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第3章
空气与生命综合测试1答案
1.C
2.D
3.A
4.A
5.D
6.C
7.D
8C
9.B
10.C
11.B
12.C
13.A
14.C
15.A
16.B
17.C
18.C
19.A
20.C
21.(1)全身的毛细血管
(2)呼吸运动
(3)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气体的扩散作
氧气
二氧化碳
22.(1)丙或戊
2KMnO4
K2MnO4+MnO2+O2↑
(2)戊
(3)乙
(4)甲
丁
23.(1)人体呼出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比吸人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多
(2)Ca(OH)2+CO2=CaC03↓+H2O
24.(1)变浑浊
(2)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
(3)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25.(1)将集气瓶中的氧气全部耗尽
(2)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白烟,同时释放出大量的热
8烧杯中的水倒流入集气瓶,约占集气瓶体积的
(3)难
不活泼
26.(1)8~9h
(2)增强
(3)植树造林(合理即可)
27.(1)否
(2)35
48或49
(3)87
(4)①④⑤
28.(1)氧气
(2)光合
(3)对照实验
光照
(4)呼吸
二氧化
29.(1)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乙
二氧化碳
(2)黑暗
光合作用
30.(1)铁丝生锈
集气瓶的底部没有放水或铺沙子
3Fe+2O2Fe3O4
化合反应
(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氧气能助燃(能支持燃烧)(3)该瓶中还有体积为64%的空气,空气中也有氧气
49%
31.(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氧气质量:10g-9.36g-0.64g。
(2)设参加反应的KMnO4质量为x。
2KMnO4K2MnO4+MnO2+O2↑
316
32
X
0.64g
=·解得x=6.32g.
32.(1)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100%=75%。
(2)由表中数据可知第三次加入5g稀盐酸后,3g碳酸钙与15g稀盐酸刚好完全反应。
设15g稀盐酸中的HCI质量为x,
CaCO3+2HCI=CaCI2+H2O+CO2↑
100
73
3g
x
=,解得x=2.19g。
20g稀盐酸中的溶质HCI的质量:2019g×=2092g。2021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第3章
空气与生命综合测试卷1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K:39
Cl:35.5
Ca:40
Mn:55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有关氧气的“自述”中,错误的是
(
)
A.我不易溶于水
B.
我能供给呼吸
C.
我具有可燃性
D.我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2.关于植物呼吸作用的实质,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消耗氧气
B.分解有机物
C.
产生二氧化碳
D.
储存能量
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是分解反应
B.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C.动植物的呼吸、金属的生锈都是氧化反应
D.干燥空气中各组分气体的体积分数约为: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和杂质1%
4.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空气的净化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各组气体中,都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
A.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
B.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气
C.
氧气、二氧化碳、氯气
D.氮气、氧气、一氧化碳
5.2015年2月28日,柴静的纪录片《穹顶之下》首发,片中聚焦了雾霾及空气污染的深度调查。雾霾中PM2.5颗粒物能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危害人体健康。在雾霾天气频发的情况下,用鼻呼吸尤为重要,原因是
(
)
①鼻毛可阻挡吸入的尘埃
②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使吸人的空气清洁、湿润
③嗅细胞接受气味的刺激
④鼻黏膜内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空气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④
6.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紧密相关。如图所示,若甲代表水和二氧化碳,则
(
)
A.
I是光合作用,II是呼吸作用,乙是水和二氧化碳
B.
I是光合作用,II是呼吸作用,乙是有机物和氧气
C.
I是呼吸作用,II是光合作用,乙是水和二氧化碳
D.I是呼吸作用,II是光合作用,乙是有机物和氧气
7.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装置①可作为CO2的发生装置
B.装置②干燥O2时,气体由a管进b管出
C.装置③可用作O2的收集装置
D.装置④是收集CO2气体的验满方法
8.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正式颁布实施,酒后驾车已成为一种违法行为。交警通常用一种“酒精检测仪”检查司机呼出的气体中的酒精含量是否超标,其反应原理为:C2H5OH+4CrO3+6H2SO4=2X+2CO2↑+9H2O,反应中红色的CrO3转化为绿色的化合物X,则X的化学式应为
(
)
A.
Cr2O3
B.CrSO3
C.Cr2(SO4)3
D.CrS
9、实验使用后KClO3和MnO2,混合加热制取氧气时,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反应中MnO2在混合物中质量分数a%随时间:变化的是
(
)
10.如图所示为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过程中肺内气压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在AB段表示吸气过程,肋骨间收缩
B.在BC段表示呼气过程,胸腔容积缩小
C.在AB段,外界大气压小于肺内气压
D.在B点和C点,外界大气压等于肺内气压
11.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和用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相比较,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反应都不需要加热
B.
