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休课堂——第二章 生物与环境(综合卷B)

文档属性

名称 双休课堂——第二章 生物与环境(综合卷B)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03.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1-12-11 20:47: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双休课堂——浙教版九年级(下)科学同步测试卷(四)
生物与环境(综合卷B)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_ 得分________
一、选择题(每空3分,共60分)
1.下列关于蓝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高倍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蓝藻不是由细胞构成的
B.蓝藻的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由光合作用直接提供
C.蓝藻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D.太湖里的所有蓝藻总称为蓝藻种群
2.对生态系统的正确理解是………………………………………………………( )
A.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保持相对不变 B.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保持相等
C.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D.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不断变化
3.有图所示为农田生态系统中两条主要的食物链。如果有人大量捕捉蛙,短期内对该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 )
A.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 B.水稻虫害严重
C.蛇的数量迅速增加 D.田鼠的数量迅速增加
4.图中每条食物链的起点生物都是…………………………( )
A.草 B.鹰
C.蛇 D.兔
5.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图中没有画出的生物成分是……………………………………………………(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生产者和消费者
6. 如果人类大量捕杀鹰,草原生态系统将受到严重破坏,这说明………………( )
A.生态系统无调节能力 B.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无限的
C.只有绝对禁捕野生动物,生态系统才有调节能力 D.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7.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国家生态安全的基石。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保护生物的牺息环境,这种措施是……………………………………………( )
A.保护基因的多样性 B.保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保护人类所需生物的多样性
8.人们将一种叫“水葫芦”的植物引种到昆明滇池后,这种植物很快在滇池中蔓延,甚至威胁到其他生物的生存。这说明了………………………………………( )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生物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C.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D.生物既不能适应环境,也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9.杭州西溪湿地资源丰富,具有面积庞大的湿地生态系统。下列有关湿地生态系统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能有效蓄水、吸污、净化水质
B.能调节区域小气候
C.是所有类型的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
D.是两栖动物、鸟类和其他野生生物的重要栖息地
10.关于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都是生产者 B.消费者都是异养型生物
C.分解者都是细菌和真菌 D.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者联系不紧密
11.下列有关群种、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稳定型的种群个体数量在近期内保持不变
B.捕食关系对维持群落的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
C.植物群落的水平分布与地形无关 D.人类活动不会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12.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全球瞩目,“低碳生活”将成为人类共同的选择。根据下图所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参与①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B.②过程增强后①过程随之增强,故不能通过②减少大气中的C02
C.碳在无机环境和各种生物之间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
D.人类减少对③的依赖是当前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
13.大气平流层中的臭氧层可以滤除太阳光中大部分的紫外辐射,因此被称为地球生物圈的保护伞,然而,由于人类大量排放卤代烃(如制冷剂氟利昂),严重破坏了臭氧层,引起地球表面紫外辐射增强。臭氧层耗损引起普遍的生物学效应是…………………( )
A.海洋浮游生物增多 B.人类皮肤癌、白内障增加
C.生物群落的分布不受影响 D.农作物不减产
14.下列关于生物圈稳态的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生物圈的稳态是指一种动态的、相对的稳定状态
B.人类的许多活动已超过了生物圈自我维持稳态的能力
C.生物圈是一个在物质和能量上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
D.生物圈的稳态是人类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
15.根据右图回答,正确的是…………………………………………( )
A.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B.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C.细菌与蝉之间的关系属于竞争
D.蛇属于第三级消费者
16.某草原上长期生活着野兔、狐和狼,形成一个相对平衡的生态系统。经测定,其各种生物所含能量如下表[能量单位:干焦·(千米2·a)-1]:
生物种类




