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分值 知识点 能力要求 估分
1 3 两个有理数的减法 理解 0.9 2.7
2 3 倒数的概念 理解 0.85 2.55
3 3 有理数乘方运算 掌握 0.85 2.55
4 3 幂的符号法则 理解 0.85 2.55
5 3 科学记数法 理解 0.9 2.7
6 3 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理解 0.75 2.25
7 3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乘法法则 掌握 0.7 2.1
8 3 按精确度要求取近似数 掌握 0.7 2.1
9 3 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理解 0.6 1.8
10 3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掌握 0.6 1.8
11 3 有理数加法法则 了解 0.9 2.7
12 3 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 掌握 0.9 2.7
13 3 有效数字与精确度 理解 0.9 2.7
14 3 幂,底数,指数的概念 了解 0.85 2.55
15 3 若干个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掌握 0.8 2.4
16 3 有理数乘方运算 理解 0.7 2.1
17 3 有理数的加法,乘法 理解 0.6 1.8
18 3 乘方的定义与运算 理解 0.6 1.8
19 3 偶数次幂的非负性 理解 0.6 1.8
20 3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掌握 0.55 1.65
21 10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 掌握 0.8 8
22 10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掌握 0.7 7
23 8 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的简单应用 理解 0.7 5.6
24 12 乘方的简单应用 理解 0.6 7.2
25 10 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的简单应用 灵活运用 0.4
73.1平湖市初中数学 命题人:柳斌 孙凌云
平湖市七(上)第二单元试卷
学校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我市冬季某日的最高气温为4℃,天气预报当晚有一股冷空气来袭,气温预计将下降7℃,那么预计第二天的最高气温为( )
(A)3℃ (B)-3℃ (C)11℃ (D)-11℃
2.的倒数是( )
(A) (B) (C) (D)
3.( )
(A)-6 (B)6 (C)-9 (D)9
4.( )
(A)0 (B)-2 (C)2 (D)-5
5.温家宝总理有句名言:多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得很大;多么大的经济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得很小.将1 300 00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B) (C) (D)
6.七年级一班第一小组的6位同学第一章考试成绩,以80分为基准,超过的分数记为正数,不足的分数记为负,记录如下:-2,+10,0,+2,-7,+5,则这一小组同学的总成绩为( )
(A) 8 (B) 88 (C) 488 (D) 506
7.两数的和为正,积为负,则这两数( )
(A)同为正 (B)一正一负,且正数的绝对值较大
(C)同为负 (D)一正一负,且负数的绝对值较大
8. 30972保留3个有效数字,所得的近似数是( )
(A) (B) (C) (D)
9.若a+b=0,则( )
(A) -1 (B) 0 (C)无意义 (D)-1或无意义
10.甲、乙、丙三家超市为了促销一种定价相同的商品,甲超市连续两次降价20%,乙超市一次性降价40%,丙超市第一次降价30%,第二次降价10%,那么顾客在( )超市买这种商品更合算.
(A)甲 (B)乙 (C)丙 (D)一样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在数轴原点的左边3个单位处有一点A,向正方向移动了4.5个单位,则点A最后停在 处.
12.(-32)-(+17)-(-65)+(-48)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 .
13.近似数0.206精确到 位,有 个有效数字.
14.的底数是 ,指数是 ,结果为 .
15.一家电脑公司仓库原有电脑100台,一个星期调入、调出的电脑记录是:调入38台,调出42台,调入27台,调出33台,调出40台,则这个仓库现有电脑 台.
16.比较下列结果的大小: ; 0
17.绝对值不大于4的所有整数的和为 ,积为 .
18.将一根长1米的木棒,第一次截去一半,第二次截去剩下的一半,如此截下去,截至第五次,剩下的木棒长是________米.
19.若,那么 .
20.如果定义一种新的运算为,那么= .
三.解答题(共40分)
21.计算(每小题2分,共10分)
(1)0 -(-2.73) (2) -3.7+6 -7.3 (3)
(4) (5)
22.计算(每小题5分,共10分)
(1) (2)
23.(8分)一天小明和冬冬利用温差来测量山峰的高度.冬冬在山脚测得的温度是2℃,小明此时在山顶测得的温度是 -1℃,已知该地区高度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8℃,问这座山峰有多高?
24.(12分)你能比较与的大小吗?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写出它的一般形式,即比较与的大小(n是正整数),然后我们从分析n=1,n=2,n=3……中发现规律,经归纳、猜想得出结论
(1)通过计算,比较下列各组中两数的大小:(在横线上填写“>”“=”“<”)
①12 21,②23 32;③34 43;④45 54;⑤56 65
(2)从第(1)题的结果中,经过归纳,可以猜想出与的大小关系是
(3)根据以上归纳.猜想得到的一般结论,试比较下列两数的大小:与
附加题(10分)
25.(1) (2)
(3) 一跳蚤在一直线上从O点开始,第1次向右跳1个单位,紧接着第2次向左跳2个单位,第3次向右跳3个单位,第4次向左跳4个单位,… ,依此规律跳下去,当它跳第100次落下时,落点处离O点的距离是多少个单位?写出你的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BCDAB 6~10. CBBDB
二.填空题
11.+1.5; 12.-32-17+65-48; 13.千分,3; 14.,3,; 15. 50;
16.>,>; 17. 0,0; 18.; 19. 9; 20. -1
三.简答题
21.(1)2.73 ;(2)-5;(3)+3;(4);(5)-3
22.(1)-2 ;(2)
23. 解:(米)所以这座山峰高375米.
24.(1)<,<,>,>,>;
(2)
(3)<
附加题
25.(1)原式=
=
=
(2)原式=
=
=
(3)1-2+3-4+…+99-100= -50 所以落点处离O点的距离为50个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