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的位置、形态和功能。
2.分析小肠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难点)
3.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重点)
1.生命观念:分析小肠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科学思维:归纳概括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3.科学探究: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生活小思考】
据统计,一个人一生要吃掉4头牛,15头猪,21只羊,1
200只鸡,13
000个鸡蛋,5
000多个苹果,10
000
多个胡萝卜……一生总共吃下约50吨食物。
那么,这些食物成分是如何被人体消化吸收的呢?
知识点一 消化系统的组成(教材P8~P9)?
1.消化系统的组成及作用:
(1)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2)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3)消化腺分为两类,一类是位于消化道外的大消化腺,如唾液腺、肝脏、胰腺;另一类是位于消化道壁内的小腺体,如胃腺、肠腺等。
2.深入思考:
(1)所有的营养物质都必须经过消化才能被吸收吗?试举例说明。
提示:不是。脂肪、淀粉和蛋白质都是大分子的物质,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水、无机盐、维生素是小分子的物质,不需要消化就可以被人体直接吸收利用。
(2)所有的消化液都含有消化酶吗?试举例说明。
提示:不是。唾液中含有初步消化淀粉的唾液淀粉酶,胃液中含有消化蛋白质的胃蛋白酶,胰液、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有乳化作用。
知识点二 食物的消化(教材P9~P13)?
1.消化的概念:食物在消化道里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2.消化类型:物理性消化、化学性消化。
3.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1)提出问题:为什么馒头在口腔内与唾液充分混合后就有了甜味?
(2)作出假设: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3)制订并实施计划。
①切馒头:取新鲜的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2块,分别用小刀细细地切碎。
②取唾液:用清水漱口,将舌尖抵在下颌门齿的内下方,并做咀嚼动作。约3分钟后,将烧杯靠在下唇边缘,使唾液沿着下唇流入烧杯中。
③取2支相同的洁净试管,分别编号为1、2号,然后做如下处理。
然后将这两支试管一起放入37
℃的温水中5~10分钟。
④取出2支试管,分别滴加2滴碘液并摇匀,仔细观察试管中颜色的变化。
(4)分析实验现象:1号试管内滴入碘液后不变蓝,
2号试管内滴入碘液后变蓝。
(5)得出结论: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4.实验变式拓展:
(1)假如同学们再进一步探究温度对消化的影响,则可增加3号试管,3号试管的条件处理应与1号试管相同,但应该放在低温或高温环境中。
(2)新增加的3号试管与2号试管能否形成对照?为什么?
提示:不能形成对照,变量不唯一。
5.深入思考:
(1)实验中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37
℃左右?如何控制?
提示:37
℃接近人体的体温,在这个温度下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高,实验效果最明显。最好采用恒温加热箱或边加热边添加水的方法控制。
(2)实验过程中1号、2号试管如果都变为蓝色,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唾液量不足、水浴时间太短、馒头碎屑量太多、振荡不充分等原因导致淀粉没有完全被消化。
6.消化的过程:
(1)消化器官:口腔、胃、小肠。
(2)过程: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脂肪脂肪微粒甘油+脂肪酸
蛋白质氨基酸
【活学巧记】
糖类、蛋白质、脂肪开始消化的部位分别是口腔、胃、小肠。消化的主要器官是小肠。
【名师在线】
物理性消化与化学性消化
物理性消化是指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胃肠的蠕动、胆汁的乳化作用等,食物只是形态发生变化,成分不变。化学性消化有消化酶的参与,食物的成分发生了变化。
知识点三 营养物质的吸收(教材P13~P14)?
