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语文八上第六单元检测卷(二)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6分)
①角声满天秋色里,
。
(李贺《雁门太守行》)
②
,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③风休住,
!
(李清照《渔家傲》)
④
,去年天气旧亭台。
(晏殊《浣溪沙》)
⑤无风水面琉璃滑,
。
(欧阳修《采桑子》)
⑥中原乱,簪缨散,
?
(朱敦儒《相见欢》)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4分)
①杜甫在《春望》一诗中写国都沦陷,山河依旧,春天来临却杂草丛生的诗句是:
,
。
②陶渊明《饮酒(其五)》中,揭示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很有理想的生活现象的句子是:
?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
类似的诗词大会其实一直是许多卫视颇有人气的传统节目。当然还有《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异曲同工的设计,播出时都曾引起不小的hong动。由此想起很久之前,也是一个春节,在北京音乐厅举行过的“中国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也曾连演数日坐无虚席。工整优美的律绝,荡气回肠的词曲,千百年来传唱不衰,不但丰富完善了汉语的表达能力,而且创造出一个独特的价值和审美世界,成为我们共同的文化基因。读着一首首古诗就如同在与历史上最有表达力、最富情怀的中国人对话,你不可能不在气质上、人格上受到感染。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3分)
hōnɡ(
)动
颇有(
)
律绝(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2分)
(3)“工”在《新华字典》中,主要有下面几个义项。文中“异曲同工”的“工”意思应为(
)(2分)
A.个人不占有生产资料,依靠工资收入为生的劳动者
B.善于,长于
C.技术和技术修养
D.细致,精巧
(4)把画线句子改写成一个反问句。(2分)
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
(1)《红星照耀中国》中“总司令被逮捕这一惊人事件把中国历史引导到了新的方向”这句话中的“总司令”是指
,“这一惊人事件”是指
。(2分)
(2)《昆虫记》用试验证明了能直接辨认方向回家的昆虫是(
),能凭着对沿途景物的记忆找到回家的路的昆虫是(
)(2分)
A.蚂蚁
B.蝴蝶
C.蜜蜂
D象鼻虫
4.学校组织八年级同学开展“探寻身边的文化遗产”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12分)
(1)下面是一则关于非遗活动的新闻,请你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20字以内)(3分)
4月6日,无为县文广新局联合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邀请无为省级非遗项目无为剔墨纱灯传承人朱晓钟在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举行了“非遗进校园”公益活动。活动由纱灯展览、历史讲解、制作演示三部分组成。同学们热情高涨,积极地与项目传承人交流学艺,并现场参与了纱灯的组装和制作。
(2)本次活动还在校园中开设专栏,其中需要进行“文化遗产”知识普及。请你就下图的内容和含义给“中国文化遗产”的标识作简要说明。(5分)
【链接资料】图案原型是“四鸟绕日”。“四鸟绕日”
金饰,2001年出土于四川成都金沙遗址,画面是四
只神鸟围绕着太阳飞行,专家也将其命名为“太阳
神鸟”。
(3)下面是一位同学的关于“芜湖铁画”的资料卡片,其中有不妥之处,请加以修改。(4分)
遗产名称
芜湖铁画锻制技艺
遗产类别
非物质文化遗产
所在地
中国芜湖
遗产概述
铁画,也称“铁花”,安徽芜湖特产,①为独具中国风格的工艺品。②它提取了我国传统国画的构图法,将民间剪纸、雕刻、镶嵌等各种艺术的技法融为一体,以低碳钢作原料,“以铁代墨,以锤代笔”,千锤百炼,锻制而成…
第①句表达不严谨,应改为:
。(2分)
第②句用词不当,“
”应改为“
”。(2分)
二、阅读(55分)
(一)(18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百里奚举于市
举:
(2)必先苦其心志
其:
(3)曾益其所不能
曾:
(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喻:
(5)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出:
6.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人恒过,然后能改。
7.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分别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6分)
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分)
(二)(18分)
愚公移山
《列子》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9.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惩山北之塞苦于
惩:
(2)杂然相许赞同
许:
(3)且焉置土石哪里
焉:
(4)叩石垦壤敲打
叩:
