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休课堂——第三章 人的健康与环境(1~2节)

文档属性

名称 双休课堂——第三章 人的健康与环境(1~2节)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1.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1-12-11 20:47: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双休课堂——浙教版九年级(下)科学同步测试卷(五)
第2章 人的健康与环境(1~2节)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_ 得分________
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30分)
1.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健康。通过《科学》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健康的含义是…………( )
A.身体健壮、力气大且不生病 B.不抽烟、不酗酒、不上医院
C.生理、心理与社会关系健康 D.吃得多、常锻炼、脸色红润
2.下列措施与预防食物中毒无关的是……………………………………………( )
A.生猪屠宰时必须摘除甲状腺 B.食用河豚时必须仔细清除内脏
C.注射青霉素前必须做“皮试” D.脂肪不能长久存放
3.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①保护易感人群;②切断传播途径;③控制传染源。非典型肺炎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传染病,对非典型肺炎病人要隔离;对病人用过的餐具等进行消毒;现在发起的全民健身运动。以上预防非典型肺炎的做法采用的措施分别为……………(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②③①
4.台风过后受灾地区由于水资源中细菌大量繁殖,人们饮用后容易造成传染病的流行,最常见的如霍乱等传染病。根据以上信息,请判断霍乱是哪一类型传染病……………( )
A.呼吸道传染病 B.消化道传染病 C.体表传染病 D.血液传染病
5.国际母乳喂养行动联盟确定每年8月1日~7日为“世界母乳喂养周”,目的是让全社会理解母乳喂养的价值和意义,使更多的婴儿能得到母乳喂养,提高6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提倡母乳喂养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婴儿喜欢喝母乳 B.母乳喂养简单、方便
C.母乳喂养可以少花钱 D.母乳营养丰富,并含抗病物质
6.实验测定链霉素对三种细菌的抗生素效应,用3种细菌在事先准备好的琼脂块平板上画3条等长的平行线(3条均与图中链霉素带接触),将平板置于37℃恒温箱内培养3天,结果如图所示,从实验结果看。以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它可以用于治疗伤寒病人 B.它对霍乱菌比对结核杆菌更有效
C.它对伤寒菌比对结核杆菌更有效 D.它能阻止结核杆菌生长
7.2009年,全球暴发了甲型HlNl流感疫情,世界卫生组织专家把研制疫苗作为一项重要的防控手段。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看,给普通人注射疫苗属…………………………(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消灭病原体
8.对于预防手足口病,下列做法无效的是…………………………………( )
A.发现患病儿立即送到医院隔离 B.教育孩子勤洗手
C.不要带孩子去人多的地方 D.给患病孩子注射抗生素
9.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常伴有发烧、皮疹等症状。其病毒可通过接触(手、毛巾、玩具等)传播和空气(飞沫)传播。饮用或食入被污染的水、食物,也可发生感染。下列各项预防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 )
A.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B.发现孩子有发烧、皮疹等症状,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
C.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饭前便后洗手,勤晒衣服和被褥
D.必要时相关幼儿园可采取暂时停课等措施,防止感染面扩大
10.如图是甲型HlNl流感病毒的结构图,小丽对下列说法的科学性产生疑惑:a.a图中细胞体最外层是病毒细胞的细胞壁;b.甲型HlNl流感病毒是由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外壳构成;c.它的结构中没有细胞核。你认为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
A.ab B.ac C.bc D.abc
11.预防甲型HlNl流感要注重生活细节:如果自己有流感症状,尽量避免到公共场所去,咳嗽、打喷嚏时应该用手或者纸巾捂住口鼻。由此可知,甲型HlNl流感属于………( )
A.消化道传染病 B.体表传染病 C.呼吸道传染病 D.血液传染病
12.下列不属于进入青春期后正常心理表现的是………………………………( )
A.自我意识增强 B.不喜欢和周围同学说话
C.对异性有较强的交往欲望 D.对所属集体有强烈的归属感和依赖感
13.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主要通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而感染。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考虑,下列预防措施中,不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
