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24点》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沪教课标版第12页内容
教材分析:
这次实践活动是一次玩扑克牌的数学活动,学生要根据2、3张或4张牌上的数选择运算方法算出24来。这不仅可以加强加、减、乘、除法口算练习,而且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意识和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安排了四部分活动内容。首先通过碰一碰,引导学生根据2个数计算出24的方法;其次通过“试一试”,让学生根据给定的3张牌,探索计算出24的方法;再次,通过“练一练” 让学生根据给定的4张牌,小组合作知道计算方法的多样性,最后安排“比一比”,让学生四人一组摸牌、计算,看谁最先算出24。
教学方法:
这节活动课主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玩扑克牌游戏的形式,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采取游戏闯关的形式,组织学生自主活动,小组合作。学习内容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巩固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增强了对数学的亲近感,使学生在“玩”中增强了合作意识,培养了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
1.掌握算24点的基本方法,在加、减、乘、除口算练习中,进一步提高口算能力。
2.知道不同的牌可以算出24(偶尔不能算出24),相同的牌有不同的算24点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策略和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计算24点的方法。
难点:用四张牌算24点
教学准备:
课件、每人准备1(A)、2、3……9的扑克牌各一张、任务学习单。
一、创设情境,激发游戏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都玩过扑克牌吗?谁来说说,你都玩过什么?看来同学们会玩的种类还真不少,扑克牌不仅是一种大众娱乐项目,同时也它也是一种益智游戏,有时我们在玩游戏的过程当中,还可以学到数学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的学习内容就和扑克牌有关。同学们请看大屏幕,齐读课题。
看到课题,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教学预设】:
什么是24点? 好问题
怎样计算24点? 有想法
玩24点有什么规则? 有内涵 预设中的问题学生都提出来,并且提的比较具体深刻。
师: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问题,走进今天的数学课堂。同学们玩过24点吗?谁来说说,24点怎么玩?
生:介绍24点的玩法。
师:听他介绍完以后,同学们是不是也想试一试。那我们现在就用手中这9张牌一起来算24点。在玩之前老师有一个疑问,A这张牌在扑克牌中叫什么?在玩24点时当作几用?当作1来用。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游戏规则(出示游戏规则),同学们边读边想,这个游戏规则中,你认为哪句比较重要。
生1:我认为每张牌只能用一次,不能重复使用。
生2:我们认为加、减、乘、除四种方法来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由同学们喜欢的扑克牌游戏引入,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让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问题是数学的核心。问题提出往往被视为创造性活动,看到课题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旨在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并带着问题进入今天的游戏,这样才能更有的放矢。】
【反思】在这个环节,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和我预想的差不多,但感觉他们真正想融入到这个游戏当中,所以问题提的比较深刻,学生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在这里,教师的梳理显得尤为重要,每一个问题的梳理都是一种计算方法。但本节课,学生不会玩24点的比我预想的要多一些,所以想尽快了解这个游戏的孩子就比较多,都希望很快进入角色。
二、熟悉游戏规则 掌握计算方法
(一)第一关:
1、新手上路, 幸运对对碰。
PPT出示:本关规则: 老师出一张牌,你们也出一张牌或说一个数,使这两个数学碰出的得数是24。
师:算出28可以吗?一定要算出24来。看来同学们已经理解了游戏规则,下面我们先来玩一个小游戏,热热身,游戏的名字叫幸运对对碰。就是老师出一张牌,你们也出一张牌,看你手中的哪一张牌能和我的牌碰成24,准备好了吗?我出8,你出几能和我碰成24。
生:我出3。
师:你怎么会想到3呢?
生:因为3乘8等于24,我利用了三八二十四这句乘法口诀。
师:还有其它的答案吗?为什么?
生:因为8只有乘3才等于24。
师:接着来,这次老师仍然出1张牌,你们出2张牌,看你出手中的哪2张牌能和我的牌碰成24。准备好了吗?
师:我出8,你出哪两张牌能和我的牌碰成24?
生:1和3
师:谁能把他的想法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
生:8×3×1=24
师:这个算式还可以怎样表示?
生:8×(3÷1)=24
师:还有吗?
生:我出3和9
师:谁能把他的想法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
生:8×(9÷3)=24
生:……
师:是不是还有其它的算法,那同学们看看有没有这种可能,8×8×8=24。(不可能)为什么不可能?
