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观察一种动物》 课件(13张ppt)+教案+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2.3《观察一种动物》 课件(13张ppt)+教案+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2-02 20:54:34

文档简介

《观察一种动物》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观察一种动物》是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动物》单元第三课。在寻访校园里动物的基础上,本课将进一步缩小观察对象,对一种小动物进行细致、深入的观察。本课的重点是指导学生利用不同的方式从整体到局部观察蜗牛的外形、反应、运动等方面特征。在观察和交流中引导学生用“腹足”、“触角”等科学词汇更科学、更准确地描述蜗牛的特征。在对个体动物的观察中,感受动物的生命特征,指向单元的核心概念。此外,教材还安排了比较蜗牛相似的动物的活动,强化学生对小动物身体特点与生活习性的认知。在饲养蜗牛过程中还可以进一步观察它的生活习性,有利于第4课《给动物建个“家”》的学习。
【学生分析】
学生对动物有天然的好奇心,这将为他们的主动学习提供重要的心理基础。从科学认知上,一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了许多校园里的小动物,数量虽多但缺乏深入细致的观察,对于蜗牛一类的动物并没有详细的了解。从心里角度,虽然他们对蜗牛这种动物充满着好奇,但是不少学生有些害怕,不敢触碰,甚至有些学生会觉得恶心。
学力基础上,一年级学生的观察活动需要在教师的带领下开展。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观察工具,提供科学词汇,要指导学生先观察蜗牛的形态和反应,再观察蜗牛的运动。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蜗牛身体上有壳、腹足、触角(两对)、眼睛、口等。
2.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来躲避危险等。
3.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很多物体表面上爬行,腹足做细波浪状运动并在爬行中留下黏液痕迹。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蜗牛的外部特征、应激反应和运动方式等信息进行观察和记录。
2.能尝试用科学词汇和图示描述观察到的信息。
科学态度目标
1.培养研究小动物的兴趣,并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
2.培养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观察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蜗牛也是动物家族的一员,是有生命的,懂得在观察活动中珍爱生命,学会保护小动物。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仔细观察蜗牛,了解蜗牛的身体特点、反应和爬行。
教学难点:初步感知蜗牛的爬行与身体特点相关性。
【教学准备】
学生:蜗牛(活体)、放大镜、棉签、活动手册、菜叶、玻璃片、线、树枝。
教师:课件、视频、班级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提前一周布置,让学生在家长的协助下寻访蜗牛并带回家开始尝试饲养。
2.布置要求。
(1)几位同学一起找蜗牛,每人2-3只蜗牛。
(2)一周时间观察、喂养蜗牛。记录蜗牛长什么样,蜗牛爱吃的食物。拍照,将照片发到班级群里,分享你的发现。
(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孩子学生对动物有天然的好奇心,这将为他们的主动学习提供重要的心理基础。蜗牛易于饲养,行动缓慢,便于一年级的孩子进行观察。虽然他们对蜗牛这种动物充满着好奇,但是不少学生有些害怕,不敢触碰。所以在课前安排几位同学一起找蜗牛,分享蜗牛,即解决了个别学生胆小不敢抓蜗牛的问题,也提高学生合作分享的意识。)
二、引入
1.谜语导入。
说他是头牛,无法拉车走,说他力气小,却能背屋爬。
——打一动物
今天我们就要来观察蜗牛,出示课题——观察一种动物(板书)
2.说一说我们知道的蜗牛。
①在哪些地方容易找到蜗牛?
②蜗牛长什么样?
③蜗牛吃什么?在喂养蜗牛的过程中你还有什么发现?
预设:蜗牛壳,有螺纹。眼睛长在角上,有两只眼睛,喜欢湿的环境,爱吃菜叶,会排泄。
3.比一比我们画过的蜗牛。
通过一周的喂养和观察,我们的班级群里同学们发了很多蜗牛的照片,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同学们画的蜗牛,我们来看一看。他们画的像吗?哪里像?
预设:螺纹旋的方向不同,眼睛长得位置不同,腹部的形状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一周的观察,学生对蜗牛已经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在此基础上进行交流汇报,帮助学生梳理对蜗牛的认知。展示学生课前画的蜗牛,暴露学生的前概念,比一比不同的蜗牛画,在比较中学生会发现细微的差别,这些细致的不同点正好指向蜗牛的外形特征,为后面学生细致观察蜗牛的外形做铺垫。)
三、仔细观察蜗牛
过渡:这么多同学画的蜗牛,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不同,那么哪个蜗牛更接近真实的蜗牛呢?我们还是要用事实说话,一起认真仔细的观察一次蜗牛。我们请出今天观察的明星——小蜗牛,大家静静地仔细观察,可以轻声地交流。把观察到的蜗牛的样子仔细地画在活动手册的方框中。