(5)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箕畚装土石
箕畚: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2)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11.愚公移山的原因是“
”,移山的目的是“
”。(用原文回答)(4分)
12.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愚公的“移山”行为?(5分)
(三)(19分)
【甲】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节选自《周亚夫军细柳》)
【乙】周勃,沛人。高祖为沛公初起,从入汉中,拜为将军。食绛八千二百八十户,号绛侯。文帝即立,以勃为右丞相。居十余月,乃谢请归相印。岁余,陈丞相平卒,上复用勃为相。十余月,上曰:“前日吾诏列侯就国,或颇未能行,丞相朕所重,其为朕率列侯之国。”乃免相就国。岁余,每河东守尉行县至绛,绛侯勃自畏恐诛,常被甲,令家人持兵以见。其后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逮捕勃治之。文帝朝,太后以冒絮①提文帝,曰:“绛侯绾皇帝玺,将兵于北军,不以此时反,今居一小县,顾欲反邪!”文帝既见勃狱辞②,乃谢曰:“吏方验而出之。”于是使使持节赦勃,复爵邑。孝文十一年薨,谥曰武侯。
(节选自《绛侯周勃世家》)
【注释】①冒絮:头巾。②狱辞:案件的供词。
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5分)
(1)请以军礼见用
以:
(2)其将固可袭而虏也必,一定
固:
(3)从入汉中跟随,跟从
从:
(4)居十余月经过
居:
(5)或颇未能行有的人
或: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2)不以此时反,今居一小县,顾欲反邪!
15.从文中看,周勃、周亚夫父子二人的共同特点是
;文帝在对待父子两人的态度中的共同点是
。(4分)
16.这两个故事在学习上对我们有何帮助?(6分)
三、写作(55分)
17.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我们仰慕古圣先贤,追寻他们的济世情怀;我们崇拜英雄伟人,追寻他们的成长历程;我们感恩父母师友,追寻他们的感人一幕……生活中,这些人的优秀品质影响并帮助着我们。请你讲述这样的故事,表达自己的看法,抒发自己的情感。
请以“追寻”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1)自定立意,写出你的经历、感悟、认识。(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4)不要套作,不得抄袭。(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1)①塞上燕脂凝夜紫
②东风不与周郎便
③莲舟吹取三山去!
④一曲新词酒一杯
⑤不觉船移。
⑥几时收?
(2)①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②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2.(1)轰
pō
lǜ
(2)坐无虚席;座无虚席
(3)D
(4)示例:你怎能不在气质上、人格上受到感染呢?
3.(1)蒋介石,西安事变(2)C;A
4.(1)示例:无为非遗之花绽放在大学校园
(2)①“中国文化遗产”的标识采用圆形构图,中间是四只神鸟绕着太阳飞行的图案,周围辅以中英文的文字标志;②四乌绕日”图案来源于考古发现,象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表现了中华民族追求光明、和谐包容的精神风貌。
(3)第①句表达不严谨,应改为:为中国独具风格的工艺品。(2分)
第②句用词不当,“提取”应改为“吸取”。(2分)
5.(1)举:被选拔,被任用
(2)其:他,他的
(3)曾:同“增”增加
(4)喻:了解,明白
(5)出:在国外
6.(1)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予这样的人。
(2)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
7.客观因素:艰苦环境的磨炼。主观因素:思想斗争的折磨。
8.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9.(1)苦于
(2)赞统
(3)哪里
(4)敲打
(5)用箕畚装土石
10.(1)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2)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担心挖不平吗?
1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迁也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12.示例:愚公移山体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这种精神可以鼓励人们战胜困难,因此愚公精神永远不过时,有价值,有意义。
13.(1)用
(2)必,一定
(3)跟随,跟从
(4)经过
(5)有的人
14.(1)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皇上的车队长驱直入,将军及其属下骑马迎送。
(2)(他)不在这时造反,如今住在一个小小的县里,反倒要造反吗?
15.忠心耿耿;知错能改
16.示例:①学习要全神贯注,脚踏实地;②学习上要严明纪律心有敬畏;③学习上要勇于知错就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