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梦回繁华 课件(幻灯片27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1*梦回繁华 课件(幻灯片27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1-25 10:39: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梦回繁华
1 任务一:浏览勾画明结构
第一段
关键句: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便是北宋风俗画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幅。”
原因:
引出本文说明对象——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第二段
关键句:
“张择端,主要活动于……”
“《清明上河图》可能作于……”
“这幅画卷必有其特殊的意义,正是他们回首故土、梦回繁华的写照。”
原因:
介绍这幅画的作者张择端及其创作动机。
第三段
关键句:
“绢本,设色,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作品描绘了都城汴京从城郊、汴河到城内街市的繁华景象。”
原因:
从整体上介绍了这幅画的基本信息。
第四段
关键句:
“画面开卷处描绘的是汴京近郊的风光。”
“画面中段是汴河两岸的繁华情景。”
“后段描写汴京市区的街道。”
原因:
分三次具体介绍《清明上河图》画作的主体内容。
第五段
关键句:
“画中丰富的内容,有着文字无法取代的历史价值,在艺术表现的同时,也是为12世纪中国城市生活状况留下的重要形象资料。”
原因:
总结《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点和社会价值。
文章结构
第1段:交代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引出本文说明对象
《清明上河图》。
第2段:介绍《清明上河图》作者张择端。
第3段:整体介绍《清明上河图》。
第4段:具体介绍《清明上河图》画作的主要内容。
第5段:总结画作的艺术特点和社会价值。
说明顺序
第1段:交代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引出本文说明对象
《清明上河图》。
第2段:介绍《清明上河图》作者张择端。
第3段:整体介绍《清明上河图》。
第4段:具体介绍《清明上河图》画作的主要内容。
第5段:总结画作的艺术特点和社会价值。
背景
内容
价值
逻辑顺序
说明顺序
第4段:
①“画面开卷处描绘的是汴京近郊的风光。”
②“画面中段是汴河两岸的繁华情景。”
③“后段描写汴京市区的街道。”
由前到后
空间顺序
2 任务二:比较阅读品语言
选段1
长卷为淡墨设色绢本,高20.8厘米,横528.7厘米,绘人物五百余(一说八百余,恐怕还得仔细盘点),牲畜近百,树木近二百,洵为中外绘画史上煌煌巨制……
列数字——科学、准确
赶集的乡人驱赶着往城内送炭的毛驴驮队。在进入大道的岔道上,是众多仆从簇拥的轿乘队伍,从插满柳枝的轿顶可知是踏青扫墓归来的权贵。近处小路上骑驴而行的则是长途跋涉的行旅。
忙碌的船工从停泊在河边的粮船上卸下沉重的粮包,纤夫们拖着船逆水行驶,一片繁忙景象。
船正在放倒桅杆准备过桥,船夫们呼唤叫喊,握篙盘索,桥上呼应相接,岸边挥臂助阵,过往行人聚集在桥头围观。而那些赶脚、推车、挑担的人们,却无暇一顾。
——《梦回繁华》第4段节选
摹状貌——化静为动
用细致的描写,再现图画所绘生活场景。
画面开卷处描绘的是汴京近郊的风光,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峭,赶集的乡人驱赶着往城内送炭的毛驴驮队。
——《梦回繁华》第4段节选
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峭——朗朗上口、概括简练
第4段中的四字短语
疏林薄雾 农舍田畴 春寒料峭 长途跋涉
舳舻相接 规模宏敞 结构精美 车水马龙
呼唤叫喊 握篙盘索 呼应相接 挥臂助阵
街道纵横 房屋林立 罗锦布匹 沉檀香料
香烛纸马 医药门诊 摩肩接踵 络绎不绝
无所不备 一应俱全
四字短语——平实准确、描摹细致
3 任务三:拓展阅读析情感
文章主要说明对象是《清明上河图》,为什么要以《梦回繁华》为题,这个题目相比《清明上河图》好在哪里?

“繁华”
第1段:“北宋时期,商业手工业迅速发展,城市布局打破
了坊与市的严格界限,出现空前的繁荣局面 。”
第3段:“作品描绘了都城汴京从城郊、汴河到城内街市的
繁华景象。”
第5段: “画中丰富的内容,有着文字无法取代的历史价值,
在艺术表现的同时,也是为12世纪中国城市生活
状况,留下了重要的形象资料。”
北宋经济、文化的繁华
画面内容的“繁华”(丰富)
艺术手法的“繁华”(高超)
“梦回”
第2段:“据后代文人考订,《清明上河图》可能作于政
和至宣和年间,那正是北宋统治者在覆灭之前大
造盛世假象,以此掩盖内忧外患的时期。”
链接材料:
在城门外,望火楼无人守望,城门无人把守,整个汴京城是一个不设防的国都。而那些禁军却安卧在递铺门口或忙碌于运送军酒。
画家以现实主义的精神和悲天悯人的意识揭示出当时隐藏着的一些社会矛盾,折射出对宋都城防缺失、消防殆尽、军心涣散、文武相争等弊病的担忧。而这个时期北方的少数民族劲敌正在秣马厉兵,伺机攻克这座不设防的都城,北宋灭亡,已在旦夕之间。
“梦回”
第2段:“据后代文人考订,《清明上河图》可能作于政
和至宣和年间,那正是北宋统治者在覆灭之前大
造盛世假象,以此掩盖内忧外患的时期。”
第2段:“建炎之后,南渡的北宋遗民怀念故土,在他们
眼中,这副图卷必有其特殊的意义,正是他们
回首故土,梦回繁华的写照。”
对北宋覆灭,山河破碎的遗憾
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
回忆古代文明的灿烂,继承与再现“繁华”
顾恺之《洛神赋图》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仇英《汉宫春晓图》
郎世宁《百骏图》
阎立本《步辇图》
张萱、周昉《唐宫仕女图》
韩滉《五牛图》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请同学们从“中国古代传世名画”中,任选其中感兴趣的一幅,在查阅资料后,运用本单元所学说明文知识,为其写一段说明性文字。可整幅说明,也可选择某一幅画中的某段进行说明。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