1.吸收的概念: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2.消化道各段的吸收能力:
(1)胃:少量的水、无机盐等。
(2)小肠:水、无机盐、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
(3)大肠:少量的水、无机盐、部分维生素等。
3.请写出【生活小思考】问题的答案。
提示:(1)食物中的小分子物质,例如水、无机盐、维生素等,进入人体消化道后,不需要消化直接被人体吸收;(2)大分子物质则在人体消化道中被分解为小分子物质后被吸收。
【活学巧记】
口腔只消化不吸收,大肠只吸收不消化,小肠、胃既吸收也消化。
【名师在线】
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的结构特点
【典例剖析】
【典题例证】
(2020·青岛学业考)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部分器官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分泌的胆汁能使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
B.②是大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C.③分泌的消化液能将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
D.④是胰腺,分泌的胰液中只含消化糖类的酶
【变式训练】(2020·贺州质检)小乐晚餐吃了米饭、肥猪肉和鸡蛋,这三种食物的主要成分在他消化道内被化学性消化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
A.米饭、肥猪肉、鸡蛋
B.肥猪肉、米饭、鸡蛋
C.米饭、鸡蛋、肥猪肉
D.鸡蛋、肥猪肉、米饭
【分级诊断】
A组
基础对点练
1.下列腺体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消化酶种类最多的一组是
( )
A.肠腺和肝脏
B.胃腺和胰腺
C.胰腺和肠腺
D.唾液腺和胃腺
2.(生活链接题)人饥饿的时候,胃部肌肉挤压内部的水和空气就会发出咕咕叫的声音。以下关于胃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胃是含消化酶最多的消化腺
B.胃壁内有胃腺,可分泌胃液,能对脂肪进行初步消化
C.胃的主要功能是暂时储存食物,并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
D.胃内形成的食糜中含有淀粉、麦芽糖、氨基酸、脂肪酸
3.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组成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胃能将蛋白质初步分解成氨基酸
B.肝脏分泌的胆汁含有消化脂肪的酶
C.小肠内有肠液、胰液和胆汁,利于消化
D.大肠只有消化功能,没有吸收功能
4.(2020·济宁学业考)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部分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①分泌的胆汁含有消化脂肪的消化酶
B.若②处堵塞,胆汁不能正常进入小肠
C.③能分泌胃液,并不停地收缩和蠕动
D.④是主要的消化和吸收场所
5.(2019·聊城学业考)如图中的曲线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系统内的消化程度,其中表达错误的一条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6.(2020·德州学业考)人体内蛋白质初步消化的部位是
( )
A.口腔
B.胃
C.小肠
D.大肠
7.人体消化系统中,既有消化功能,又有吸收功能的器官是
( )
A.肝脏
B.大肠
C.食道
D.小肠
8.(2019·烟台学业考)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其结构中不能体现与功能相适应的特征是
( )
A.小肠长5~6米,是人体最长的器官
B.[1]和[2]加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C.[2]中密布[3],提高了消化和吸收能力
D.[2]和[3]的壁都是由单层细胞构成的
B组
综合提升练
1.(2019·滨州学业考)下列有关食物消化和吸收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肠液和唾液含有多种消化酶
B.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是脂肪
C.胆汁不含消化酶,对脂肪有乳化作用
D.水分、无机盐和麦芽糖不经消化直接被吸收
2.(2020·日照学业考)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原料,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食物中的蛋白质只有被消化分解为氨基酸后才能被身体吸收,下列消化液中参与蛋白质消化的是
( )
①唾液
②胃液
③胆汁
④胰液
⑤肠液
A.①③④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3.膳食纤维被称为第七大营养素,但其既不能被人体消化,也不能被吸收,下列哪项是它的正确“旅行路线”
( )
A.口腔→咽→食道→胃→大肠→小肠→肛门
B.口腔→咽→胃→食道→小肠→大肠→肛门
C.口腔→咽→大肠→胃→食道→小肠→肛门
D.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4.(2020·滨州学业考)小丽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该实验的变量是唾液
B.滴加碘液后的实验现象:①变蓝,②不变蓝
C.37
℃是唾液淀粉酶发挥消化作用的适宜温度
D.该实验说明了唾液可以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5.如图表示人体的消化吸收过程,①~⑤表示消化液(⑤为肠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
A.④和⑤发挥作用的场所都是小肠
B.①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C.②与③都只含一种酶,但酶种类不同
D.X表示大肠,是a、b、c被吸收的主要场所
6.小肠严重吸收不良的病人,采用静脉输入全营养液的方法提供营养,全营养液的组成成分不能含有
( )
A.蛋白质
B.葡萄糖
C.无机盐和维生素
D.氨基酸
7.(易错警示题)患急性胃肠炎的病人易脱水,其主要原因是
( )
A.大量水随粪便排出
B.病人进水较少
C.病人出汗多
D.喝进的水不能被吸收进入血液
8.下列有关人体消化与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既有消化作用,又有杀菌作用的消化液是唾液
B.饭后立即进行剧烈活动会造成肠胃的血流量减少,从而影响消化
C.维生素主要在小肠内被消化分解后吸收
D.手术病人适量补充蛋白质类食物有利于伤口的愈合
9.(2018·淄博学业考)请完成下列有关实验探究的问题:
(1)以下是某同学为证明“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制订的实验步骤:
a.取1支试管,注入2
mL浆糊;
b.用凉开水漱口后,用小烧杯收集唾液;
c.向试管内加入2
mL唾液;
d.往试管中滴加2滴碘液;
e.将试管振荡后放在37
℃温水中水浴10分钟;
f.观察试管内浆糊颜色的变化。
实验后,该同学得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的结论。
对上述分析看出:
①实验步骤有两处错误:一是__
__,缺乏说服力;二是两个步骤顺序颠倒,应将__
_对调。?
