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第1章综合《人口的变化》课件+单元测试(新人教版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第1章综合《人口的变化》课件+单元测试(新人教版必修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1-11-24 18:59:47

文档简介

人口的变化 单元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读下面的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示意图,回答1-3题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现阶段我国人口再生产属于下列哪种情况
A.(1)→(2)  B.(2)→(3)  
C.(3)→(4)  D.(4)→(5)
2.下列国家中,人口再生产类型处于图中(2)阶段的是
A.尼日利亚     B.韩国    C.古巴   D.澳大利亚
3.图中表现有老龄化趋向的阶段是
A.(1)    B.(2)   C.(4)   D.(5)
4.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科技发展水平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所以发达国家的环境人口容量大
B.我国人口承载量最高为16亿左右,所以目前我国的耕地和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较高
C.不论是以悲观或乐观的观点来评估我国环境人口容量,人口与环境矛盾都十分突出
D.随科技发展和消费水平的不断变化,环境人口容量不能定量地评估,只能定性说明
5.改革开放后,中国大批学生到欧美留学和大量民工涌向我国东南沿海大城市,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A.都是政策性移民,具有自发的性质。
B.交通和通信的发展是最重要的拉力因素
C.地区自然条件相差很大,环境质量不同是决定性因素
D.都是追求自身职业更好的发展,谋求更高的生活水平
6.英国阿伯丁、我国大庆等城市的兴起,引起大量人口迁入,其影响因素主要是21世纪教育网
A.气候条件适宜       B.政治中心的改变  
C.经济发展较慢       D.矿产资源的开发
7.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
A.由农村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B.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C.由城市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D.由城市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8.对于人口迁移所造成的影响,错误的是
A.在迁入地,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
B.在迁出地,有利于加强当地与外界的各种联系
C.在迁入地,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产生一定环境问题
D.在迁入地,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
9.“安史之乱”引发的人口迁移,使我国人口分布的中心首次
A.由黄河流域移到了珠江流域  B.由长江流域移到了珠江流域  
C.由黄河流域移到了长江流域  D.由长江流域移到了黄河流域
10.环境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主要是通过
A.影响生育率和死亡率来实现的
B.影响生育政策、文化和宗教等社会环境来实现的
C.自然环境因素对生育率的作用来实现的
D.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婚姻制度等社会环境来实现的
11.80年代,促使我国人口大量流动的根本原因是
A.大量农村劳动力闲置
B.1984年,国家放宽对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等政策
C.城乡和地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
D.城市生活水平高,有较好的学习、医疗条件[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2.2001年11月实施的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经转变为现代型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A.黔、鲁、京、浙、苏 B.豫、新、京、浙、苏
C.渝、琼、京、津、沪 D.沪、京、津、浙、苏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环境污染是造成人口死亡率上升的重要因素之一
B.自然环境因素对死亡率影响较为明显的是地形、气候、水文
C.社会经济因素对死亡率影响较为明显的是经济、政治、受教育水平、医疗条件
D.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人类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不断加深和扩大21世纪教育网
14.目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和首要问题是21世纪教育网
A.环境问题 B.粮食问题 C.资源问题 D.人口问题
15.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引起的移民
A.多为短期流动人口 B.是国家有计划、有组织安排的
C.以人口自发迁移为主 D.对迁入地的建设发展不利

二.综合题
16.下图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E所反映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B国的人口问题,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四国中,与E国人口问题一样突出的是:
A.印度 B.埃塞俄比亚 C.法国 D.俄罗斯
17.读“80年代下半期我国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21世纪教育网
(1)从图中可以年看出,人口迁入数量比较的地区是 、 和 。这三个地区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
(2)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
(3)四川省人口大量外迁对当地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
18.读“未来人口、资源、环境”关系图,回答:

(1)目前三者发展的趋势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 ____。
(2)在三条曲线的相互关系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哪一条?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解决人类与环境矛盾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下图是我国沙漠、沙地的分布,以及内蒙古某县20世纪的人口增长与荒漠化发展资料,请完成下列要求:

(1)我国的沙漠主要分布在新疆和 两省区,在 季最容易发生扬尘、扬沙乃至沙尘暴。21世纪教育网
(2)30年代末到80年代末该县的人口、耕地和荒漠化土地面积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之间有什么联系?

21世纪教育网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21世纪教育网
答案 C A D D D D B A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D B D B          
16.(1)人口老龄化;(2)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3)C。
17.(1)京津唐;沪宁杭;珠三角;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收入高,医疗、教育、居住条件好;(2)矿产资源丰富;(3)加强与外界社会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等的联系,缓解人地矛盾。
18.(1)人口增加、资源减少、环境恶化;(2)人口曲线;人口增多导致对资源消耗量增加排出的废弃物增多,从而导致环境恶化。(3)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参加国际协作。
19.(1)内蒙古;春(或冬春)。(2)人口不断增长、耕地面积和荒漠化土地面积都在扩大;由于人口增长对粮食等的需求,导致干旱区的草原被开垦,造成土地的荒漠化。(共16张PPT)
(高考天津文综卷)读某发达国家四城市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示意图,回答(1)~(2)题。
(1)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受人口迁移影响明显的一组城市是 (  )
A.abc       B.acd
C.abd D.bcd
(2)据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判断,文化教育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的是 (  )
A.a B.b
C.c D.d
【思路导引】 a图显示老年人口较多,劳动力不足,往往迁出人口较多;b图20岁左右青年人口、d图30~50岁中年男性人口的构成比重明显增加,应是外来人口的迁入造成的。
(2)b图20岁左右的青年人口比重突然较高,且男女比例大体一样,应该是该年龄段的大学生到该市求学而致。
【答案】 (1)C (2)B
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及应用
人口金字塔又称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是直观地表示人口性别和年龄结构的横列式条形图,便于说明和分析人口现状、类型和未来发展趋势。其画法是将各年龄男子与女子人数(或百分比)按“男左女右”分别在纵轴左右画成并列的横条形,按年龄顺序“下小上老”排列。
下图是三种类型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的示意图与实际图。
由图可以看出,第一种是扩张型,下宽上窄,呈真正的金字塔形。这种类型表明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大,而老年人口比重小,是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都长期较高的结果。这种类型的人口主要是育龄人群比重高,如果不降低生育水平,它未来的人口再生产趋势就是迅速增长,不断扩张。第二种是静止型,各年龄组人口的比重大致均衡,像一个清真寺的顶部塔形。这种类型的出生率与死亡率差不多,它未来的人口再生产趋势是稳定的零左右的增长。
如果出生率进一步下降,就会过渡到第三种类型。第三种是收缩型,底部收缩,上部变宽。这种类型表明少年儿童比重缩小,老年人口比重增大,是出生率长期下降的结果。这种类型的人口问题主要是育龄人群比重低,如果生育水平不变,它未来的人口再生产趋势将呈负增长,人口缩减。
(2011年临沂模拟)下面甲、乙两图分别是某市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的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金字塔示意图,该市的平均期望寿命已提高到78岁。读图完成(1)~(2)题。
(1)甲图反映的该城市人口增长模式是(  )
A.“高—高—低”模式
B.“高—低—高”模式
C.“高—高—高”模式
D.“低—低—低”模式
【解析】 该地从图中看,出生率低,死亡率也较低,自然增长率低。
【答案】 D
(2)与流动人口相比,户籍人口 (  )
A.劳动力数量较少
B.劳动力比重较大
C.性别构成较合理
D.年龄构成较轻
【解析】 由图乙可知流动人口以青壮年女性人口居多,男女性别比例失调,由图甲可知户籍人口男女性别比相差不大。
【答案】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