生:因为每张牌只能出一次,不能重复使用,如果重复使用就违反游戏规则了。
师:。那同学们看一下,我们这些算式中出现了什么,小括号,看来同学们已经用到综合算式了。那老师给同学们一个机会,你能不能象老师这样出一张牌,然后让全班同学也只出一张牌就能和你碰成24,谁来?
生1:我出6,你出几?
生2:我出4,因为我利用了四六二十四的乘法口诀。
师:如果让同学们出两张牌,是不是计算方法和刚才一样。简不简单,那如果这次老师再出一张牌,你们也只出一张牌,看你出哪张牌能和老师的牌碰成24。准备好了吗?
师:我出9,你出几?为什么没有人举手呢?
生:因为9的乘法口诀当中没有谁乘9等于24的。
师:那你们手中的牌还有哪几张存在这样的情况?(5和7)同学们经过刚才利用一张牌、两张牌算出24,也掌握了相应的方法。
师小结:2张牌算24点,可以直接用乘法算出。见到3,想8;见到4,想6;见到6,想4,当不能用乘法口诀时,我们也可以用加法或减法、除法来算。
第一环节结束了,看来2张牌算24点,比较简单。下面我们加深难度,进入第二关:幸运凑凑碰。
【设计意图:第一关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了解算24的基本方法,并从游戏中获得学习的乐趣,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反思】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们的反应还是比较快的,能够很快的想到利用乘法口诀来解决问题,我在预设中想到有可能学生会出现3×8=24,但学生比我想的要聪明,所以我自己创设了错误环节,让学生发现问题所在,不能重复使用同一张牌。当出现一张9时,学生们都能知道5、7、9都不可能出现二十四的结果,但在这个环节中,我总结的太快了,应该让学生再多一些思考的时间能够更好一些。
2、小试牛刀,幸运凑凑碰
PPT出示:本关规则:算24点时,将A看做“1”,从A—9这9张牌中任意抽出3张,经过加、减、乘、除的计算后得到24。所抽每张牌上的数都要用,而且只能用一次。
师:那接下来敢接受新的挑战吗?下面我们进入幸运凑凑碰环节,你们能用三张牌算出24点吗?请你静静地观察,如果有想法了,就把你的想法用算式表示出来,写在任务学习单上。
师:下面谁来说一下你的计算过程。
生1:2×(3×4)
生2:3×(4×2)
生3:4×(2×3)
……
师:是不是还可以写出不同的表示方法,但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三个算式,无论怎么算,我们最终的目地都是为了要算出24,那同学们利用的都是哪两句口诀(三八二十四和四六二十四),如果没有口诀怎么办?
生:没有口诀的,我们可以利用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算出来。
【设计意图:学生的能力有差异,让学生在逐步加深的基础上说出自己的计算方法和步骤,初步学算24的计算规则,并且体验成功合作所带来的喜悦。】
【反思】这个授课环节比较顺利,在巡视中我发现有的同学利用乘法的交换律写出一个算式的两种写法,但在学生汇报时,我忘记把这两种书写方式展示出来了,而是急于进行一个环节,展示出来的目的,是让他们充分利用乘法的结合律和交换律去解决问题。
三、变3为4,激发解题策略
第三关:计算能手 幸运比比拼。
PPT出示规则:解决数学书的问题,都是每张扑克牌只能用一次,用“+、-、×、÷”的方法来计算。出示6、3、4、2
小组合作,汇报算式,
师:看来经过这几个环节的活动,同学们不仅掌握了方法和技巧,而且已经成为了计算小能手。同学们,我们刚才用一张牌、两张牌、三张牌算24点,你们猜一猜,接下来我们会用几张牌算24点。
生:4张牌。
师:真的是4张牌吗?下面请同学们把数学书翻到12页,看第6题。认真看过之后,请把你的想法用算式表示出来,写在这张白纸上。
师:都写完的同学举起手来,下面我们4人为一个小组,以1、2、3、4的顺序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如果有哪位同学的算法和你的不一样,请你尝试着去理解他们的计算方法,下面开始。
生1: 4×[6×(3-2)]
生2:6×[4÷(3-2)]
生3:2×[(6-3)×4]……
师:好,同学们,黑板上的这些题签是刚才小组活动的结晶,请你仔细看一看,如果有哪种算法是你们组没有想到的,你把它补充在你的任务学习单上,这是一种变别人的学习方法为自己的学习方法最好的一种学习方法。那同学们发现了,黑板上的这些算式比刚才的算式多了什么(中括号),无论我们是用小括号,还是中括号,我们的目的都是为了要算出24点来。