②本实验所得结论存在的问题是__
__。?
(2)200多年前,人们认为胃只能物理性研磨食物,而对能否化学性分解食物有争议。为此,意大利科学家斯帕兰札尼设计一实验:把一块瘦肉放入金属小笼子里,让鹰吞下小笼子,一段时间后取出,观察笼子里面瘦肉的变化。
该实验若观察到__
__现象,说明胃能进行化学性消化。能进行化学性消化的原因是胃液含有消化__
_的酶。
?
10.【核心素养提升】饺子是中国北方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有一句民谣叫“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每逢新春佳节,饺子便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美味佳肴。
(1)你认为该盘羊肉胡萝卜水饺能为人体提供__
__种营养物质。?
(2)水饺皮(小麦面粉)被消化的主要部位是[
]__
__,最终被消化成__
__。?
(3)水饺馅中的瘦羊肉初始消化部位是[
]__
__,最终被消化成__
__。?
(4)结构[6]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除肠液外,其内还有[5]__
__分泌的消化液,以及肝脏分泌的__
__。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的位置、形态和功能。
2.分析小肠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难点)
3.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重点)
1.生命观念:分析小肠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科学思维:归纳概括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3.科学探究: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生活小思考】
据统计,一个人一生要吃掉4头牛,15头猪,21只羊,1
200只鸡,13
000个鸡蛋,5
000多个苹果,10
000
多个胡萝卜……一生总共吃下约50吨食物。
那么,这些食物成分是如何被人体消化吸收的呢?
知识点一 消化系统的组成(教材P8~P9)?
1.消化系统的组成及作用:
(1)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2)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3)消化腺分为两类,一类是位于消化道外的大消化腺,如唾液腺、肝脏、胰腺;另一类是位于消化道壁内的小腺体,如胃腺、肠腺等。
2.深入思考:
(1)所有的营养物质都必须经过消化才能被吸收吗?试举例说明。
提示:不是。脂肪、淀粉和蛋白质都是大分子的物质,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水、无机盐、维生素是小分子的物质,不需要消化就可以被人体直接吸收利用。
(2)所有的消化液都含有消化酶吗?试举例说明。
提示:不是。唾液中含有初步消化淀粉的唾液淀粉酶,胃液中含有消化蛋白质的胃蛋白酶,胰液、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有乳化作用。
知识点二 食物的消化(教材P9~P13)?
1.消化的概念:食物在消化道里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2.消化类型:物理性消化、化学性消化。
3.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1)提出问题:为什么馒头在口腔内与唾液充分混合后就有了甜味?
(2)作出假设: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3)制订并实施计划。
①切馒头:取新鲜的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2块,分别用小刀细细地切碎。
②取唾液:用清水漱口,将舌尖抵在下颌门齿的内下方,并做咀嚼动作。约3分钟后,将烧杯靠在下唇边缘,使唾液沿着下唇流入烧杯中。
③取2支相同的洁净试管,分别编号为1、2号,然后做如下处理。
然后将这两支试管一起放入37
℃的温水中5~10分钟。
④取出2支试管,分别滴加2滴碘液并摇匀,仔细观察试管中颜色的变化。
(4)分析实验现象:1号试管内滴入碘液后不变蓝,
2号试管内滴入碘液后变蓝。
(5)得出结论: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4.实验变式拓展:
(1)假如同学们再进一步探究温度对消化的影响,则可增加3号试管,3号试管的条件处理应与1号试管相同,但应该放在低温或高温环境中。
(2)新增加的3号试管与2号试管能否形成对照?为什么?
