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下 基础预习及复习巩固讲义 第十二讲 土壤的成分、各种各样的土壤(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八下 基础预习及复习巩固讲义 第十二讲 土壤的成分、各种各样的土壤(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1-31 10:52: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下册科学基础预习及复习巩固
第十二讲 土壤的成分、各种各样的土壤
4-1 4-2土壤的成分 各种各样的土壤
1 土壤中的生命和非生命物质
847725173354 土壤生物: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
23907751384300 矿物质颗粒
2266950113030001857375188595 固体 腐殖质:主要来自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休
60960014478000土壤成分
174307513843000 非生命物质 液体:水是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
气体:空气是植物的根和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氧气的来源
2 从岩石到土壤
引起岩石风化的因素:物理因素—风、流水、温度等;化学因素-化学物质的溶蚀作用;生物因素。
岩石变为土壤:岩石在长期的风吹雨打、冷热交替和生物的作用下,逐渐风化呈石砾和砂粒等矿物质颗粒,最后经各种生物和气候的长期作用形成土壤。
3 土壤的结构和类型
234219921748800土壤的结构
土壤主要由矿物质、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以及多种生物组成,这些成分之间相互影响,使土境形成一定的结构。
矿物质颗粒的多少和排列方式是影响土壤结构最重要的因素。
土壤的矿物质颗粒有粗有细,粗的叫砂粒,细的叫黏粒,介于两者之间的叫粉砂粒。
土壤的类型
砂土类土壤:砂粒多、黏粒少,土壤颗粒较粗。
黏土类土壤:黏粒、粉砂多,土境颗粒较细。
壤土类土壤:砂粒、黏粒、粉砂大致等量,土壤质地较均匀。
4 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
土壤的性状
土壤名称
性状
砂土类土壤
疏松、不宜粘结,通气、透水性较强,易干旱。有机质分解快、易流失。
粘土类土壤
质地粘重、湿时黏、干时硬。保水、保肥能力强,通气、透水性能差。
壤土类土壤
不太疏松、也不太粘。通气、透水,能保水、保肥,宜于耕种。
壤土类土壤的矿物质颗粒、空气、水和有机质等组成比例合理。土壤黏性适度,通气、透水、保水和保肥能力强,是适合大部分植物生长的土壤。
巩固提升
1.土壤中除了土壤生物外,还含有非生命物质,下列实验是为了验证土壤中含有水分的是浸出液( ???)
A.?????????????????????????????B.?
C.???????????????????????????????D.?
?
2.如图所示,将土壤浸出液进行过滤,收集滤液,放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蒸干水分,蒸发皿上会残留下白色固体物质。这说明土壤中含有(??? )
01397000
A.?水分?????????????????????????????????B.?有机质?????????????????????????????????C.?腐殖质?????????????????????????????????D.?无机盐
3.小刚为了探究土壤成分,先取一定质量的干燥土壤,放在如图装置的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等土壤白烟冒尽后,冷却至室温,称量质量,分析质量变化,你认为小刚是在探究土壤中的(??? )

A.?有机物含量????????????????????B.?空气体积分数????????????????????C.?土壤生物数量????????????????????D.?无机盐含量
4.2019年1月4日,“玉兔二号”登录月球背面。科学家设想:假如环境条件成熟,要使月球在自然条件下形成类似于地球土壤的月壤,可能需要经过(? )
①形成原始月壤,积累有机质和养分;②岩石风化;③高等植物生长;④形成矿物颗粒,释放矿物成分;⑤腐殖质不断积累、成熟月壤形成;⑥低等植物着生
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④⑥①③⑤??????????????????C.?①③⑤②④⑥??????????????????D.?③⑤⑥④②①
5.小金同学想证明土壤中存在有机物,并想测定其含量,査阅文献后得知,有机物可以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他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
⑴用天平称取少量新鲜土壤,记录质量为M1;
⑵把他们放在铁丝网上用酒精灯灼烧,如图所示;
⑶用一个干冷的烧杯罩在土壤上,观察发现有________现象;
⑷用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土壤上,观察发现有________现象;
⑸待土壤冷却后测得质量为M2。小金认为有机物的质量就是M1-M2同桌小明则认为,该方案考虑不周,需要对其中一个步骤进行修改,请写出修改的内容________
6.?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之后,月球车“玉兔二号”开始在月面上巡视探测。图1为月球绕地球公转示意图,图2为“月兔二号”留下的第一道痕迹影像图。
(1)图1中,嫦娥四号探测器经历高温考验的时段是________(选填“T1-T2时段”、“T2-T3时段”、“T3-T4时段”或“T4-T1时段”),当月球绕到如图位置时,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是________。
(2)图2中“月兔二号”留下的痕迹说明月球上存在着较厚的“月壤”,月球表面最初主要是由岩石组成,下列哪项因素可能会影响岩石变土壤?? ???
A.生物
B.风力
C.流水
D.温度
7.土壤是植物生长的摇篮,它可以为植物的生长提供________。某片菜地中的青菜普遍植株矮小,叶色发黄,可能是因为这里的土壤中缺乏________元素。
答案解析:
1、【解答】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土壤,试管壁上出现水珠,该实验能够验证土壤中含有水分的是浸出液,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解答】土壤浸出液加热蒸干后残留白色固体是无机盐;
故答案为:D。
3、【解答】有机物具有可燃性。通过将干燥土壤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土壤中的有机物燃烧会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从而使得燃烧后土壤的质量减少,所以A说法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4、【解答】土壤是在岩石、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五大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产物:1.在风化作用下,养分的释放与流失,2.在低等生物、微生物作用下,有机质积累, 形成原始月壤,积累有机质和养分,3.在高等生物作用下,营养富集(有机质重新合成腐殖质) 腐殖质不断积累、成熟月壤形成 。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故假如环境条件成熟,要使月球在自然条件下形成类似于地球土壤的月壤,可能需要经过②岩石风化④形成矿物颗粒,释放矿物成分⑥低等植物着生①形成原始月壤,积累有机质和养分③高等植物生长⑤腐殖质不断积累、成熟月壤形成,B正确。
故答案为:B
5、【解答】土壤中含有水分,所以在加热的过程中水分会以水蒸气的形式出来,当遇到干冷的烧杯时发生液化,所以会观察到小烧杯上有水珠的现象。
土壤中含有有机物,有机物在加热燃烧的过程中会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 用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土壤上,观察发现有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现象。
因为新鲜土壤中含有水分,在加热过程中也会使得土壤的质量减少,所以需要将新鲜的土壤改成干燥的土壤,以排除水分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故答案为:小烧杯上有水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将新鲜土壤换成干燥土壤
6、【解答】月球上没有大气,对太阳福射的削弱作用弱。月球处于图中近日点时(图中T1?T2时段),太阳福射强,温度高。图中,媒娥四号探测器经历高温考验的时段是T1 ~T2时段,正确,其余时段距离太阳较远,温度较低。 当月球绕到如图位置时,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是满月。?
(2)由于月球表面不存在大气、生物及水源,因此月球岩石被风化的外力作用主要来自温度。由于长期极大的昼夜温差 ,使岩石被风化成颖粒较小的物质覆盖在月球表面。
故答案为:(1)T1-T2?;满月(2)D
7、【解答】(1)土壤是植物生长的摇篮,它可以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水、无机盐(矿物质)、空气等。
(2)某片菜地中的青菜普遍植株矮小,叶色发黄,可能是因为这里的土壤中缺乏氮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