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19)信息技术 必修2 3.1.2 信息安全与保护——信息社会责任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2019)信息技术 必修2 3.1.2 信息安全与保护——信息社会责任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2019)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1-01-22 16:17: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信息社会责任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教学目标
信息社会责任
教材内容: 3.1.2信息社会责任
适应的课程标准:
2.6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合理使用信息系统,负责任地发布、使用与传播信息,自觉遵守信息社会中的道德准则和法律法规。
教学目标:
●理解数字公民的概念,能从三个维度认识数字公民的教育内涵。
●了解信息法规以及信息法规对信息伦理的约束。
●理解知识产权概念,能够辨识并合理使用知识产权。
●了解自媒体时代的利弊。
●树立信息社会责任意识,理解信息社会与个体的联系,认识信息社会稳定对于个生活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指向的核心素养:
信息意识:能够敏锐感觉到信息的变化,分析数据中所承载的信息,采用有效策略对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内容的准确性、指向的目的性做出合理判断,对信息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期分析,为解决问题提供参考;
计算思维:总结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并迁移到与之相关的其他问题解决中。
数字化实践:掌握数字化学习系统、学习资源与学习工具的操作技能,用于开展自主学习、协同工作、知识分享与创新创造。
信息社会责任:具有一定的信息安全意识与能力,能够遵守信息法律法规,信守信息社会的道德与伦理准则,在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中遵守公共规范,既能有效维护信息活动中个人的合法权益,又能积极维护他人合法权益和公共信息安全;关注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与人文问题;
学习环境:有教学控制软件的多媒体机房,装有MS软件和班级讨论区。
建议课时:1课时
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1)
教师引导学生针对以下问题进行思考、讨论回答。
在刘慈欣的小说《时间移民》中,主人公通过低温休眠的方式实现“时间跨越”来到未来,发现未来世界的战争已经转变为模拟战争,没有流血、没有伤亡,一切都是计算机内的数据计算,而除了军事,人们的一切生活都完全依赖于计算机。当主人公再次跨越时间到达更远的时代后,发现人类已经“消失”,人们的思维、性格、习惯等等状态彻底变成了计算机中的数据,每一栋建筑是一个计算机模型,每一个部门是一款软件,物质本身变得不再重要,整个世界是一个超大型的计算机系统,彻底地数字化、信息化。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人的活动空间由传统的现实世界渐渐拓展到虚拟空间——信息社会中,物理世界中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安全等要素正在全面映射到开放的虚拟空间。通过科幻小说的思维,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对现实社会与信息社会联系日益密切这一趋势有更为深刻的理解,以加强学生对信息社会责任重要性的意识。
讨论与思考(1)
1. 通过分析上述案例,请学生积极思考,对信息社会的发展作出畅想;
2. 通过分析上述案例,请学生找出生活中信息社会发展的案例。
3. 通过分析上述案例,请学生说出在
有了对实际案例的对比分析后,学生对信息社会初步感性认识,将现实社会与信息社会进行联系,从而引出信息社会下的责任问题和“数字公民”的概念。
自主学习
(1)
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中数字公民的概念,回答问题:
1. 数字公民指什么?
2. 数字公民和现实公民有什么区别?
若学生一时不能正确地表述,教师可以从实际案例加以引导提示。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数字公民的概念,并讲解数字公民素养教育九要素的含义。
说明:数字公民教育九要素是数字公民教育的理念,从尊重、教育、保护三个维度出发,对数字公民的行为准则提出要求。
相对于现实社会中的个体,数字公民作为信息社会中的个体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在情境导入中的,学生理解了信息社会和现实社会的联系,进而讲解数字公民的概念,学生也容易接受并能够代入到案例的具体情境中。
讨论与思考(2)
阅读新闻“版权局为音乐收费下最后通牒”。联系书本内容,思考:
1. 为什么音乐需要收费?
2. 在平常的生活中,还有什么类似的事件吗?
说明:各大视频网站的收费会员、小说网站的收费小说、各种收费软件等等都是因为版权。
从生活出发,当一些平常生活中早已习以为常的话题被拿出来研究时,一方面学生易于理解,另一方面能够设身处地思考问题,极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提问环节加强互动的同时,活跃课堂氛围。
知识讲解(2)
讲解“知识产权”的含义以及为确保知识产权而设立的相关法律法规。
回归理论,将讨论与思考的结果沉淀,将生活中的应用与知识点相结合,迁移到其他相关问题。
讨论与思考(3)

阅读素材“自媒体时代”,思考下列问题:
1. 什么是自媒体,它在生活当中有什么体现?
2. 自媒体的发展有什么利弊?