反应原理都是分解反应
C.所用双氧水与盐酸的状态相同
D.
都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12.通常情况下,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如图所示的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温度有关的是
(
)
A.③④
B.②③
C.②④
D.
①②
13.利用温室大棚生产蔬菜时,有时会设法增加大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夜间还会适当降低温度,这样的目的是
(
)
A.
增强光合作用,降低呼吸作用
B.增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C.降低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
D.降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14.如图所示为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呼吸系统由①②③④⑤⑥⑦组成
B.③既是气体通道,又是食物通道
C.⑤进入⑥后反复分支,在末端形成了许多肺泡
D.⑦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15.某气体物质3.0g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CO2,同时生成1.8gH20。下列有关该物质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该物质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B、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该物质只含碳、氢元素
D、该物质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1
16.把点燃的镁条放入一瓶CO2气体中,镁条能剧烈燃烧,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
CO2=2MgO+C。关于燃烧,你从上述反应中得到的启示是
(
)
①燃烧不一定都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反应
②燃烧不一定发热
③在某种反应中CO2也能支持燃烧
④燃烧不一定都是化合反应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7.如图所示为“碳一氧”平衡的部分过程,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植树造林可以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B.能完成①过程的生物成分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C.能完成①、②两过程的生物成分是动物和植物
D.寻求国际合作,限制碳排放量属于③过程
18.如图所示为德国科学家萨克斯的实验,把绿色的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后,再把叶片的一部分遮光,其他部分曝光。一段时间后,经脱色、漂洗再用碘液处理,结果遮光部分不变蓝,曝光部分变蓝。该实验说明
(
)
①光合作用需要光
②光合作用需要CO2
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④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⑤光合作用制造淀粉
A.①③
B.②④
C.①⑤
D.③⑤
19.在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实验中,所用的保温瓶已作灭菌处理,保温瓶内的环境条件
适宜。将适量、等质量的正在萌发和煮熟过的种子分别装入两个保温瓶后密闭,多
次测定有关的量,并绘制成如图曲线。下列判断中,符合客观事实的是
(
)
A.若y表示瓶内温度,则a表示萌发的种子
B.若y表示瓶内氧气量,则c表示煮熟过的种子
C.若y表示种子的质量,则b表示萌发的种子
D.若y表示瓶内二氧化碳的量,则c表示煮熟过的种子
20.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X2+3Y2=2Z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Z的化学式为XY3
B.若m
g
X2和n
g
Y2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m+n)
g
Z
C.若X2和Y2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
D.若a
g
X2完全反应生成b
g
Z,则同时消耗(b-a)g
Y2
二、填空题(共39分)
21.(6分)如图所示为呼吸全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部位的名称是
。
(2)过程A是通过
实现的。
(3)过程B是指
,它和过程D是通过
实现的;通过B处的气体交换
后,血液中的
含量增多,
含量减少。
22.(5分)现有如图所示的五种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
)
(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收集装置选用
;写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若要收集比较纯净的氧气(不含氮气),则应选用装置
。
(3)用个氧化氢溶液制取氨气,则发生装置选用
。
(4)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硫酸铵和固体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则发生装置选用
收集氨气的装置最好用
。
23.(3分)小明用如图一所示的装置进行“人体呼出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是否比吸入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多”的探究实验。实验操作及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
(1)根据实验现象,小明得出的结论是
。
(2)写出该实验中澄清石灰水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
24.(6分)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许多结论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如图所示为我们在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时所做过的一些实验,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图甲的试管中澄清石灰水
时,说明通入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2)如图乙所示的实验目的是
。
(3)如图丙所示的实验说明了二氧化碳具有
的性质。
25.(6分)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容积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
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集气瓶中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
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
。
(2)步骤②集气瓶中的现象是
;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此可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
(3)该实验可推论出氮气
(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
(填“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
26.(3分)某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想具体了解当地的空气污染情况。
(1)他们用空气泵将空气吸入一容器中,容器中有一滤网,滤网能吸附通过它的空气中的悬浮物。将滤网置于精密的天平上,测出附着在滤网上的颗粒物总质量(mg)。如图所示为每隔1h进行一次观察的记录图表,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实验的四个时间段中,空气最浑浊即悬浮物最多的是
。
(2)他们取刚降到地面的雨水,测定其pH,以后每隔10min测定一次,共测定4次,数据如表所示:
测定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PH
4.92
4.82
4.76
4.75
从测定的数据可知,降到地面的酸雨的酸性逐渐
(填“减弱”或“增强”)。
控制大气污染,创建绿色城市,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控制大气污染?(写出一条即可)
。
27.(10分)某同学发现将带火星的木条伸人氧气含量约占40%的空气样品中就能复然,那么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氧气含量的最低值是多少呢?小亮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第一组实验:取5只集气瓶,编号为①、②、③、④、⑤,分别装人其总容积10%,20%、30%、40%、50%的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恰好把5只集气瓶中的水排去。将带火星的木条依次插人①号~⑤号瓶中,记录实验现象。小亮在前一组实验的基础上又做了第二组和第三组实验,并进行了记录。结果如表所示: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集气瓶编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①
②
③
④
⑤
①
收集的O2占容积的体积分数%
10
20
30
40
50
31
33
35
37
39
34
带火星木条的状况
微亮
亮
很亮
复燃
复燃
很亮
很亮
复燃
复燃
复燃
很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带火星的木条验满氧气的方法是否可靠?
