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运动》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的教学内容位于济南出版社七年级生物第二单元《多彩的生物世界》第二章《生物圈中的动物》第三节《动物的运动》,主要包括动物运动的方式、运动的基础和运动的实现。教材对动物的飞行、爬行、游泳、蠕动、跳跃等运动方式以图片的方式展示。通过介绍关节及关节的特点,使学生了解运动的产生。安排了演示实验《观察关节的结构》,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关节的结构。通过,屈肘和伸肘实例,让学生认识运动的产生,为下一节《动物的行为》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富有想象力,活泼好动,记忆力强,有强烈的求知欲他们容易接受新事物。且伏龙中学的学生及老师,非常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学生动手能力非常强,结合学生好动的特点,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课上安排了“师生游戏——跟我一起做运动,认识人体的主要关节”、“我发达的肱二头肌——屈肘、伸肘运动”、“扳手腕”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展示、分组讨论的活动,同时拉近师生之间距离,让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乐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
2)关节的结构、骨骼的组成和肌肉的特性;
3)动物运动的实现。
2.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动物的运动方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2)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关节的结构,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认同形态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认识关节的结构。
2)运动的实现。
2.教学难点
1)关节的特点。
2)运动的实现。
五.教学方法
1.教法
(1)直观教学法:利用现代化多媒体,展示关节与骨骼肌等结构,帮助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自学导思法:通过问题链层层深入,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2.学法
(1)主动学习法:在教学中,通过自主探究,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2)合作学习法:把学生分成小组,合作学习、共同讨论,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刚刚你们起身、坐下这个过程中,其实你已经完成了运动。那么,运动是如何实现的?今天,我们来学习第3节 动物的运动。
运动的方式
展示不同动物运动的图片,学生观察各动物分别以什么方式在运动,得出不同动物运动方式大相径庭。当堂练题检测。
运动的基础
说一说你最喜欢的体育运动,学生代表发言。在进行你喜欢的运动时,身体哪些结构参与其中?
全班同学齐读教材91页内容,读完以后,自主探究以下3个问题:
?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哪些部分构成?
骨骼包括哪些部分?
骨与骨之间连接有哪三种形式?
学生思考1min,学生代表回答教师加以引导。引出主要连接方式是关节,我们人体有哪些主要关节呢?展示图片,全体学生起立,跟着老师一起做运动,感受并认识人体的主要关节,如:颌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做完后,全体坐下。当堂练题检测。
关节到底长什么样呢?演示实验:观察关节的结构。强调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实验步骤等,观看《观察关节的结构》实验视频10min,看完后,分组讨论“讨论”处的3个问题。学生代表发言,且学生到黑板上板书关节的基本结构,教师加以引导。引出关节的基本结构及特点(关节的结构包括关节头、关节窝、关节软骨、关节囊和关节腔,其适合运动的特点是:既牢固又灵活)当堂练中考题检测。
刚刚已经知道,运动中关节起到支点的作用,那么产生动力的是什么呢?引出骨骼肌。展示骨骼肌图片,观察,骨骼肌由哪两个部分构成?学生答:肌腱和肌腹。肌腱和肌腹如何区分呢?学生答:白色部分是肌腱,中间较粗部分是肌腹。一块骨骼肌如何连在骨上呢?至少要跨越几个关节?展示不同连接方式,让学生进行选择,得出骨骼肌至少要跨越1个或多个关节,肌腱附着在骨上。当堂练题检测。
?(四)运动的实现
体验出真知。让学生体验屈肘和伸肘,体验之前,引导学生认识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并请学生上台展示伸肘、屈肘动作。结合“肘关节模型”,演示屈肘和伸肘这两个动作,学生通过观察得出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收缩或舒张情况:
屈肘时,肱二头肌__,肱三头肌__。
伸肘时,肱三头肌__,肱二头肌__。
当堂练题检测。 ?
进一步提问:通过体验屈肘和伸肘,你认为运动是如何实现的,请学生尝试填PPT上关于运动实现的空格,教师加以引导。当堂练题检测。
开展“扳手腕”游戏,引导学生发现,完成任何一个动作,除了需要骨、骨骼肌和关节协调配合外,还需要什么支配?学生说出:神经系统及其他系统。
最后,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1)利用身边器材,制作运动模型。(2)写本节练习册。
板书设计
第3节 动物的运动
运动的方式
骨 关节囊
动物的运动 运动的基础:运动系统 骨连接——关节 关节面
骨骼肌 关节腔
运动的实现
八、当堂检测
?1、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里描述了动物的那些运动方式( )
A 跳跃、爬行
B 奔跑、蠕动
C 飞行、游泳
D 行走、跳跃
2、下列骨连接不属于关节的是( )
A掌骨和腕骨之间的连结
B 上臂骨和前臂骨之间的连结
C 大腿骨和小腿骨之间的连结
D 脑颅骨之间的连结
3.下图是关节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图中番号①、②、④所示结构
B.结构①分泌的滑液进入②内可使关节运动更加灵活
C.图中结构①及其内外坚韧的韧带,使关节具有牢固性
D.结构⑥表面覆盖有光滑的结构③可减小运动时的摩擦
4.某运动员在训练中不幸受伤,经检查得知是骨骼肌附着在骨上的部分断裂,这部分是( )
A关节 B肌腹
C韧带 D肌腱
5.屈肘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分别是( )
A 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B 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C 二者均收缩
D 二者均舒张
6.人体完成一个动作不仅依靠运动系统,还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完成一个动作的正常生理活动顺序是( )
(1)骨骼肌收缩(2)肌肉附着的骨受到牵拉产生动作(3)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
A(3)(1)(2) B(2)(3)(1)
C(1)(2)(3) D(2)(1)(3)
九、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任务在规定时间内已顺利完成,师生反应效果非常好。特别是在学生活动、动画图片、视频、关节模型等方面,较为突出。整体教学思路设计合理,学生参与度高,教学反馈通过边讲边练的形式检测,学生普遍能答正确,且学生能将错误之处改正确,教学效果较为理想。当然也有不足之处,比如在观察关节的结构时,对于学生易错易混淆的结构(关节头、关节窝、关节软骨的区分),需做进一步的强调或者让学生将关节结构画下来,帮助学生辨析、加深理解。因此,再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汲取经验,让教学能力不断更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