数字公民在信息社会这个“虚拟空间”有着更大的权限,通信自由、信息传播自由、信息选择自由,于是人人都是媒体,借助素材案例,学生得以了解什么是自媒体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同时,自媒体对信息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通过思考总结自媒体带来的好处和它在网络道德伦理上的一些负面影响。
课堂小结
知识梳理:
1. 总结数字公民概念,阐明数字公民素养教育九要素;
2. 总结知识产权的概念;
3. 总结自媒体时代产生的利弊,在带来方便的同时引发的伦理道德问题;
4. 总结信息法规及各自作用;
5. 总结信息社会下数字公民的信息社会责任。
作业布置
基础作业(面向所有学生):
1. 阅读教材“拓展链接”中开放源代码运动,思考信息产品是否应该开放版权,对于信息社会有何影响。
2. 完成教材中“思考与练习”部分内容。
课后作业是课堂学习的延伸,是巩固和升华知识点的有效途径。根据学生的基础和能力设置不同难度的作业,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内容为信息社会责任,重点在于让学生知道虚拟世界中数字公民的概念,负责任地发布、使用与传播信息,引导学生自觉遵守信息社会中的道德准则和法律法规,具有知识产权意识。
在上一节的学习中,主要学习了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而本节课的内容事实上是意识层面的提高,强调个体与信息社会的关系。本节包含数字公民、知识产权、自媒体三大概念,但内容大多可以作为学生的预习材料,对于学生来说,知识点上不存在理解上的困难,关键在于学生能够具备责任意识,并应用到实际中去。
无论对于概念的学习还是意识的引导,本节内容适合以案例讨论、思考的方式开展,组织好学生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以及引导学生对讨论问题答案的解答与总结。教材在本节中的案例不多,需要教师寻找适合的案例素材以供学生讨论,其中案例需要切合实际生活,同时又能较好反应重点,存在发挥的空间和讨论的余地,
本条目的重点是算法的基本特征和描述方法,难点是算法的描述方法,尤其是循环结构的流程图画法,更是难上加难。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流程图,初次尝试难免会出现各种错误。教师要对这些错误有预期心理准备,通过提供大量案例分析,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给予及时评价,引导学生逐渐掌握正确的描述方法。
对于概念的学习有两种方式,一是先给出概念的定义和特征,然后逐条分析解释,结合实例进行运用,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此法注重结论,追求教学效率,适合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另一种方式暂不涉及概念的定义和相关专业术语,先设置真实情境,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使用相关工具和方法,等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再用专业术语代替通俗的语言,归纳总结出结论,此法注重过程和体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信息意识和计算思维。本节适合采用设置情境的方式,一来避免直接讲解造成的乏味感,学生乐于接受,第二,深入浅出的案例有利于加深学生的印象。
教师要将联系上一节课的内容,将本节内容作为上一节内容的提高与升华,引导在个人信息保护的基础上思考个体与信息社会这个大整体的关系。个体在信息社会中需要遵守规范,维护信息社会的稳定,而稳定的信息社会也为个体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这与现实中的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一致的。虽然信息社会不同于现实,是一个“虚拟”的社会,但信息社会中的数字公民、知识产权等概念也都可以在现实社会中找到对应的案例, 二者在意识上是一致的。教师应找到这层联系,合理借助生活中的案例,联系现实社会,引导学生形成信息社会责任意识。
针对
核心素养培养的
设计考虑
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可能泛泛而谈,而应落实在每一次引导、每一个活动之中。本条例各个核心素养的具体落点分析如下:
信息意识:落点在“能够敏锐感觉到信息的变化,分析数据中所承载的信息,采用有效策略对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内容的准确性、指向的目的性做出合理判断,对信息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期分析,为解决问题提供参考”。本条例从各个生活案例出发,展现给学生真实的情境,唤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对信息内容和影响的思考,将所思所得迁移到其他生活情境中。本节课主要以案例分析、思考讨论的方式开展,学生主动交流,教师适当引导,对学生主动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教师应积极与学生互动,鼓励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同时设置情境,学生设身处地思考问题,寻求解决的过程中加强信息社会责任意识。
计算思维:落点在“针对给定的任务进行需求分析,明确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能提取问题的基本特征,进行抽象处理,并用形式化的方法表述问题”。在数字公民的概念学习中,学生通过对现实社会信息化、数字化的认识,理解信息社会的含义。随着信息社会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逐渐与数据联系起来,通过科幻小说中的案例素材,理解信息社会的发展,进而迁移到人与社会的联系。
数字化实践:体现在“总结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并迁移到与之相关的其他问题解决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使用图表进行知识点整理和自我评价。在阅读素材“自媒体时代”后,思考与讨论各种获取信息的自媒体平台,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借助各种信息工具获取信息。
信息社会责任:落点在“具有一定的信息安全意识与能力,能够遵守信息法律法规,信守信息社会的道德与伦理准则;对信息技术创新所产生的新观念和新事物,具有积极学习的态度,理性判断和负责行动的能力。”本课所举例的一些实例,如现实版失孤,版权问题新闻等都与生活密切相关,对于这些新的变化和影响,学生应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合理、规范地形式数字公民地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