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全国)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六章溶解现象 第1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培优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全国)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六章溶解现象 第1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培优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1-27 15:16: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中化学沪教版(全国)九年级下册第六章溶解现象第1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培优练习
一、选择题
1.放入水中形成浊液的是
A.食盐
B.蔗糖
C.面粉
D.味精
2.属于溶液的是
A.奶茶
B.蒸馏水
C.咖啡
D.矿泉水
3.生理盐水属于
A.溶液
B.悬浊液
C.乳浊液
D.化合物
4.室温下,25mL水中溶解性最小的是
A.食盐
B.淀粉
C.白糖
D.硝酸钾
5.比较食盐和蔗糖在水中的溶解性,必须控制的条件是(

A.温度均相同
B.均用玻璃棒搅拌
C.均达到饱和状态
D.食盐和蔗糖颗粒大小均相同
6.加入足量的水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

A.泥沙
B.植物油
C.白砂糖
D.粉笔灰
7.在100
mL水中加入下列物质搅拌,一定能形成悬浊液的是
A.食盐
B.泥沙
C.豆油
D.蔗糖
8.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暖宝宝”发热取暖
B.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
C.铁钉生锈
D.葡萄酿酒
9.下列关于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说法:
①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②溶液是纯净物,而浊液是混合物;
③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溶液静置多久都不分层;
④浊液对生产有害无利;
⑤浊液中分散的都是固体小颗粒;
⑥浊液都是不均一、不稳定的。
其中正确的是(  )
A.③④⑤⑥
B.②⑤⑥
C.③⑥
D.③⑤⑥
10.取某固体物质5g加入20mL水中,测得溶液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该固体物质可能是(  )
A.硝酸铵
B.氯化钠
C.氢氧化钠
D.蔗糖
11.以下是一些关于溶液的说法:①无色,②混合物,③溶质一定是固体,④均一,⑤稳定,⑥各部分的性质相同。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④⑤
B.②④⑤⑥
C.①②④⑤
D.①③⑤⑥
12.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溶液中各部分的密度均相同
C.物质溶解时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D.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
13.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气体
B.铜和黄铜相互刻画,铜上留有痕迹
C.干燥的石蕊纸花放到二氧化碳气体中变为红色
D.把酒精滴入水(含少量红墨水)中,振荡、静置后,上下分层
14.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铜在空气中燃烧后由红色变为黑色
B.消防队员用水降低可燃物的温度来灭火
C.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能去除餐具上的油污
D.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15.人类生活需要热量,下列热量主要有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
A.物体间相互摩擦产生的热量
B.生石灰遇水放热
C.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水所吸收的热量
D.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
二、实验题
16.设计对比实验、控制变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根据下图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一中红墨水在______(填“冷水”或“热水”)中扩散更快。
(2)实验二中碘几乎不溶于水却能溶解在酒精中,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_________有关。
(3)实验三为了验证NaOH溶液确实能与CO2发生反应,分别向两个收集满CO2气体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NaOH溶液和_______,立即旋紧瓶盖,振荡,可以观察到_____(填“左”或“右”)瓶变瘪的程度更大。
三、简答题
17.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目的,为了利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请展示你这方面的能力回答以下问题。
(1)你的自行车被雨水淋湿了,为了防止生锈,请说出一种简单有效的处理方法_______。
(2)修理自行车的师傅工作服上沾上了油污,请你帮他想出一种办法进行油污清洗,并说出你选择这种方法的原理_______。
四、计算题
18.100g食盐溶液中有氯化钠25g,求溶质的质量分数___。
参考答案
1.C2.D3.A4.B5.A6.C7.B8.B9.C10.A11.B12.B13.B14.A15.B
16.热水
溶剂的种类


17.将自行车上的水擦干
可以用汽油洗去油污,是利用了汽油能溶解油污来达到目的,利用的是溶解原理
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