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重读杜工部,我辈临文长咨嗟
——杜甫诗三首群文阅读教学实践与反思
诗歌是文学之母,诗歌鉴赏是文学鉴赏的最高形式,也是高考阅读中难以理解的题目。诗歌教学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和文学兴趣的媒介之一。传统的教学方式大多是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分享交流,老师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习惯,锻炼学生的读写能力等。这种教学方式可能存在课堂容量小、费时、进度慢等低效情况,往往导致教学生硬,课堂无味,学生阅读能力无法提高等问题。在杜甫诗三首的教学中,我们大胆尝试和运用群文阅读方式教学,把多首诗歌串联在一起,课堂上指导学生阅读学习,让学生在阅读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同时在课堂上把杜甫的多篇诗文进行比较阅读,拓展一些课外相关内容,来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唤醒学生的阅读激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课堂效果较好,学生收获较大。
课文选取的杜甫这三首律诗,都是他后期的作品,写于他寄寓夔州(今重庆奉节)时期。《秋兴八首(其一)》是一首借景抒怀之作,感情强烈。《咏怀古迹其三》是歌咏王昭君出塞之作,沉郁而苍凉。《登高》是诗人抒发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感慨之作。学习这三首诗歌,要善于把握景与情的关系,要善于把诗人的悲欢愤激之情同当时战乱时局联系起来,逐步深入感受诗的意境。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感受和品味诗歌的意境。本课的教学难点在于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使学生受到诗人情感的熏陶,从而引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培养鉴赏习惯。
本课教学的教学设计在引导学生明确意境的准确定义时,先回顾意象的相关知识,明确意境与意象的关系,逐步引导学生进入诗的情境。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棘手问题是作者生活年代与我们今天相距甚远,对作者隐晦的情感的把握不到位。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采取的做法是:①美读诗文,落实背诵。要求学生课前完成三首诗的背诵,甚至背诵杜甫更多的诗歌,这样有助于学生初步了解诗意,以便较快进入对诗作的理解。②旁征博引,提出问题。集中解决四个问题即:诗中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写,这样写的好处。③以练带学,做好引导。联想和想象是填补艺术空白、品赏意境的好办法。教学中要结合杜甫不同时期的诗作进行拓展延伸,强化巩固。
课堂教学设计
一、知人论世——走近诗人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杜甫青少年时因家庭环境优越,因此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他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杜甫人生的四个重要阶段:
(1)年少优游
(公元731年---745年)
漫游吴越、齐赵等地,过了四五年“裘马轻狂”的“快意”生活。《望岳》是这一时期的诗歌杰作,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2)困守长安(公元746年---755年)
客居长安十年,奔走献赋,郁郁不得志,仕途失意,过着贫困的生活。就长安十年的感受和沿途见闻,写成著名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人忧国忧民、忠君、念家、怀才不遇等思想情感,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这一博大浩瀚、沉郁顿挫的宏篇巨制。此诗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反映了人民的苦难,揭露了执政集团的荒淫腐败,是杜甫“史诗”中的第一首长篇作品。
(3)战乱流离(公元756年---758年)
安史之乱第二年(756年),潼关失守,玄宗仓惶西逃。杜甫被唐肃宗授为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759年三月,唐军与安史叛军的邺城(今河南安阳)之战爆发,唐军大败。杜甫从洛阳返回华州的途中,见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和人民忍辱负重参军参战的爱国行为,感慨万千,便奋笔创作了不朽的史诗——“三吏”和“三别”。
(4)蜀中漂泊(公元759年---767年)
759年立秋后,杜甫因对污浊的时政痛心疾首,而放弃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
也称“浣花草堂”。后被严武荐为节都,全家寄居在四川奉节县。
期间,诗人创作达到了高潮。其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等大量名作。其中最为著名的诗句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而《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更是千古绝唱。
二、诵读诗歌——走进文本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创作背景:
《秋兴八首》是唐大历元年(公元766年)秋杜甫在夔州时所作的一组七言律诗,因秋而感发诗兴,故曰“秋兴”。诗人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在非常寂寞抑郁的心境下创作了这组诗。本诗是其中的第一首。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创作背景:
公元766年(唐代宗大历元年)作者从夔州出三峡,到江陵,先后游历了宋玉宅、庾信古居、昭君村、永安宫、先主庙、武侯祠等古迹,对于古代的才士、国色、英雄、名相,深表崇敬,写下了《咏怀古迹五首》,以抒情怀。本首诗是组诗中的第三首。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秋天,杜甫时在夔州。这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在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待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如不是当地都督的照顾,他也不可能在此一住就是三个年头。而就在这三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体也非常不好。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
三、以意逆志——文本探究
活动一:
????美读诗文??古语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诗歌重在品味和感受,让有声朗读贯穿整个教学活动过程。(学生以各种方式完成诵读,比如:朗读、唱读、戏曲读等)
活动二:
问题探究??仔细阅读这三首诗歌,请找出诗歌中的意象并用准确的语言概括每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学生分组讨论,提炼总结,展示共享)
活动三:
拓展延伸??结合杜甫作品及时代背景,思考:杜甫为何被称为“诗圣”?阅读杜甫诗歌有怎样的心理感受?(学生结合相关资料和诗作,总结概括,适时追问)
四、深度挖掘——类文共赏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创作背景: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鄜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768年,诗人离开重庆来到岳阳,登上向往已久的岳阳楼。此时诗人距生命结束仅有两年,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凭轩远眺,面多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感慨万千。
问题:杜甫“登高”诗中都表达了哪些悲伤之情?请简要评价杜甫其人。(学生分组讨论,提炼总结,展示共享)
教学反思:
通过对杜甫诗三首群文阅读教学实践,我们认识到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进一步转变观念,加大学生的阅读量,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整体发展,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性,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让学生在阅读中不断“积累”,不断“收获”。
总之,在实践中,我们既是探索者,也是经验总结者。相信经过我们不断的探索、实践、完善,我们定会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用阅读滋养学生的人生,让群文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得以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