提示:不能形成对照,变量不唯一。
5.深入思考:
(1)实验中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37
℃左右?如何控制?
提示:37
℃接近人体的体温,在这个温度下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高,实验效果最明显。最好采用恒温加热箱或边加热边添加水的方法控制。
(2)实验过程中1号、2号试管如果都变为蓝色,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唾液量不足、水浴时间太短、馒头碎屑量太多、振荡不充分等原因导致淀粉没有完全被消化。
6.消化的过程:
(1)消化器官:口腔、胃、小肠。
(2)过程: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脂肪脂肪微粒甘油+脂肪酸
蛋白质氨基酸
【活学巧记】
糖类、蛋白质、脂肪开始消化的部位分别是口腔、胃、小肠。消化的主要器官是小肠。
【名师在线】
物理性消化与化学性消化
物理性消化是指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胃肠的蠕动、胆汁的乳化作用等,食物只是形态发生变化,成分不变。化学性消化有消化酶的参与,食物的成分发生了变化。
知识点三 营养物质的吸收(教材P13~P14)?
1.吸收的概念: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2.消化道各段的吸收能力:
(1)胃:少量的水、无机盐等。
(2)小肠:水、无机盐、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
(3)大肠:少量的水、无机盐、部分维生素等。
3.请写出【生活小思考】问题的答案。
提示:(1)食物中的小分子物质,例如水、无机盐、维生素等,进入人体消化道后,不需要消化直接被人体吸收;(2)大分子物质则在人体消化道中被分解为小分子物质后被吸收。
【活学巧记】
口腔只消化不吸收,大肠只吸收不消化,小肠、胃既吸收也消化。
【名师在线】
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的结构特点
【典例剖析】
【典题例证】
(2020·青岛学业考)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部分器官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分泌的胆汁能使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
B.②是大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C.③分泌的消化液能将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
D.④是胰腺,分泌的胰液中只含消化糖类的酶
【变式训练】(2020·贺州质检)小乐晚餐吃了米饭、肥猪肉和鸡蛋,这三种食物的主要成分在他消化道内被化学性消化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
A.米饭、肥猪肉、鸡蛋
B.肥猪肉、米饭、鸡蛋
C.米饭、鸡蛋、肥猪肉
D.鸡蛋、肥猪肉、米饭
【分级诊断】
A组
基础对点练
1.下列腺体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消化酶种类最多的一组是
( )
A.肠腺和肝脏
B.胃腺和胰腺
C.胰腺和肠腺
D.唾液腺和胃腺
2.(生活链接题)人饥饿的时候,胃部肌肉挤压内部的水和空气就会发出咕咕叫的声音。以下关于胃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胃是含消化酶最多的消化腺
B.胃壁内有胃腺,可分泌胃液,能对脂肪进行初步消化
C.胃的主要功能是暂时储存食物,并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
D.胃内形成的食糜中含有淀粉、麦芽糖、氨基酸、脂肪酸
3.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组成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胃能将蛋白质初步分解成氨基酸
B.肝脏分泌的胆汁含有消化脂肪的酶
C.小肠内有肠液、胰液和胆汁,利于消化
D.大肠只有消化功能,没有吸收功能
4.(2020·济宁学业考)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部分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①分泌的胆汁含有消化脂肪的消化酶
B.若②处堵塞,胆汁不能正常进入小肠
C.③能分泌胃液,并不停地收缩和蠕动
D.④是主要的消化和吸收场所
5.(2019·聊城学业考)如图中的曲线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系统内的消化程度,其中表达错误的一条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6.(2020·德州学业考)人体内蛋白质初步消化的部位是
( )
A.口腔
B.胃
C.小肠
D.大肠
7.人体消化系统中,既有消化功能,又有吸收功能的器官是
( )
A.肝脏
B.大肠
C.食道
D.小肠