A.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 B.经常打开窗户,使空气流通
C.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 D.合理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
14.2008年2月底,香港开始暴发流感,它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为防止交叉感染,许多人外出戴上了口罩,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角度考虑,这种措施属于………( )
A.消灭病原体 B.控制传染源 C.保护易感人群 D.切断传播途径
15.下列关于甲型HlNl流感病毒与HSNl禽流感病毒的有关比较,正确的是……( )
A.均使感染者发烧,因此两者的抗原完全相同
B.感染不同的人后引起的患病程度一般相同
C.无细胞结构,均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D.能独立生活,且能大量繁殖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64分)
16.2009年3月墨西哥等地接连暴发甲型HlNl流感疫情,并迅速蔓延到其他国家。甲型HINl流感是由甲型HlNl流感病毒引起的,主要通过飞沫、空气传播。人感染后,会出现发烧、咳嗽、腹泻和呕吐等症状,已出现极少数死亡病例。
(1)甲型HlNl流感的病原体是_________。
(2)从传播途径分析,甲型HlNl流感属于_________传染病。
(3)下列关于防治甲型HlNl流感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 为了保护易感者,在甲型HlNl流感流行期间尽量少到拥挤的公共场所
B.对甲型HlNl流感病人,要进行隔离治疗,这样做是为了控制传染源
C.人类对甲型HlNl流感有特异性免疫
17.甲型HlNl流感引起了全球关注。我国已确诊多名甲型HlNl流感患者。
(1)“甲型HlNl流感患者”属于传染病流行环节中的_________。
(2)甲型HlNl流感曾被称为“猪流感”,有不少人因而不吃猪肉,其实甲型HlNl流感属于呼吸道传染病,它可以通过_________传播。
(3)医学上可借助“基因诊断”确诊某人是否为甲型HINl流感患者。基因是起________的片段。
18.甲型HlNl流感正在全球范围内传播。为了感知传染病传播的途径和预防措施,小材针对煮熟的马铃薯变质后会长出红色血细菌的现象(此菌不是人体的病原菌,对人体无害),探究:①将若干个马铃薯去皮煮熟,分成相同的3组(分别标为A、B、C)并进行高压灭菌处理;②给B、C组马铃薯戴上消毒口罩,A组不戴;③把A、C组放置于喷洒了含有马铃薯血细菌水的空气中,B组放置于喷洒蒸馏水的空气中,一定时间后放到恒温箱中培养。实验结果:A组长出马铃薯血细菌,B、C组没有长出马铃薯血细菌。
(1)该实验表明:_________措施可有效预防呼吸道病原体对人体的感染。
(2)长了血细菌的马铃薯相当于_________ (填“易感者”或“传染源”)。
19.2009年3月,墨西哥、美国等地暴发新型甲型HlNl流感疫情,在北美和欧洲其他各国都出现疑似及确诊病例。该病毒属于流感病毒甲型HlNl亚型,这一毒株是一种新型变异病毒,是人类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和猪流感病毒发生变异后形成的混合体。甲型HINl流感极有可能存在两种方式的传播,即猪传染给人,人与人之间进一步传播。世界卫生组织于4月25 Et宣布,在美国和墨西哥暴发的甲型HlNl流感可能导致人类大规模染病,疫情已构成“具有国际影响的公共卫生紧急事态”。
试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甲型HINl流感病毒是一种结构简单、没有_________结构的微生物,身体由蛋白质的外壳和遗传物质的内核组成。必须用_________才能观察到该病毒。
(2)外出时戴着口罩,这种做法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_________。
(3)为了更好地预防甲型HINl流感,许多科学研究工作者正在研制该流感疫苗,以期使人们获得对流感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属于_________免疫。
20.某人在持续几天咳嗽后发热,经诊断是细菌感染引发了肺炎,用药后得以康复。请问:
(1)侵入人体的细菌是一种发热激活物,通过一系列反应引起人体发热。体温过高时,人体新陈代谢加快,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分解加快,由于供氧不足,肌肉组织中________含量增 高,因此发热病人会感觉全身肌肉酸痛。
(2)体温升高能加速某些免疫反应,如增强巨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能力,抑制某些对温度敏感的病原体的增殖等等,以上这些有助于康复的免疫反应属于_________免疫。
(3)引起肺炎的细菌在人体内的增殖方式为________生殖,其营养方式的类型为________型。
(4)怎样判断该肺炎是否属于传染病?答:________。
21.2009年春季,甲型HlNl流感在世界各地迅速蔓延,目前在我国的部分省份和地区也发现了一些确诊病例。甲型HlNl流感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它主要通过飞沫、空气以及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专家建议,对甲型HINl流感的防治要从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人手;要注意环境和个人卫生,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从传染病学分析,甲型HlNl流感病毒属于_________。从组成上看,病毒一般都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部分组成。
