学生回答:消灭细菌、病毒等。
追问:能不能举例说一说你们对细菌的认识呢?
生:细菌能使人患病…
问题二:这是细菌对人类有害的一面,那是不是所有的细菌对人类都有害呢?
学生回答:不一定。
教师举例:例如,我们吃的泡菜和酸奶,都是利用细菌制成的…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引出主题。
细菌的发现
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细菌的发现”这部分内容,让学生在阅读与思考的过程中了解细菌是如何被发现的,并知道细菌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问题一:谁发现了细菌?怎样发现的?与什么工具的出现有关系?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回答问题:荷兰人列文虎克利用自己制作的能放大200~300倍的显微镜发现了细菌。细菌的发现与显微镜的出现有关。
问题二:谁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为什么称他为“微生物学之父”?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回答问题:巴斯德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因为他他做了“鹅颈瓶”实验,证明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的细菌产生的。此外,巴斯德还发现了乳酸菌和酵母菌,提出了巴氏消毒法以及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对科学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推测能力和严谨的态度,认同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
细菌的形态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细菌图片,引导学生对细菌进行分类。
问题一:根据细菌外部形态的不同,大致可将细菌分为几类?
根据细菌外部形态的不同,大致可将细菌分为三类:球形的叫作球菌;杆形的叫作杆菌;有些弯曲的或呈螺旋形的叫作螺旋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常见的细菌形态。
(四)细菌的结构
问题一:细菌的基本结构是怎样的?
指导学生观察细菌的结构示意图并试着说出细菌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教师做总结:细菌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是原核生物。
设计意图:了解细菌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五)细菌的营养方式与生殖
教师作介绍:细菌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属于异养型生物。
通过引导学生自行阅读课本,认识细胞的生殖方式。教师借助例题,引导学生理解:细菌的繁殖能力很强,从而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例题:假设你手上有100个细菌,细菌的繁殖速度若按每30分钟繁殖一代计算,在没有洗手或影响细菌生活繁殖的情况下,4小时后你手上的细菌数目是多少?这对你搞好个人卫生习惯有什么启示?
(六)课堂小结
评价设计
1.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细菌存在的是( )
A.罗伯特?虎克
B.巴斯德
C.弗莱明
D.列文虎克
答案:A
设计意图:考查“细菌的发现”。
2.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生物,它是由下列哪几部分组成的( )
A.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B.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C.细胞壁、细胞质和细胞核
D.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未成形的细胞核
答案:D
设计意图:考查“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3.下列对芽孢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各种细菌都会出现芽孢的结构
②芽孢是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一个休眠体
③芽孢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④芽孢是细菌进行生殖的结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B
设计意图:考查细菌的休眠体——芽孢。
4.巴斯德鹅颈瓶实验中,实验变量是( )
A.细菌
B.瓶颈的曲直
C.时间
D.肉汤
答案:A.
设计意图:考查巴斯德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