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508026035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它不仅与周围的环境之间发生物质交换,而且与周围的其他细胞之间也要发生物质交换。因此这一节内容的学习就显得非常重要,它不仅与第二章中质膜的结构和功能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是学好其他章节有关内容的基础。
-77470274955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简述扩散的特点。
2.阐明渗透的概念及原理。
3.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的现象并概述原理。
4.概述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的概念;区别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两种不同的方式。
5.概述胞吞和胞吐两种方式。
【过程与方法目标】
初步学会探索细胞吸水原理的科学方法,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63540005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渗透作用的原理。
【教学难点】
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的区别。
444573660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课件及、模型及挂图
2、学生准备:教材。
762092710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活细胞不停地进行新陈代谢活动,就必须不断地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而物质交换必须通过细胞的“门户”——质膜来完成,第二章中我们已经学习过质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它具有调控物质出入细胞的功能,不同的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是不同的,下面我们将介绍物质出入细胞的几种重要方式。
学生:聆听。
【讲授新课】
一、扩散
教师:如果把一些糖放入一杯水中,不需搅拌,几小时后,这杯水都会怎样?
学生:思考回答,变甜。
教师:那么,为什么会有刚才那些现象呢?
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是因为扩散。
教师:组成液体和气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随机运动,溶于液体中的溶剂分子和离子也在随机运动,整杯水之所以会变甜,是糖分子在水中不断运动的结果,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扩散。
教师:书本上有硫酸铜在水中扩散的图例,请大家阅读,看看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学生:观察分析讨论,表达得出的结论。
教师:修正归纳1.数日后蓝色会扩散到全部溶液,可知硫酸铜分子在烧杯中已均匀分布。
2.扩散到全部溶液需要数日证明扩散非常缓慢。3.扩散是分子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动的现象。
二、渗透
教师:水往往是溶剂,那么水分子又是按什么方向通过膜扩散的呢?书本上用图例形象的说明了细胞处于稳定状态,以及吸水和失水的过程,请大家根据图解释这三个过程。
学生:阅读思考讨论并个别回答
教师:水分子是从其分子数相对多处向相对较少处扩散。
教师:课件展示水分子穿过质膜的渗透作用。
教师:讲述细胞通过渗透作用会吸水或失水,红细胞在水中会因渗透吸水而涨破,植物细胞也会因吸水而膨胀;在盐溶液中,红细胞会因为渗透作用失水而导致原生质体收缩,植物细胞也会发生质壁分离的现象。
教师:而什么是质壁分离呢?它是由什么引起的呢?下面让我们先通过实验来观察质壁分离现象。
学生:实验操作。
三、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
教师:观察细胞有什么变化?
学生:观察并表述,紫色的部分与细胞壁分开,变小了。
教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如果是动物细胞放在这样的蔗糖溶液中也会失水,它会质壁分离吗?为什么?
学生:思考表达,理解外界浓度高,水分子向外渗透,细胞失水,原生质缩小。不会。因为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
教师:归纳原因:①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②细胞壁的伸缩性>原生质伸缩性
教师:大家已经了解了什么是质壁分离,请解释一下,质壁分离的“质”和“壁”分别表示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质表示原生质,壁表示细胞壁。
教师:现在请大家继续刚才的实验。从盖玻片一侧滴水,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重复几次后,观察现象。
学生:继续实验,观察现象并表述。
教师:这种现象我们称为质壁分离复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
学生:思考分析回答:①外界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②细胞壁的伸缩性大于原生质的伸缩性。
教师:今天我们了解了扩散和渗透作用,并了解了植物是怎样通过渗透作用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的。课后请大家设计一个实验以表皮细胞为实验材料,探究其细胞液的浓度。
三、被动转运
教师:什么是扩散?什么是渗透?扩散和渗透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学生:讨论后回答。
学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归纳出被动转运的概念:“物质由浓度较高的一侧转运到浓度较低的一侧叫被动转运”,这种转运不需要消耗能量。
教师:展示教材中“被动转运示意图”分析这种运输物质的特点。
学生:讨论后回答,需细胞膜上载体蛋白协助,物质由浓度较高的一侧转运到浓度较低的一侧。
教师:这种扩散叫做易化扩散,需细胞膜上载体蛋白协助,不需细胞膜上载体蛋白协助的扩散,叫自由扩散。
四、主动转运
教师:有时物质也可以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转运。展示教材中“主动转运的示意图”这种方式也是被动转运吗?它与被动转运有何区别?。
学生:观察并分析回答,这种转运不是被动转运,因为它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转运,需要载体和消耗能量的。
教师:总结讲述,由于生命活动所需,细胞往往要把离子或分子从低浓度处运到高浓度处,如植物的根从周围的土壤溶液中吸收矿质元素离子,土壤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往往低于根细胞中的浓度,这类逆浓度梯度的转运称为主动转运。主动转运需要载体蛋白质的协助,也需要能量。
教师: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两种不同的方式有何区别呢?
学生:讨论完成下列表格。
方式
比较
被动转运
主动转运
扩散
渗透
运输方向
高浓度→低浓度
低浓度→高浓度
是否需要能量
不需要
需要
是否需要载体
不需要(易化扩散需要)
需要
举例
O2、CO2等的跨膜运输
水分子的跨膜运输
植物根细胞从土壤中吸收矿质元素离子
教师:展示教材中“胞吞或胞吐的示意图”,讲述,进出细胞的物质并不一定都通过质膜,有时一些不能通过质膜的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胞吞或胞吐的方式进出细胞。
教师:物质通过胞吞或胞吐方式进出细胞,有没有通过质膜?
学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胞吞就是一部分质膜将物质包裹起来,然后这部分质膜与整个质膜脱离,把这一部分物质运送到细胞内部。胞吐就是同样的方式将物质从细胞内运送到细胞外。被胞吞或胞吐的物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那么根据你已有的知识能否举些实例来说明胞吞和胞吐?
【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细胞要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必须从周围环境获得养分、氧和其它物质,同时向周围的环境排出各种代谢产物。不同的物质进出质膜的方式是各不相同的,离子和小分子可以是被动转运中的扩散或者是渗透,也可以是主动转运,大分子物质一般是不能通过质膜的,这些物质分子进出细胞则是胞吞或是胞吐的方式。由此可见质膜在调控物质出入细胞过程中是具有重要作用的。
-20955154940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