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19)信息技术 必修2 3.1.1 信息安全与保护——个人信息及其保护 课件(17张ppt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2019)信息技术 必修2 3.1.1 信息安全与保护——个人信息及其保护 课件(17张ppt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2019)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1-01-22 16:15:58

文档简介

3.1.1个人信息及其保护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模板
课程标准

教学目标
个人信息及其保护
教材内容:3.1.1个人信息及其保护
适应的课程标准:
2.7认识到信息系统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熟悉信息系统安全防范的常用技术方法,养成规范的信息系统操作习惯,树立信息安全意识。
教学目标:
●了解个人信息的常见类型及信息泄露渠道,掌握有效的防范信息泄露的方法。
●在使用信息系统的过程中,根据需要合理公开或保护个人敏感信息。
●通过分析典型的信息系统和具体案例,理解信息保护的重要性。
指向的核心素养:
●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个人生活与学习的影响。在信息系统应用过程中,能预判可能存在的个人信息泄露等安全风险,掌握个人信息保护的常用技术方法。
●信息社会责任:认识信息系统在社会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性,具有积极学习的态度、理性判断和负责行动的能力。
学习环境:有教学控制软件的多媒体机房。
建议课时:1课时
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针对以下问题进行思考、讨论回答。
导入1:“现如今,各色各样的信息系统进入生活帮助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你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过哪些给你带来便利的信息系统?”请学生给出你使用过的信息系统与使用感受。
导入2:“看来大家都享受过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便利,但是在互联网上,大家还需要注意一些隐私安全问题,互联网时代有一个说法“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请学生阅读问题与讨论“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思考我们的哪些信息被互联网记录?这些信息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便利?产生了哪些安全隐患?
通过师生对话、探讨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的信息系统应用思考,让生活便捷高效,引出信息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局限性,培养信息意识。
交流的前提是每位参与交流的同学都要为该活动进行充分的准备和思考。因此在讨论之前,要求每位学生先独立对问题进行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
问题与讨论1
请学生观看新闻报道“一个手机号,泄露哪些个人信息?”,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以及视频内容,小组讨论上述问题。要求每组至少写出5个被互联网所记录的信息,组内总结这些信息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便利?产生了哪些安全隐患?及大数据时代带来的“便利”与“安全”的关系。
由于生活经验的不同,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信息系统可能存在一些差异,甚至有一些学生可能接触的不多。为了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让大家都能发表见解,通过新闻报道的视频,向学生暴露更多信息泄露案例,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也为学生的讨论环节提供素材。
学习任务
要求学生自学教材3.1.1内容,或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完成知识表格。
定义举例个人敏感信息个人一般信息具体案例个人信息泄露的危害举例信息泄露的渠道
完成表格后,可以小组交流补充,也可以选取个别小组进行分享。
任务驱动,支持学生自主学习,推动小组合作完成任务,让学生将自己了解或通过搜索引擎寻找到的定义或案例汇总,形成系统化知识,提升学生有目的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落实“了解个人信息的常见类型及信息泄露渠道”的教学目标。
实践与体验
教师将个人手机投屏到教学电脑。选取个别学生参照教材实践与体验“谁在读取你手机的通话记录”完成体验演示,实践内容:
教师通过一些软件将手机屏幕投屏公开演示。
指导查看手机权限管理功能。
指导如何设置应用权限。
下载安装应用软件,查看授权提醒。
组织讨论手机信息泄露途径以及个人信息被用于何处?鼓励学生查询资料回答问题。
其余同学观察演示过程并完成结果呈现表格(教材P98)。
本环节实践活动考虑到很多学校学生是不允许带手机进校园,因此安排通过“360手机助手”等软件将个人手机屏幕投屏到投影仪或教师机上公开进行演示实践。由学生进行演示可以让学生亲自体验实践过程,对于演示过程中学生暴露的问题,教师可及时进行指导。其他同学观看演示,完成结果呈现表格,切实体验生活中信息泄露的问题,思考掌握一定的保护个人隐私的方法。同时鼓励学生,帮助身边的家人朋友了解智能手机信息泄露情况,指导他们采取有效措施管理智能手机软件应用权限,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和信息社会责任意识。
问题与讨论2
“既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个人信息极易被泄露,完全舍弃互联网显然不是一个理智的方式。大数据时代,如何在数据公开和个人数据保护之间取得平衡?要想保护个人信息,你觉得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请同学们观看视频“你了解隐私保护么?”,思考并讨论隐私保护可以采取的措施。
思考新技术带来的便利和新问题,通过视频结合生活应用场景自行总结个人信息保护的有效措施。小组讨论互相补充,并通过小组分享和教师辅助总结有效措施。同时要注意提醒学生在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他人的信息安全,做一个具有信息社会责任意识的合格数字公民。通过此类活动强化学生学习和交流分享的能力。
视频小结
“要想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以上提到了国家、行业和个人的作为,其中我们个人的信息安全意识最重要,接下来通过视频了解互联网时代,个人保护隐私的6大技巧”。
本课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和个人信息保护的能力。通过视频小结个人保护隐私的6大技巧,可以帮助每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掌握个人信息保护的方法,也可鼓励学生分享个人总结的方法。
课堂小结
1.学生回顾个人信息常见类型及信息泄露渠道。
2.总结有效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方法和措施。
通过回顾总结帮助学生掌握本节知识点,认识到信息系统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熟悉信息系统安全防范的常用技术方法,培养信息安全意识,提高学习自觉性和热情。
作业布置
●基础作业(可查阅书籍或网络):
1.
在现实生活中,举例说明哪些信息属于个人敏感信息。我们要保护好自己的隐私,同时又应该如何尊重他人的敏感信息?
2、列举近年来影响范围广泛的信息泄露事件
●实践作业:
帮助身边的家了解智能手机信息泄露情况,指导他们采取有效措施管理智能手机软件应用权限
课后作业是课堂学习的延伸,是巩固和升华知识点的有效途径。基础作业有助于学生对本节内容进行内化总结。实践作业帮助学生掌握巩固个人信息保护的方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针对
核心素养培养的
设计考虑
本条目要求学生能合理认识信息系统在社会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性,在信息系统使用过程中,能预判可能存在的个人信息泄露风险,掌握有效保护个人和他人信息的方法。核心素养的培养表现在两个方面:
信息意识的落点在:通过新闻报道——“一个手机号,泄露哪些个人信息?”,组织学生结合日常生活分析讨论哪些信息被互联网记录?这些信息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便利?产生了哪些安全隐患?使学生直观感受个人信息安全事故带来的严重威胁和侵害;通过实践与体验——“谁在读取你手机的通话记录?”
使学生亲历个人手机使用过程中正在发生信息泄露事件,引发学生对安全意识的思考,从而树立一定的信息安全意识;在组织学生自主上网了解个人信息的常见类型及信息泄露渠道,小组讨论总结本节知识点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学习和交流分享的能力,培养信息意识。
信息社会责任落点在: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与讨论“如何在数据公开和个人数据保护之间取得平衡”,以及视频学习“个人保护隐私的6大技巧”,掌握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措施,尊重他们个人信息隐私权,在虚拟社会中负责任地进行交流,从而培养信息安全意识和信息社会责任意识。(共17张PPT)
必修2《信息系统与社会》
第三章
信息系统安全
3.1.1
个人信息及其保护


