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唐诗五首·《使至塞上》(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3.唐诗五首·《使至塞上》(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1-05 19:12: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使至塞上
目录
一、作者了解
二、制作背景
三、作品原文
四、作品鉴赏
五、课后了解
一、作者了解
王维(701-761),字摩诘,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少有才名。开元九年(721)中进士,任太乐丞,后因事受牵累被贬到济州(今山乐长青县)作司库参军。
王维 是个多才多艺并有较高艺术修养的作家,他能诗能画,精通音乐,首创破墨山水画,成一派之宗。受音乐、书法、绘画的影响,他的诗歌呈现丰富多彩的艺术特色,具有词句秀冶,意境清新,格调高雅,音韵婉转,情景交融的特点。尤其是避世隐居时的诗歌,多以山水田园景色寄托孤寂闲适的情怀。这一类诗以感受敏锐,体物细微,诗“中有事画”见长,对后世影响深远。宋朝苏轼曾称赞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一、作者了解
一、作者了解
出仕后,王维利用官僚生活的空余时间,在京城的南蓝田山麓修建了一所别墅,以修养身心。该别墅原为初唐诗人宋之问所有,那是一座很宽阔的去处,有山有湖,有树林也有溪谷,其间散布着若干馆舍。王维与他的知心好友度着悠闲自在的生活,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
至德元载(756)年,长安被叛军攻陷,王维被捕后被遑出任伪职。战乱平息后,王维被下狱,交付有司审讯。按理投效叛军当斩,但因他被俘时曾作《凝碧池》抒发亡国之痛和思念朝廷之情,又因其弟刑部侍郎王缙平反有功请肖削藉为兄赎罪,王维才得宽宥,降为太子中允,后兼迁中书舍人,官终尚书右丞。
一、作者了解
上元二年(761),王维逝世,临终里, 他仍作书向亲友辞别,完成后便安然离世。
王维早年有过积极的政治抱负,然望能作出一番大事业,后值政局变化无常而逐渐消沉下来,吃斋念佛。四十多岁的时候,他特地在长安东南的蓝田县辋川营造了别墅和在终南山上,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这首诗是他隐居生活中的一个篇章,主要内容是“言志”,写诗人远离尘俗,继续隐居的愿望。
二、制作背景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吐番发兵攻打唐属小国小勃律(在今克什米尔北)。737年春,可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番军。王维奉使出塞宣慰。本篇即写出塞时沿途景色,察访军情。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迁。这道诗作于赴边途中。
三、作品原文
王维
使至塞上
——五言律诗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三、作品原文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注释
“单车”两句:一作“衔命辞天阙,单车欲问边”。单车:一辆车,车辆少,这里形容轻车简从。
问边:到边塞去察看,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
属国:有几中解释:一指少数民族附属于汉族朝廷而存其国号者。汉、唐两朝均有一些属国。二指官名,秦汉时有一种官职名为典属国,苏武归汉后即授典属国官职。唐人有时以“属国”代称出使边陲的使臣。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注释
征蓬:随风飘飞的蓬划,此处为诗人自喻。
归雁:雁是候鸟,春天北飞,秋天南行,这里指大雁北飞。
胡天:春人的领空。这里是指唐军占领的北方地方。
三、作品原文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注释
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
孤烟:赵殿成注有二解:一云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散”。二云塞外多旋风,“袅烟沙而直上”。据后人有到甘肃、新疆实地考察者证实,确有旋风如“孤烟直上”。又:孤烟也可能是唐代边防使用的平安火。《通典》卷二一八云:“及暮,平安火不至。”胡三省注:“《六典》:唐镇戍烽候所至,大率相去三十里,每日初夜,放烟一炬,谓之平安火。”
三、作品原文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注释
萧关:古关名,又名陇山关,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候骑:负责侦察、通讯的骑兵。王维出使河西并不经过萧关,此处大概是用何逊诗“候骑出萧关,追兵赴马邑”之意,非实写。
都护:唐朝在西北边疆置安西、安北等六大都护府,其长官称都护,每府派大都护一人,副都护二人,负责辖区一切事务。这里指前敌统帅。
三、作品原文
三、作品鉴赏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六。下面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专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原首者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张燕瑾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使至塞上》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现了诗人对不畏艰苦,以身许国的守边战士的爱国精神的赞美;此诗叙事精练简洁,画面奇丽壮美。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三、作品鉴赏
“单车欲问边”轻车前往,向哪里去呢——“属国过居延”,居延在今甘肃张掖县西北,远在西北边塞。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三、作品鉴赏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翮北习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然后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刻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三、作品鉴赏
最后两句写到达边塞:“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
三、作品鉴赏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
三、作品鉴赏
全诗善于捕捉典型景物精心刻画,叙事精练简洁,画面奇丽壮美,达到了精心锤练与自然质朴的交融统一。后人称王维“诗中有画”,于此诗可见一斑。
三、课后了解
《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王维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首联两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颔联两句包含多重意蕴,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颈联两句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尾联两句虚写战争已取得胜利,流露出对都护的赞叹。
三、课后了解
此诗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莫、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
三、课后了解
★ 熟练的背诵这首诗歌。
★《使至塞上》一诗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的两
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至塞上》一诗描绘塞外荒漠的壮美风光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后了解
本课小结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叙事
抒情
内心抑郁
绘景
塞外风光
叙事
战事繁忙
情由事发
景由事终
出使边塞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