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0 
泡菜的腌制和 
亚硝酸盐的测定 
亚硝酸盐与人体血液作用,形成高铁血红蛋白,从而使血液失去携氧功能,使人缺氧中毒,轻者头昏、心悸、呕吐、口唇青紫,重者神志不清、抽搐、呼吸急促,抢救不及时可危及生命。不仅如此,亚硝酸盐在人体内与仲胺类作用形成亚硝胺类,它在人体内达到一定剂量时是致癌、致畸,甚至会致死,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1.说出泡菜腌制原理,尝试制作泡菜;? 
2.尝试用光电比色法测定亚硝酸盐的含量 
3.讨论与此相关的食品安全问题。? 
学习任务 
泡菜制作原理 
在无氧条件下,微生物利用菜中的糖和其他营养物质发酵,发酵产物有有机酸和醇类物质等,也有亚硝酸盐。 
2.泡菜坛 
设备及用品 
1.菜刀及菜板 
凹槽 
泡菜坛凹槽的作用是什么? 
亚硝酸盐的定量测定 
亚硝酸盐的测定原理 
 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这一产物再与N-1-萘基乙二胺偶联,形成紫红色产物,可用光电比色法定量。 
酸化→重氮化→显色→比色 
光电比色法原理 
以生成有色化合物的显色反应为基础,通过比较或测量有色物质溶液颜色深度来确定待测组分含量的方法。 
步骤 
(1)样品处理: 
称取样品→匀浆→过滤→澄清→加热过滤→定容 
澄清:用硫酸锌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的氢氧化锌,在pH=8的条件下,能够使泡菜匀浆中的蛋白质等物质沉淀下来, 并能起到吸附脱色的作用,再通过过滤就能得到澄清的滤液,便于比色。 
阅读课本,思考如何使蛋白质沉淀下来? 
(2)测定: 
取样→酸化→重氮化→显色→定容→混匀静置→比色 
步骤 
测出样品的光密度值,如何换算成亚硝酸盐的质量? 
{073A0DAA-6AF3-43AB-8588-CEC1D06C72B9}添加试剂步骤 
剂量 
处理样品 
10ml 
氯化铵缓冲液 
4.5ml 
60%乙酸溶液 
2.5ml 
显色剂 
5.0ml 
定容至25ml,混匀,暗处静置25min,在550nm处测定光密度值(水作为空白对照) 
(3)标准曲线: 
标准溶液体积(ml) 
0 
0.5 
1.0 
3.0 
5.0 
待测液 
10ml 
 亚硝酸钠 
 质量(μg) 
0 
2.5 
5.0 
15.0 
25.0 
光密度值(OD值) 
亚硝酸钠质量 
(μg) 
光密度值 
(OD值) 
O 
2.5 
5 
15 
25 
m2 
m2 
步骤 
(每毫升标准液含有5.0ug亚硝酸钠) 
(4)计算: 
X1= 
m2×V1 
m1×V2 
(mg/kg) 
步骤 
请问此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是否超标? 
(注:食入0.3~0.5克的亚硝酸盐即可引起中毒,3克导致死亡)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品名 
限量标准mg/kg 
品名 
限量标准mg/kg 
食盐、牛乳粉 
≤2 
香肠、腌菜、广式腊肉 
≤20 
鲜肉类、鲜鱼类、粮食 
≤3 
肉制品、火腿肠、灌肠类 
≤30 
蔬菜 
≤4 
其他肉类罐头、其他腌制罐头 
≤50 
婴儿配方乳粉、鲜蛋类 
≤5 
西式蒸煮、烟熏火腿及罐头、 
≤70 
部分食品中亚硝酸盐的限量标准(以NaNO2计) 
 腌制前6天内,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就可达到最高峰。而第9天后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开始明显下降。由于泡菜开始腌制时,坛内环境有利于某些细菌的繁殖(包括一些硝酸盐还原菌),这些细菌可以促进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但随着腌制时间的延长,乳酸细菌也大量繁殖,对硝酸盐还原菌产生一定的抑制,使其生长繁殖受到影响,造成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又有所下降。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思考:影响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的因素有哪些? 
如腌制时间、盐水浓度、杂菌的污染等。 
实验的启示 
从本实验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请畅所欲言! 
课后任务:完成实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