01
情境导入
02
课堂教学
03
问题讨论
04
实践体验
01
情境导入
导入1:“现如今,各色各样的信息系统进入生活帮助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你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过哪些给你带来便利的信息系统?”请给出你使用过的信息系统与使用感受。
01
情境导入
导入2:“看来大家都享受过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便利,但是在互联网上,大家还需要注意一些隐私安全问题,互联网时代有一个说法“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请学生阅读问题与讨论“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思考我们的哪些信息被互联网记录?这些信息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便利?产生了哪些安全隐患?
02
课堂教学
个人信息及其保护
个人一般信息和个人敏感信息
个人信息的概述
个人或家庭被骚扰、隐私被公开
个人信息泄露的危害
注册时无意泄露、网上交流被恶意窃取
个人信息泄露的渠道
国家立法、行业自律、个人信息安全意识
个人信息的保护
1.个人信息及其保护
03
问题讨论
问题讨论
“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On
the
Internet,
nobody
knows
you're
a
dog),该漫画于1993年7月由彼得·施泰纳创作,刊登在《纽约客》上,用以描述互联网的匿名特性。现今的情况已今非昔比,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系统无时无刻都在记录人们的一言一行。用户数据被各种信息系统搜集、分析甚至被交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如今的互联网上,每个人都知道你是一条狗”(如图3.1.1)。
试着分析:
(1)我们的哪些信息被互联网所记录?
(2)被互联网记录的这些信息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便利?产生了哪些安全隐患?
(3)大数据时代的“便利”和“安全”,是怎样的关系?
问题讨论
观看新闻报道“一个手机号,泄露哪些个人信息?”,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以及视频内容,小组讨论上述问题。要求每组至少写出5个被互联网所记录的信息,组内总结这些信息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便利?产生了哪些安全隐患?及大数据时代带来的“便利”与“安全”的关系。
自主学习
内容
定义
举例
个人敏感信息
个人一般信息
具体案例
个人信息泄露的危害
举例
信息泄露的渠道
自学教材或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完成知识表格。
学习评价
对自己和同伴的表现进行客观的评价,并思考后续完善的方向。(5=优秀,4=超出一般水平,3=满意,2=有待改进,1=不太理想)
评分项
自我评价
同学互评
总结被互联网记录的信息给生活带来的便利和产生的安全隐患。
5
4
3
2
1
5
4
3
2
1
个人信息的常见类型及信息泄露的危害的总结
5
4
3
2
1
5
4
3
2
1
信息泄露途径的总结
5
4
3
2
1
5
4
3
2
1
针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措施的总结
5
4
3
2
1
5
4
3
2
1
04
实践体验
实践体验
实践体验:如果不允许学生把手机带入学校,教师将自己手机投屏到教学电脑。选取个别学生参照教材实践与体验“谁在读取你手机的通话记录”完成体验演示,实践内容:
1.
教师通过一些软件将手机屏幕投屏公开演示。
2.
指导查看手机权限管理功能。
3.
指导如何设置应用权限。
4.
下载安装应用软件,查看授权提醒。
5.
组织讨论手机信息泄露途径以及个人信息被用于何处?鼓励学生查询资料回答问题。
其余同学观察演示过程并完成结果呈现表格(教材P98)。
课堂作业
1.图中人物的行为侵犯了公民的(