8.(2019·烟台学业考)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其结构中不能体现与功能相适应的特征是
( )
A.小肠长5~6米,是人体最长的器官
B.[1]和[2]加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C.[2]中密布[3],提高了消化和吸收能力
D.[2]和[3]的壁都是由单层细胞构成的
B组
综合提升练
1.(2019·滨州学业考)下列有关食物消化和吸收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肠液和唾液含有多种消化酶
B.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是脂肪
C.胆汁不含消化酶,对脂肪有乳化作用
D.水分、无机盐和麦芽糖不经消化直接被吸收
2.(2020·日照学业考)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原料,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食物中的蛋白质只有被消化分解为氨基酸后才能被身体吸收,下列消化液中参与蛋白质消化的是
( )
①唾液
②胃液
③胆汁
④胰液
⑤肠液
A.①③④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3.膳食纤维被称为第七大营养素,但其既不能被人体消化,也不能被吸收,下列哪项是它的正确“旅行路线”
( )
A.口腔→咽→食道→胃→大肠→小肠→肛门
B.口腔→咽→胃→食道→小肠→大肠→肛门
C.口腔→咽→大肠→胃→食道→小肠→肛门
D.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4.(2020·滨州学业考)小丽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该实验的变量是唾液
B.滴加碘液后的实验现象:①变蓝,②不变蓝
C.37
℃是唾液淀粉酶发挥消化作用的适宜温度
D.该实验说明了唾液可以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5.如图表示人体的消化吸收过程,①~⑤表示消化液(⑤为肠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
A.④和⑤发挥作用的场所都是小肠
B.①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C.②与③都只含一种酶,但酶种类不同
D.X表示大肠,是a、b、c被吸收的主要场所
6.小肠严重吸收不良的病人,采用静脉输入全营养液的方法提供营养,全营养液的组成成分不能含有
( )
A.蛋白质
B.葡萄糖
C.无机盐和维生素
D.氨基酸
7.(易错警示题)患急性胃肠炎的病人易脱水,其主要原因是
( )
A.大量水随粪便排出
B.病人进水较少
C.病人出汗多
D.喝进的水不能被吸收进入血液
8.下列有关人体消化与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既有消化作用,又有杀菌作用的消化液是唾液
B.饭后立即进行剧烈活动会造成肠胃的血流量减少,从而影响消化
C.维生素主要在小肠内被消化分解后吸收
D.手术病人适量补充蛋白质类食物有利于伤口的愈合
9.(2018·淄博学业考)请完成下列有关实验探究的问题:
(1)以下是某同学为证明“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制订的实验步骤:
a.取1支试管,注入2
mL浆糊;
b.用凉开水漱口后,用小烧杯收集唾液;
c.向试管内加入2
mL唾液;
d.往试管中滴加2滴碘液;
e.将试管振荡后放在37
℃温水中水浴10分钟;
f.观察试管内浆糊颜色的变化。
实验后,该同学得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的结论。
对上述分析看出:
①实验步骤有两处错误:一是__
__,缺乏说服力;二是两个步骤顺序颠倒,应将__
_对调。?
②本实验所得结论存在的问题是__
__。?
(2)200多年前,人们认为胃只能物理性研磨食物,而对能否化学性分解食物有争议。为此,意大利科学家斯帕兰札尼设计一实验:把一块瘦肉放入金属小笼子里,让鹰吞下小笼子,一段时间后取出,观察笼子里面瘦肉的变化。
该实验若观察到__
__现象,说明胃能进行化学性消化。能进行化学性消化的原因是胃液含有消化__
_的酶。
?
10.【核心素养提升】饺子是中国北方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有一句民谣叫“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每逢新春佳节,饺子便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美味佳肴。
(1)你认为该盘羊肉胡萝卜水饺能为人体提供__
__种营养物质。?
(2)水饺皮(小麦面粉)被消化的主要部位是[
]__
__,最终被消化成__
__。?
(3)水饺馅中的瘦羊肉初始消化部位是[
]__
__,最终被消化成__
__。?
(4)结构[6]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除肠液外,其内还有[5]__
__分泌的消化液,以及肝脏分泌的__
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