(填“是”或“否”)。
(2)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最低为
%时,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这时集气瓶中氧气分数约为
%(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3)用带火星的木条直接检验双氧水受热分解产生的氧气时,往往难以复燃,这是因为在加热生成氧气的同时产生大量水蒸气所致,此时混合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若只考虑氧气的体积分数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欲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应将加热双氧水的最高温度控制在大约
℃。
(4)采取“半值法”探究能减少实验次数。例如:第一组实验若按③、④的编号顺序进行实验,即可确定下一组实验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应在30%~40%之间,从而省去编号①、②、⑤的实验。同理,第二组实验可以省去的实验编号
。
三、实验探究题(共30分)
28.(6分)在探究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活动中,某同学设计以下探究方案,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将植物罩上透明塑料袋,放在光下3~4h,将塑料袋中气体通过①号试管收集后取出试管,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进①号试管内,结果木条复燃了,由此得出的结论是:①号试管内含较多的
(填气体名称)。
(2)如图甲所示,若将透明塑料袋换成黑色塑料袋,其目的是防止植物进行
作用。
(3)上述(1)、(2)两实验中,分别用透明和黑色两种塑料袋是为了设置
,该实验的
。
(4)如图乙所示,将植物罩上塑料袋,放在暗处3~4h,将塑料袋中气体通入2号试管,结果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结论是:植物进行了
作用,释放出
(填气体名称)。
29.(10分)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1)首先将甲、乙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
,然后将甲、乙两装置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从甲装置和乙装置中各取一片叶,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变蓝色的是
装置中的叶片。此实验现象可以证明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如果乙裂置中的清水换成澄清的石灰水,要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乙装置必须放在
环境中,其目的是防止植物进行
。
30.(14分)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对氧气的性质进行研究时,设计了如下实验:
(1)小李取一段铁丝窗网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到的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造成此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
;另一同学用收集的氧气做铁丝燃烧实验后发现集气瓶底炸裂,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2)小王将用排水法收集满氧气的两个集气瓶按如图所示放置,并分别同时迅速插入一根带火星的木条,发现木条均复燃,且甲瓶中燃烧比乙瓶中更旺。该实验说明氧气具有的性质是
。
(3)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组内有同学提出: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需氧气的最低体积分数是多少?
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得出的结论是:
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所需氧气的最低体积分数应在30%~50%之间。
这时小陆又提出:能否使实验数据更加具体和准确一些?小组同学又略经讨论,进行实验,得到的想象如图所示:
这时,小张脱口而出:“氧气约占36%时就是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最低体积分数”,而其他同学立即反对,理由是
,你认为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所需氧气的最低体
数为
(实验数据均取整数)。
四、分析计算题(共11分)
31.(5分)把干燥、纯净的10g高锰酸钾装入试管中,加热制取氧气。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待冷却后,称得试管内的固体剩余物为9.36g.求:
(1)制得氧气的质量。
(2)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质量。
32.(6分)石灰厂为了测定一批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用4g石灰石样品,把20g称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样品中(样品中除碳酸钙外,其余的成分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充分反应经过滤,干燥等操作,最后称量,得到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稀盐酸的用量
第一次加入5g
第二次加入5g
第三次加入5g
第四次加入5g
剩余固体的质量
3g
2g
1g
1g
(1)计算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计算该20g稀盐酸中含有HCI的质量。(计算结果精确到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