师:这个游戏好玩吗?那你们知道这个游戏是谁发明的吗?(介绍游戏的由来)
【设计意图:一题多解,更能充分调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及学生的发散思维。计算方法的多样性是解题的难点,总结常规方法使学生能在游戏中得到解题策略多样化的训练。有效数组使学生增加游戏的信心,并且感受灵活的计算方法算24所带来的成功体验和快乐。】
【反思】这个环节是本节课能够出亮点的环节,学生自主探究以后,再在小组活动中交流自己的想法,并把作品贴在黑板上,利用小括号、中括号列出算式,但在这个环节中,我有些着急了,应该把所有的算式整理一下,让学生做到静静地去观察,和自己的做法进行一个比较,找出差异所在,有的学生可能想法比较简单,有的学生可能算式比较简便,在对比中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但我只是总结了一下学生能够利用综合算式的能力,把这方面忽视了。星期一我会在一班讲这节课,这方面我会重新算理一下:
(二次备课)让每个小组成员说清楚自己的算法,4个人在进行方法对比之后,再共同写出其它算法,然后把小组内的算式贴上去,进行对比这后,把别人的方法写在自己的任务学习单上,进行补充、提炼。
师:团结的力量真大, 同学们想了这么多方法, 老师真替你们高兴。想不想自己动手试一试?那我们就进行下一关:高手对决
四、拓展提高
第四关:速算高手
三种题型由易到难,让学生掌握四张牌算24的方法和技巧,并达到巩固升华的目的。然后将全班同学分为四个小队,以比赛的形式贯穿。谁先计算出得数是24,谁就把这4张牌赢走,然后继续玩牌最后谁的牌多谁就获胜, 当算不出24点各自就拿回自己的牌,再次继续进行最后每组选一名小组冠军。
【设计意图:由固定的数组变成自由组合,其中的变数在增加,挑战的难度也在增加,计算方法也会更具多样性。】
【反思】这个环节是体现学生能力的环节,由固定数变成自由组合的数,对学生的计算能力来说是一个挑战,李易展的表现使得这一环节升华。小组活动时,由于时间关系我讲解的规则可能比较快,有些小组成员并没有明白活动的意图,所以活动的时间相对少了一些,对于没有玩过的学生,应该再耐心讲解一些,但从中也看出部分学生上课时的倾听能力需要强化一下。
二次备课:让学生先4人为1个小组,把自己的牌扣上,然后按照统一指令开始活动,有过一次这样的经历,小组接下来的活动的比较省时了。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
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我们利用了一张牌、两牌牌、三张牌、四张牌,采用了不同的计算方法算出24点,你感觉自己的算法是不是越来越快了?如果 让你在算字前面填上一个字,你会填什么字呢?
生:巧、速、快、妙……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一个总结,既加强了学生的总结能力,并且还让他们重新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一个回顾,加深印象。并且让他们从中体会由最初一开始的不熟练,到最后掌握技巧,并根据自己的感觉在课题前面加上一个字,总结一下自己到底掌握了哪种方法。】
当堂检测
4,8,6,?
请再在1-9中任选一个数,让学生任意添上一个数字组成4个数,然后利用不同的方法算出24看谁的方法最多!
【设计意图:这道题有一定的难度,只给出4,6,8三个数字,让学生任意添上一个数字组成4个数,然后利用不同的方法算出24。在掌握了方法和技巧的基础上,让学生再一次挑战自己的能力。】
【反思】由于前面的小组活动耽误了一些时间,所以这个环节没有进行了,在一班上这节课时,一定要注意前面时间的把握。由于这道题可以检测出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所以要把时间控制好。
总结
师:同学们,生活中的扑克牌今天成为我们学习的工具,一节课的时间是短暂的,有的同学可能感觉还没有大展身手,就到了下课的时间了。这一节课老师也很开心,和同学们一起闯过了一关又一关,学会了“算24点”。回家后用这个方法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再进行游戏,相信不久的将来你一定会成为计算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