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16)八年级上册 第17课 《昆明的雨 》复习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2016)八年级上册 第17课 《昆明的雨 》复习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1-20 15:57: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7课 昆明的雨
1.给加划线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釉( )  菌子( )  苔痕( )
草茎( ) 炽红( ) 密匝匝( )
mù( )年 鲜yú( ) lí bɑ( )
2.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远处的山峰连绵不断,好似一条蜿蜒的巨龙。
B.小明平时比较散漫,房间乱七八糟的,总不爱收拾。
C.我们张目结舌地看着魔术师将人悬浮空中,完全不知他是如何办到的。
D.漫步这里的景区,石林、溶洞、飞瀑显露出巧夺天工的魅力,浓厚淳朴的苗家风情及风姿绰约的民族歌舞给景区增添了人文情趣。
3. 下面句子后面括号里的主干,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住在距黄州一百多里的岐亭。(他住在岐亭)
B.细菌在我们这个世界的各个角落发挥着重要作用。(细菌发挥作用)
C.队伍靠着闪电的光亮辨识路径。(队伍靠着光亮)
D.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声音使得空气柔和)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完成4-5题。
昆明和翠湖分不开,很多城市都有湖A____杭州西湖、济南大明湖、扬州瘦西湖。①然而这些湖和城的关系都还不是那样密切。似乎把这些湖挪开,城市也还是城市。翠湖可不能挪开。没有翠湖,昆明就不成其为昆明了。②翠湖在城里,但是几乎就挨着市中心。城中有湖,这在中国B____在世界上,都是不多的。③说某某湖是某某城的眼睛,不能说这是一个俗得不能再俗的比喻了。④然而说到翠湖,这个比喻还是躲不开。只能说:翠湖是昆明的眼睛。有什么办法呢,因为它非常贴切。
4. 请给A、B两处加上标点。
A B
5. 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句有语病,请找出来并提出修改意见。
第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文章标题是“昆明的雨”,开篇描述给宁坤的画有何作用?


7.结合下列两个句子,试分析本文所表现出的汪曾祺散文语言的特点。
(1)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而且并不使人气闷。我觉得昆明雨季气压不低,人很舒服。
(2)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8. 作者在文中想念的仅仅是昆明的雨吗?
9. 阅读材料,完成任务。
近日,“人类最长飞花令”引起网友热议。在一档诗词节目中,《中国诗词大会》冠军雷海为、飞花令少女贺莉然等诗词达人同场比拼,上演史诗级飞花令。出题者逐一给出π的值小数点后的数字,答题者“飞”出含有此数字的诗词,五位选手旗鼓相当,一来一往直到突破小数点后第203位。
请你从给出的π的值小数点后的数字中任选三个不同的数字,分别写出一句含这个数字的诗词。
π=3.1415926535897……
①数字:________,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数字:________,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数字:________,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完成10-14题。
秋山寻野
从维熙
①那年秋天,在京郊的山区闲居。看窗外天高云淡,绿叶开始变黄,便走出乡院,信步朝村外走去,秋山的苍绿和空中的鸟鸣,让人流连忘返。一位出租车司机看见我说:“您老是不是想看看周围的风景?不远处有黑龙潭、云雾山,还有……”
②我说:“就这么办吧,哪儿景致最野,你就拉我到哪儿去。”
③车子大约开了一个时辰,在一个名叫“桃园仙谷”的地方停了下来。他告诉我说,进山后舍弃大路,走小路,保证会有发现。
④进山后,一开始我觉得有点受骗上当的感觉。尽管这儿已是大山之腹,但仍有不少游客,如过江之鲫。景区示意牌上写明,前面山腰有个大瀑布,游客们自然趋之若鹜。我则像只离了群的孤雁,沿山间小路缓缓而行。毕竟期望寻找山间的野趣呀!