(2)为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我国对所有入境人员的身体状况都要进行严格检查,这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中属于_________。
(3)目前,科研人员正在抓紧研制甲型HINl流感疫苗,一旦成功,人们将通过注射疫苗而产生对该病具有免疫作用的物质。这种物质叫_________。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2009年3月底至4月中旬,墨西哥、美国等地接连暴发甲型H1N1流感病毒疫情。甲型HINl流感病毒的潜伏期一般为1至7天左右,普遍易感,以青壮年为主。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
(1)甲型HlNl流感病毒的结构组成是_________,其生活方式是_________。
(2)通过材料,按照传播途径来划分,你认为甲型HlNl流感属于_________传染病。
(3)发现甲型HlNl流感患者和疑似病例,应及早应用抗病毒药物,可试用奥司他韦(osehamivir达菲),如出现细菌感染可使用抗生素,这些措施属于预防传染病流行三个措施中的_________,同时它又属于_________免疫。
(4)请你写出两条合理、有效预防甲型HINl流感病的具体措施:__________________。
23.今年一些幼儿园和小学发生了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等。手足口病主要是通过人群问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的,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普通人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受感后可获得免疫力。为了防止疾病流行,杭州市疾控中心提出以下预防措施(选摘):①托幼机构做好晨间体检,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②被污染的日用品及食具等应消毒,患儿粪便及排泄物用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衣物置阳光下暴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③做好环境、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
(1)由材料可知,手足口病的病原体是__________________。
(2)从控制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来看,上述措施①属于________,②属于________。
(3)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6分)
24.小明学习了“皮肤能阻挡微生物侵入人体”的相关知识后,他想了解果皮能否成为阻挡微生物的屏障。于是设计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取三个新鲜、等大的苹果,洗净、消毒,分别标为A、B、C。
步骤二:再取一个腐烂的苹果,将牙签插入这个苹果的腐烂部位,然后拔出,用该牙签的尖端轻轻地在A苹果的表面滑动,不划破果皮;将牙签再次插入腐烂的苹果里,然后拔出,用牙签尖端在B苹果上划出一条狭长的划痕,并划破果皮;对C苹果不做任何处理。
步骤三:将A、B、C三个苹果分别放入相同的三个消毒过的塑料袋中,放在温暖的地方。每天观察一次,并记录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要将三个苹果洗净、消毒? 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把牙签插入苹果腐烂部位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利用答题纸中给出的方格,帮助该同学设计一个表格,用来记录前三天观察到的现象(实验现象不需填写)。
试卷答案
第三章人的健康与环境(1~2节)
1.C 2.C 3.C 4.B 5.D 6.C 7.C 8.D 9.D l0.C ll. C l2.B l3.D l4.C l5.C 16.(1)甲型HlNl流感病毒 (2)呼吸道 (3)A、B l7.(1)传染源 (2)空气或飞沫 (3)遗传作用的DNA l8.戴消毒口罩 传染源 19.(1)细胞 电子显微镜(2)保护易感人群 (3)特异性 20.(1)乳酸 (2)非特异性 (3)分裂、异养 (4)看该病是否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免疫性(或看该病是否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21.(1)病原体 蛋白质和遗传物质(核酸)(两者不全对不得分) (2)控制传染源 (3)抗体 22.(1)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寄生 (2)呼吸道 (3)控制传染源 特异性 (4)勤洗手;保持良好的健康习惯(睡眠充足、营养全面、多锻炼身体);对于表现出身体不适、出现发烧和咳嗽症状的人,要避免与其密切接触。 23.(1)肠道病毒 (2)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3)空气、飞沫 24.(1)去除苹果表面的微生物,防止对实验的干扰 (2)使牙签带上微生物
(3)记录前三天
A苹果
B苹果
C苹果
第一天
笫二天
第三天
或记录前三天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A苹果
B苹果
C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