所含能量
9.9×109
1.5×109
2×108
1.3×108
则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网)可表示为…………………………………( )
狼 狐
A.草→兔→狐→狼 B. 草→兔→狼→狐 C. 草→兔 D. 草→兔
狐 狼
17.若甲代表生产者,乙代表。消费者,丙代表分解者,丁代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下图能正确表示甲、乙、丙、丁在碳循环中的关系的是……………………………………( )
18.某同学做了一个生态系统功能的实验:在一只透明的金鱼缸内装上适量的河水,水里养2--3条小鱼,放一些水藻,然后把缸口密封起来与外界隔绝,并放在光亮处。这样,缸内的鱼和水藻就能较长时间内保持着成活的状态。下列对这个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成分较齐全 B.营养结构较合理 C.有充足的能量来源 D.有充足的物质来源
19.某自然保护区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东北虎和其生存环境为保护对象,近年来发生了几起进入保护区内的家畜被虎捕食、人被虎咬伤的事件。最合理的应对办法是…………( )
A.加强虎的生存环境保护,尽量减少人为干扰
B.捕获肇事虎,送动物园或动物救护中心进行迁地保护
C.捕获肇事虎,放归其他自然保护区
D.人工增投家畜,满足虎捕食需要
20.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伴随着物质循环,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下列各项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表示动物体内能量流向植物 B.③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
C.④表示动物的呼吸作用 D.⑤表示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二、填空题(40分)
21.(6分)1906年,美国某森林生活着鹿、狼和大量的树木、花草,森林十分繁茂。据当时调查,该森林中有4000多头鹿,为了扩大鹿群,当时政府雇猎人大量捕杀狼。25年后,狼消失了,鹿群增加到l0万多头,到1942年时,森林中的草本植物、树木的下层叶和树皮都被鹿吃光了,整个森林被严重破坏,鹿也只剩下约8000头。请根据上述情景回答下列问题:
(1)美国此森林内全部的狼可称为一个________(选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
(2)1906年时,该森林中重要的食物链是________。
(3)该森林生态系统原有平衡被破坏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2.(14分)回答下列有关生态的问题。
(1)如甲图表示在一个湖泊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的相互关系。请据图中所列关系回答。
①湖泊中浮游植物→小鱼→大鱼的食物链,属于________关系。
②夏天湖水深处光量减少,而湖表层浮游植物因光增强而增加,属于________关系。
③湖水矿质营养不足,引起浮游植物数量减少,属于________关系。
④夏天湖水深处含氧量下降,而湖中分解者活动旺盛,属于________关系。
(2)如乙图表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①若狼被捕杀,数量首先会减少的是________。
②若美洲狮的食物2/3来自鹿。其余来自浣熊,则一只美洲狮体重每增加3千克,至少需要消耗青草________千克。
23.(12分)如图为碳循环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从微观上看,过程①主要在细胞内的________中进行。
(2)过程③包括的生理作用是________;无机环境中的碳主要以________的形式进入生物群落。
(3)参与过程④的生物新陈代谢类型是________ ;它们与同区域中的动、植物等生物共同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其中物质作为能量的________,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________,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
(5)根据上图,要减少温室效应,你认为应调整图中的过程________ (填序号)。
24.(8分)请根据下列草原生态系统的图示回答问题:
(1)请写出图中一条最长的食物链________。
(2)若此生态系统受到铅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积存铅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
(3)图中②代表的重要生理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①所代表生理过程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
(4)假如该草原只有绿色植物→鼠→鹰一条食物链,如果绿色植物固定在有机物中的能量为360千卡,那么鹰最多可从中获取________千卡的能量。
(5)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答案
第二章 生物与环境(综合卷B)
1.D 2.C 3.B 4.A 5.C 6.D 7.C 8.C 9.C l0.B ll.B l2.B l3.B l4.C l5.A 16.D l7.B l8.D l9.A 20.A 21.(1)种群 (2)植物→鹿→狼 (3)食物链被破坏 22.(1)①生物间的相互 ②无机环境对生物的作用和生物对无机环境的反作用 ③无机环境对生物的作用 ④生物对无机环境的反作用 (2)①蝗虫(因鹿和蝗虫处于同一个营养级,是食物的竞争者) ②175 23.(1)叶绿体 (2)呼吸作用C02 (3)异养需氧型或异养厌养型(少答不给分) 生物群落(群落) (4)载体 动力 (5)①⑤(少答不得分) 24.(1)绿色植物→鼠→蛇→鹰(或绿色植物→食草昆虫→吃虫的鸟→鹰或绿色植物→兔子→蛇→鹰)
(2)鹰 (3)呼吸作用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 (4)14.4
(5)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