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学校:
年级:四年级
班级:
人数:
课题:
增加,增加到
学科:
数学
执教:
日期: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和动手操作,知道“增加”与“增加到”的不同含义,并体会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2、通过学具摆放和画线段图的方法正确分析复合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积累用类比法解决问题的策略,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并正确解答“增加”、“增加到”相关复合应用题。
3、根据实际问题解决,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发展寻求多种解答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难点:知道“增加”与“增加到”的不同含义,并体会两者的区别和联系,正确解答“增加”、“增加到”相关复合应用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景引入
师:昨天的最高气温是25℃,今天最高气温增加2℃,今天的最高温度是(
)℃。昨天的最高气温是25℃,今天的最高气温增加到27℃,今天的最高温度是(
)℃。都告诉我们今天的最高气温是27℃,可他们的表达方式一样吗?不一样在哪里?小结:别看增加与增加到只是一字之差,但他们的意思却大不一样,增加2℃就是多了2℃,增加到27℃就是27℃。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有关增加和增加到的相关知识。
从同一个最高温度不同的描述方法去体会增加,增加到的含义。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根据同一个最高温度的两种描述方法,让学生初步体会增加,增加到的含义。
二、探究新知
一.动手操作,小组讨论:1.问:小巧有几个苹果?(把小胖的苹果数增加2倍)讲解:把小胖的“3
个苹果”看作1
份,小巧的苹果个数是在小胖一份的基础上增加这样的2份,一共有这样的3份,所以小巧的苹果个数就是小胖的3倍。2.小丁丁有几个苹果?(把小胖的苹果数增加到2倍)讲解:增加到2倍就是这样的2份,所以小丁丁的苹果个数就是小胖的2倍。归纳板书:“3个苹果”看作一份,增加到2倍就是原来的2倍,增加2倍就是原来的3倍。二.强化练习:小丽带了两个橘子,小丽的橘子个数增加到3倍就是小亚带的橘子个数,小丽的橘子个数增加3倍就是小红带的橘子个数。谁带的橘子个数多?归纳板书:一个数增加到几倍,就是这个数几倍,一个数增加几倍,就是这个数的(n+1)倍。
学生选择摆小圆片或是画线段图来解决问题,通过动手操作,小组讨论,使学生明确“增加2
倍就是增加这样的2
份”思考:通过刚才的两道题,“把小胖的苹果数增加2倍和增加到2
倍”你们有什么发现?独立完成。反馈
通过直观地摆小圆片和画线段图的动手操作,使学生明确增加几倍和增加到几倍不同的含义。由两道例题,归纳出一个数增加到几倍,就是这个数几倍,一个数增加几倍,就是这个数的(n+1)倍。
三、练习
一.应用:1.1993年上海市人均居住面积仅约7平方米,至2003年底,上海市人均住房面积增加到2倍。2003年上海市民人均居住面积约多少平方米?2.日本爱知世博会参观人数约2000万,上海世博会预计参观人数将比爱知世博会增加3倍,上海世博会预计参观人数约达到多少万人?二.填空:3个苹果增加到2倍—3个苹果的()倍3个苹果增加2倍—3个苹果的()倍7平方米增加到2倍—7平方米的()倍2000万人增加3倍—2000万人的()倍三.判断:1.四年级参加“美术”兴趣组的学生有10人,增加到3倍就是参加书法组的人数,书法组有30人。2.2010年二月,四(5)班共在“家校互动”网上发帖30条,增加5倍正好是三月份发的条数,三月份比二月份增加150条。3.小巧带了12颗巧克力,小亚带的颗数增加到3倍就和小巧一样多了,小亚带了36颗。
四.小结
谁来说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