2.微信朋友近期流行一些“姓名算命”、“测试手机号的价值”、“扫码登记免费领礼品”等活动,实际上会导致使用者隐私泄露,据安全专家介绍,这些小程序会收集测试者不同方面的个人信息,有的收集姓名,有的收集手机号,如果这些个人信息都汇集到同一个公众号,就能还原测试者的个人隐私。针对以上现象,下列行为不合理的是(

A.
树立安全防范意识,远离微信
B.
掌握网上安全运行的知识
C.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保护个人隐私
D.
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扫码不明二维
A.
名誉权
B.
人身自由权
C.隐私权
D.
俏像权
课堂作业
3.(开放题)春节期间,小明同学突然接到外地电话,对方声称是小明的朋友王某,并完全报出小明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和家庭住址等,最近家庭遇到一些困难,想问小明借钱。机智的小明当即判断应该是自己的个人信息被泄露了,并及时挂断了电话。
(1)根据你的判断,小明可能在哪些渠道泄露了个人信息。
(2)小明的哪项权利受到侵害?如果你是小明,接下来可以采取怎样的措施应对?
参考答案:(1)可能的信息泄露渠道有:网站注册信息被窃取,网上交流、购物等信息被窃取,安装app权限过度开放,通过公共无线WIFI被窃取,不良商家或机构人为泄露个人信息,个人手机或电脑遭到恶意攻击或病毒感染等等,意思相近即可。
(2)小明的个人隐私权受到侵害。接下来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发现个人信息泄露源头第一时间注销或更换相应账号;更改重要网站的密码;报案:报案的目的一来是保护自己的权益,二来也是可以备案;起诉:如果个人重要的信息丢失,而且知道怎么丢失的或者是有很多线索,那么就可以向专业的律师咨询相关的法律法规,合理利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及时提醒身边的亲朋好友防止被骗。
个人信息的概念
个人信息泄露的危害
个人信息泄露的渠道
个人信息的保护
课堂小结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