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1.2 整数的运算性质 沪教版 (2)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1.2 整数的运算性质 沪教版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1-21 14:06: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商不变性质
教学内容
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P8
教学目标
1、探索和理解商不变性质。2、能运用商不变性质使一些计算简便。
教学重点
理解: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教学难点
学会观察数的特征,灵活地选择性质或定律等方法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预设
一、复习引入
1、出示60÷30=22、你能说出各部分的名称吗?3、板书:被除数÷除数=商。4、教师板书(为了便于学生进行探究,教师可以将学生写出的算式按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列)
1、回答问题2、每个学生写出几个商是2的算式。3、学生讨论:你是怎样写出商是2的算式的?(学生自己可以找一些例子,算一算、比一比,探索其中的规律。)4、引出小胖、小亚的算式。(可以结合学生自己列出的算式进行观察)
学习兴趣:有浓厚的兴趣参与,并能积极参与讨论,多多写出算式。
教学意图:先请学生写几个“商是2”的算式,并进行交流。再组织学生讨论:“你是怎样写出商是2的算式的?”,自然地引出小胖和小巧写算式的方法,唤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
二、自主探究
1、引导观察讨论:被除数、除数的变化有什么规律?你发现什么奥秘?2、教师巡视,重点指导能力较弱的学生有序地进行观察和思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发现商不变的性质。3、老师帮助学生概括便于记忆。4、揭示课题:商不变性质5、让学生议一议:“为什么c不能等于0?”
1、讨论、观察:这几组算式中的什么数有变化?什么数没有变化?2、学生独立填写书上的表格,观察被除数、除数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小组讨论)3、学生尝试用数学语言进行概括,得出商不变性质,并用字母表示。4、学生归纳概括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零除外),它们的商不变。——同时,同步(乘或除以),同数,零除外,商不变。5、注意:1)商不变性质只适用乘除法,不是加减法。2)除数不能为0,否则没有意义了。
学习兴趣:学会观察、积极参与讨论探索其中的规律,归纳概括商不变性质。
三、应用总结
1、出示试一试:运用商不变的性质在□里填数。P82、出示补充练习:判断题,说出错的依据和如何改正。3、出示补充练习:答题,说出理由4、递等式计算:1850÷25=(1850×4)÷(25×4)=7400÷100=74老师引导学生小结:运用商不变性质可以使计算简便5、总结全课
1、独立完成P8地试一试,并交流2、判断题:下面哪个算式是正确的?正确的画“√”,错误的画“×”。①72÷24=(72-8)÷(24-8)(
)?②63÷7=(63×5)÷(7×5)(
)?③1200÷50=(1200÷100)÷(50÷10)?………(
)?④3250÷25=3250÷(25×4)(
)3、填空1)两数相除的商是36,如果被除数除以3,要使商不变,除数应该(
);如果被除数和除数都乘2,那么商等于(
)。2)560÷28=280÷(
)=(
)÷7=(
)?÷564、学生讨论并尝试(不列竖式能不能运用今天学的知识进行简便计算?做好后反馈交流:学了商不变性质有什么好处?5、交流:今天我有什么收获?
学业成果:独立判断,深入理解“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的规律。学习习惯:学会观察数的特征,灵活地选择商不变的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意图: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基础,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等活动去发现规律。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时,应重点指导能力较弱的学生有序地进行观察和思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发现商不变的性质。在填空练习中,能力较弱的学生可能会受到算式横向排列的干扰,在填空时产生一定的困难,教师可以让他们将算式竖过来排,降低他们思考的难度。
板书设计
商不变性质60
÷
30
=
2被除数÷?除数=
商。
被除数的变化
除数的变化
商的变化2
÷
1
=
2
4
÷
2
=
2
×2
×2
不变?6
÷
3
=
2
×3
×3
不变
8
÷
4
=
2
×4
×4
不变10
÷
5
=
2
÷5
÷5
不变……a÷b=(a÷c)
÷(b÷c)
a÷b=(a×c)
÷(b×c)(b≠0,c≠0)
作业设计
判断。(1)48÷16=(48-8)÷(16-8)?……………………(

(2)125×96
=
125×100-125×4………………………(
)(3)5600÷400=(5600÷100)÷(400÷10)…………(
)(4)700÷200=7÷2=3……1
………………………………(
)(5)350÷25=(350×4)÷(25×4)………………………(
)(6)317×25+317×75
=
317×25+75……………………?(
)(7)180×(6÷6)=180×6×6………………………………(
)(8)72×12=(72×2)×(12×2)…………………………(
)(9)a÷b=(a+c)÷(b+c)(c≠0)………………………(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