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1 垂直 沪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1 垂直 沪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1-21 13:49: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认识垂直
教学内容:教材第42-43页例题
教学要求:
⒈ 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平面内两条直线
相互垂直的现象,能从现实情境和学过的平面图形中找出相互垂直的线段,会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
⒉ 让生在学习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及动手操作能
力。
教学重、难点:
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
(教学准备:课件,光盘,一张长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用量角器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说出各是什么角?
(这样的设计不够科学,必需发给学生印有同样大小的角的练习纸才行,这样又比较浪费,可以改为让学生画指定读数的角,而且注意每个角有两种方向的画法。即能复习达到效果,又能很好的节约教学资源。所以:我改为:请学生画55度,140度的角)
2、用三角尺画一个直角,指出直角的两条边。
(注意:培养学生养成标直角符号的习惯。)
二、教学新课
1、认识垂线。
(1)请学生看老师在黑板上画两条直线。
指出:这两条直线是相交的,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
追问:这两条直线的关系是怎样的?这两条相交直线交点在哪里?
提问:两条直线相交成哪几个角?标出角1角2角3角度,说说它们各是什么角?
(还有角四,两条直线向交一共有四个角)
(2)出示例题3幅照片。
说明:这里的直线是相交的,有什么共同点?
请学生用三角尺去比一比。
提问:这里的两条直线相交成对个角,当其中有个角是直角时,其余三个角各是什么角?为什么?
(对教学语言形象性的思考:解释互相垂直,尤其是“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可以打比方说明你和我是好朋友,但不能说你一个人是好朋友,我一个人是好朋友。在这里要说明讲透概念 。)
(3)再观察几个图形,看两条相交的直线成不成直角。
提问:哪几个图形里的直线互相垂直,为什么?
图3的两条直线为什么不互相垂直?
指出图中谁是谁的垂线。
(注意学生的表述,一定讲清谁是谁的垂线)
(4)根据所学知识,请学生说说生活中见到过的情景。
(举例注意正确性,特别是表述)
2、画两条互相垂直的线段。
(1)学生独立完成,互相交流。
(2)教学画垂线。
出示三角尺,这把三角尺的直角两边是不是互相垂直的?指出:我们可以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垂线。
教师演示说明。学生跟着画。
(讲解:用直尺对齐已知直线 ,用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对齐直尺边平移到合适的位置再画线。)
(3)完成试一试,经过A点分别划出已知直线的垂线。
(要求:必须检查自己有没有画直角符号,必需检查有没有画“出头”一定是直线,不能画成垂线段。)
三、完成想想做做
用一张长方形纸折一折,观察照书上方法折后的折痕有什么关系?
(折痕是互相垂直的,让学生用三角尺验证。)
2、下面每个图形中哪些线段是互相垂直的?
提醒学生要分别画上直角标记;一个直角标记就说明有一组互相垂直的线
要注意第2个图形,学生很可能画得不够规范
3、经过A点分别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
画完后,同桌互相检查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垂直
垂足
课后记:
对概念教学的反思(二)----前后融会贯通
在教学垂足这个概念中,我们如果仅仅停留在这课教学,那只要学生能够回答:“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这个交点叫作垂足”这是照本宣科式,一字不落地能够说出答案。
但是我们概念教学不应当停留在这个层次上,要给学生一个思辨的机会。例如:我们可以设计一题:“两条直线相交,这个交点叫作垂足”既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本节课垂足的含义,又能让学生结合前面的相交的知识进行思辨,将前后的知识有效对比,融会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