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小数的性质》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知道小数部分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运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小数的化简。
3、通过分数模型和数位顺序表来探究小数的性质。
4、经历对小数性质的发现、归纳和逐步完善的学习过程,发展初步的概括和归纳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性质。
教学难点
运用小数性质进行化简。
核心素养
关注:类比能力、推理能力、归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
环节
环节目标
师生活动
评价
关注点
活动一
尝试通过长度单位的转化来理解小数性质
初步了解小数性质
通过直尺上长度的比较来理解小数的性质。
1.本文来自
“1”、“10”、“100”,判断相等吗?如何想办法使它们相等吗?
2.出示直尺帮助理解
(1)能把它们改用“米”作单位表示吗?
0.1米=
0.10米
=
0.100米
(2)改写成用米作单位表示后,实际长度有没有变化?为什么?
3.引入新知:0添在一个数的哪里可以不改变数的大小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一方面的知识。
知道长度单位换算
在多种长度单位的换算中明晰小数性质
推理能力、表达能力、质疑能力
活动二
归纳小数的性质
探究小数性质,知道利用小数性质化简小数
1、在数位顺序表中比较0.300、0.30、0.3(1)你认为这三个数的大小怎样?(猜测)
(2)从数位顺序表上理解:0.3、0.30、0.3中的3都在十分位上
(从数的组成上推算:
10个0.01是0.1,
30个0.01是0.3,所以0.3=0.30
100个0.001是0.1,300个0.01是0.3,所以0.3=0.300)
2、进一步探究小数性质
(1)师:是不是所有的这种形式的小数都相等呢?
比较0.7与
0.70,0.10与
0.100,0.5与
0.500
0.7=
0.70,
0.10=
0.100,
0.5=
0.500“从左往右”看或“从右往左”看每组小数,你发现了什么?
(位数起了变化)。
(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观察与比较:是不是在数的末尾添上“0”,数的大小都不变?
举例:3、30、300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在整数部分的末尾添上“0”后使数的意义和组成发生变化,大小也变化了:3表示4个一 、30表示3个十、300表示3个百)所以:只能在小数部分的末尾添零
3、总结:小数部分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我们把这个变化规律称为“小数的性质”。
理解几个重点词语:小数部分的末尾,添上,去掉。
4、跟进练习:
根据小数的性质,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候,一般可以去掉末尾的0,这过程就是把小数化简。(书p27、3①,p28、2)
利用小数的性质化简下面各小数:
6.0=(
)
3.500=
(
)
3.340=(
)
13.20=
(
) 13.00=
(
)
类比的能力
口头表达,说清楚道理
归纳能力
利用小数性质正确化简小数
活动三
练习
巩固
运用小数的性质解决问题
1、变式练习:
判断:不改变小数大小,下面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可以去掉?
0.730
36.070
108.800
10.0
小结:只有小数部分末尾的“0”才可以去掉。
2、用小数的性质化简下列各数:
10.6090
=
8.870
=
32.030
=
40.00
=
0.090
=
5.900
=
小结化简的方法:
不改变小数的大小,去掉小数部分末尾的“0”。
3、相等的数连线:
0.02
3.4050
4.90
0.6
3.45
0.020
0.600
4.9
小数部分末尾不管有多少个0,都可以化简
4、判断:
(1)小数部分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不变。
(2)因为4.70=4.7,所以4.70和4.7没有区别。
(3)在0.9的末尾添上2个0,这个数就扩大100倍。
(4)在小数点后面添上或去掉
“0”,
小数的大小不变。
5、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列小数改写成三位小数
9.8=
13.20=
8=
12.91=
12.98=
4.2500=
辨析能力
思维灵活性
辨析和表达能力
思维变通
活动四
拓展
贯通
将小数的基本知识和人民币的知识与小数性质融合在一起,综合运用
五、拓展:
1、一个小数,它的整数部分有两位,最高位是2,小数部分有三位,最高位是5;其余各个数位上的数字都是0,写出这个小数,同时说明它的组成,并化简它。
2、化简:9元4角=( )元
综合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