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案例:促胰液素的发现
学术背景:
在20世纪之前,学术界普遍认为,人和动物体的一切生理活动都是由神经系统调节的。
比如,对“胰液的分泌是如何调节的”这一问题,19世纪的学术界普遍认为,胃酸刺激小肠的神经,神经将兴奋传给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
一、激素调节的发现
第 2 节通过激素的调节
胰腺的分泌需要神经
稀盐酸
狗上段小肠肠腔
胰腺分泌胰液
注入
结果
稀盐酸
狗的血液中
胰腺不分泌胰液
注入
结果
稀盐酸
已切除神经的狗上段小肠肠腔
胰腺分泌胰液
注入
结果
结合实验一、二可推断:
稀盐酸注入血液不能引起胰液分泌
胰液的分泌不是因为神经受刺激
结合实验一、三可推断:
沃泰默的解释:
这是一个十分顽固的神经反
射。之所以顽固,是由于小
肠上的神经难以剔除干净。
沃泰默的实验
贝利斯(1860~1924)
斯他林(1866~1927)
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假设:
这种实验现象是化学调节的结果: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可能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进入血液后,随着血流到达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
小肠黏膜稀盐酸 砂子
磨碎
注射
制成提取液
狗静脉
结果
胰腺分泌胰液
稀盐酸
狗的血液中
胰腺不分泌胰液
注入
结果
如果要证明斯他林和贝利斯的观点,
应该如何设计实验?
实验结果: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实验结论: 胰液的分泌是促胰液素化学调节的结果
1、发现了第一种激素——促胰液素
2、发现了激素调节
斯他林和贝利斯主要的实验成就:
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是哪些因素使斯他林和贝利斯抓住了成功的机遇?
“自然,人家是对的,很明显,我们失去了发现真理的机会”!
什么是激素调节呢?
导管
血管
内分泌腺:
没有导管,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里。
外分泌腺:
分泌物通过导管排出。
如:各种消化腺、皮脂腺、汗腺
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这就是激素调节.
下丘脑
垂体
甲状腺
胸腺
肾上腺
胰腺
卵巢
睾丸
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等
分泌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等
分泌肾上腺素等
分泌雌性激素等
分泌雄性激素等
分泌甲状腺激素等
分泌胸腺激素等
其中的胰岛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
激素名称
内分泌腺
主要的生作用
生长激素
垂体
促进生长,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
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促甲状腺激素
垂体
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和发育,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的分泌
胰岛素
胰腺中的胰岛
调节糖类代谢,降低血糖的含量、促进血糖合成糖元。
促性腺激素
垂体
促进性腺的生长和发育,调节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性 激 素
雄性激素
主要是睾丸
促进雄性生殖器官的成熟,激发并维持雄性第二性征。
雌性激素
主要是卵巢
促进雌性生殖器官的成熟,激发并维持雌性第二性征
1941年
1949年
1956年
正常面容 典型肢端肥大症面容
生长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病变
人在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则患侏儒症。
人在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则患巨人症。
人在成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则患肢端肥大症。
夫妇身高都不到1米!
若在成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此时由于骨骺已闭合,只能使软骨成份较多的手足、肢端短骨、面骨及其软组织生长异常,以致形成手足粗大,鼻大唇厚,下颌突出,内脏器官也产生肥大现象,称肢端肥大症。
分泌不足时--
新陈代谢率下降,生长
和发育都将受到影响,精
神和智力及生殖器的发育
都受影响。发生在幼年表
现为呆小症。
食物中缺碘,易患大脖子病
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病变
分泌过盛时--
新陈代谢率增高,消
瘦、血压高、心搏
快、情绪激动、有颤
抖等症状,表现为甲
亢。另眼球凸出,
称凸眼症。
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病变
1、下列各组分泌腺产生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到内环境的是( )
A 唾液腺、垂体
B 甲状腺、胰岛
C 睾丸、汗腺
D 卵巢、肝脏
2、下列物质口服后将失去原有作用的是( )
A 胰岛素 B 雌性激素
C 维生素 D 胃蛋白酶
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