⑤环山小路非常难走,既没有石阶铺路,也没有示意路标,这正是我要探秘的地方。走了一段崎岖山路之后,我发现,在路旁林木的枝条上,一缕白布条在秋风中飘摇。我猜测,这是进山人怕归来时迷路,而拴系下的路标。这个发现使我非常得意,原来,我并不是第一个来这里寻觅野趣的“情痴”,早已经有先于我者叩访此地了。
⑥果不其然,小心翼翼走了一段山路之后,首先发现了几束开在山坡上的野花。继而,又看到了万绿丛中的红艳,那是枫叶在深秋绽露出它的身姿。更令人心旷神怡的,我听到了潺潺流水之声。寻声而去,一条山泉形成的小溪,流淌在我的脚边。
⑦远眺近望,大山空无一人,只有这条轻声唱歌的小小溪流和散落在绿林中间的阳光与我相伴了。静坐溪水边,想看看水中的鱼儿游弋之乐,可是“水至清则无鱼”,亮晶晶的清波中,却有五光十色的花斑石子,横七竖八地躺在小溪流中。我伸手捡出一块琥珀色的石子,对着太阳看了看,里边红色的纹络像是血丝。我爱不释手地看来看去,最后装进衣兜,留作进山寻野的纪念。然后,沿着溪边崎岖小路,继续向山的腹地进发。这时才发现,刚才看见的红色,不仅仅是枫叶之红,还有一片片的山楂树,早熟的红果已然坠落山坡,竟然没有人来采摘。一阵秋风刮过,有的树叶离开了母体,落到溪流之中,顺水漂泊而下。一叶知秋,这真是秋天山野的静物写生。
⑧静——在久久的万籁无声之后,一阵悠长的声音来自天堂。抬头遥望,最初无所发现,但片刻之后,终于看见那是一队大雁匆匆南归。久违了,天空的美神,在喧嚣的城市,无法找到你的身影,在这寂静无声的大山深处,你带给游人的是天籁声声。时光似乎倒流过去半个多世纪,情不自禁地记起了儿时,每逢雁鸣长空,我和小伙伴们仰望雁阵时,呼喊出的童真:
南来的雁,/北来的雁,/在我篮里下窝蛋……
⑨此刻,我虽然没了儿时的梦幻,但在大山深处看长空雁过,仍然激起自己对大自然的一往情深。目送着大雁们的身影,一直消失在长天之角,眼里只剩下天空扎眼的瓦蓝。闭上眼睛,并顺势靠在一块青石板上,从兜里掏出带来的小酒瓶,一口一口地倒进嘴里,将其浓香的浆液咽下喉头。一口好酒让我爽透心扉。
⑩遥想当年的陶渊明,在桃花源的山中,常以巷巾——也就是古人头上的帽翅,过滤其自酿的白酒,以求其纯。时间跨越了一千多年,新时代的文人,虽然无法演绎陶翁的恬淡,只想摆脱开城市生活的喧嚣,在野山中享受一回独饮之乐,也算得上是难得的乐事了。
?出山时,秋阳高悬。司机问我:“您老玩得开心吗?”我立向他表示了谢意,这真是一次沁人心脾的逍遥游呢……
(选自《河北日报》2019年5月17日,有改动)
10. “秋山寻野”中的“野”,包含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
11. 在进山寻野的过程中,“我”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2. 请对文章的第④段进行简要的分析和评价。
13. 12.按要求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1)静——在久久的万籁无声之后,一阵悠长的声音来自天堂。抬头遥望,最初无所发现,但片刻之后,终于看见那是一队大雁匆匆南归。(从词语运用的角度)
(2)闭上眼睛,并顺势靠在一块青石板上,从兜里掏出带来的小酒瓶,一口一口地倒进嘴里,将其浓香的浆液咽下喉头。(从描写方法的角度)
14. 文中引用了童谣和陶渊明“巷巾滤酒”的材料,有什么作用?
答案:
1. yòu jùn hén
jīng chì zā
暮 腴 篱笆
2. D
3. C
4. A : B ,
5. ② 把“但是”改为“而且”
③ 在“不能说”的“说”前面加“不”
6. 给宁坤的画中是昆明雨季特有的现象与产物,突出昆明多雨的特点;为下文做铺垫,自然引出“我想念昆明的雨”,进而描述“昆明的雨”;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7. 汪曾祺散文的语言直白而平和,流利而自然,简洁而富有韵味,并富有生活气息。如句(1)犹如大白话一般,没有任何秀丽华彩之处,但是直白平淡之中有一种拉家常的风格,让人感到亲切,这是一种返璞归真的语言风格。句(2)让人从平淡中隐隐感到一种恬淡而悠远的意味,让人能直接感受事物的形象。
9. 示例:1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示例:2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示例:3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示例:4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示例:5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示例:6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示例:7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示例:8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示例:9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0. ①非人工栽培或驯化的纯自然的事物;②脱离喧嚣世俗的自由与快乐。
11. 非常得意 心旷神怡 一往情深
12.此段运用对比的手法,将“我”与众游客形成对比,突出“我”与众不同的人生态度,为下文对陶渊明的生活态度的赞美,表现文章的主旨做铺垫。
13. (1) “久久”写出时间之长,突出秋山的静谧之美;“匆匆”写出大雁飞过之急切,时间之短。运用叠词,两相对比,表现出作者对山间空旷、幽静与山间自然纯正事物的喜爱。
(2) 此句运用动作描写,用“闭”“靠”“掏”“倒”“咽”等动词,表现作者身处山境的自由与随意,表现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喜爱。
14. 童谣表现出儿童的纯真,陶渊明的“巷巾滤酒”表现其为人的纯朴、真实。以此来突出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对纯真、自由生活的热爱,丰富了文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