Ppt出示要求:
2.五分钟以后,老师对画完蜗牛的小组再奖励一个材料,可以用棉签轻轻触碰小蜗牛,注意一定要轻,不要随意伤害小动物哦!
在巡视过程中,指导学生细致真实的记录蜗牛的外形。及时用手机拍摄学生的图片,用棉签轻轻触碰小蜗牛时的反应。
四、交流汇报
展示学生在观察活动过程中老师拍摄的学生照片,及时评价学生认真实验的细节。请学生汇报,教师记录班级记录单。(以画图的形式记录:壳、触角、眼睛、口等)
1.蜗牛的身体有什么特点?
2.用棉线轻轻触碰小蜗牛,小蜗牛有什么反应?
(设计意图:观察活动之前说明活动要求,找一找蜗牛的眼睛,嘴巴,壳,脚,画一画蜗牛的外形,指向性强的任务使活动更高效。在观察记录的过程中,强调要真实的记录,渗透科学记录要真实规范的意识。在汇报交流环节,展示学生在观察活动过程中老师拍摄的学生照片,及时评价学生认真实验的细节,无形中引导学生更加细致认真的观察,培养学生实验习惯的养成。以学生自身的图片作为教学资源,抓住学生的课堂生成,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五、观察蜗牛的运动
1.过渡:同学们真是太厉害了,发现了这么多特点。今天我们观察的蜗牛,它也和同学们一样厉害!接下来我们请蜗牛为我们表演表演,但我们可要做文明观众,观察时要保持安静。
Ppt出示四种材料:菜叶、玻璃片、线、树枝
2.讲解要求:老师这里有四种材料,分别是菜叶、玻璃片、线、树枝。我们要请小蜗牛在这四种材料上爬一爬,你仔细看看它是怎样爬行的。
Ppt出示要求
观察结束,学生研讨汇报(请一位学生用肢体模仿蜗牛的爬行动作)
记录班级记录单。(腹足、黏液等信息)
4.视频:蜗牛爬行。
5.小故事,蜈蚣和蜗牛穿鞋子比赛。蜈蚣为什么老是输?
(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孩子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而且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容易分散,意志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在课堂上只有让他们感兴趣的活动,他们就乐意去做,乐意去学。腹足的认识是本课的难点,设计蜗牛表演杂技,激发孩子们的热情。在交流环节,请学生模拟蜗牛的爬行,通过视频在此观察蜗牛的腹足,还有最后蜈蚣和蜗牛穿鞋子比赛情景的设计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感受腹足的特点,突破本课的难点。)
七、课外延伸
1.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和蜗牛相似的小动物。Ppt:蛞蝓、螺……这些小动物,能用今天的方法观察吗?
2.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蜗牛有没有耳朵呢?课后同学们去找一找蜗牛的耳朵,想一想蜗牛能听见声音吗?能不能用实验证明。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对整堂课的梳理,课堂上除了让孩子们玩得开心,还要有所学,有所思,有所为,提炼本节课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和能力。最后让孩子们进一步寻找蜗牛的“耳朵”,将课内的知识与课外的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课后继续对也进行观察的兴趣。)
【板书设计】
观察一种动物(班级记录单)
【教学反思】
在对低年级的教学中,逐步对教材、对学生、对课堂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调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教材定位
本课的课堂活动记录是用简图记录蜗牛的身体外形。经过一年级上册《植物》单元和本册《动物》单元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对于简图记录方式的掌握已经有一定的基础。要求学生把自己观察到的蜗牛真实、完整地用简图画下来。在交流汇报阶段也可以把老师提供的科学词汇标注上去:口、触角、眼、壳、腹足等。
二、学生学情
多样的学习体验方式。从开始只有简单的记录、观察改为用画、演的方式来展现孩子看到的内容,同时先孩子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有助于孩子先整理好自己的思路,利用向全班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课堂调控
向语文老师取经,更儿童化和简明的语言及指令,充分及时的评价。比如从“大家刚才都介绍了各自印象中的蜗牛,还介绍了有些部分的名称,那我们一起来写写蜗牛各部分的名称。”——到“小朋友们真能干,不仅画了蜗牛,还介绍了蜗牛的样子,老师也画了一只可爱的蜗牛,它身上背着一个重重的(
),蜗牛头上长着两对(
)一对(
),一对(
);它的身体(
),贴着地面的这个部分我们称为(腹)。”
1(共13张PPT)
观察一种动物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3课
说他是头牛,
无法拉车走,
说他力气小,
却能背屋爬。
——打一动物
猜一猜
蜗牛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地方?
蜗牛长什么样子


1.让小蜗牛留在盒子里,观察它们的身体。保持安静,可以小声和同学交流。
观察任务一:
2.找一找蜗牛的眼睛,嘴巴,壳,脚?长什么样子。
3.在活动手册第10页上画一画蜗牛。真实地记录蜗牛的外形。
4.画完了就举手。
白纸
塑料片
细线
竹棒
温馨提醒
1.请静静的观察;
2.蜗牛有脚吗?怎么运动的?
3.试试用放大镜来看看。
蜗牛爬行大赛
穿鞋比赛
我是一只小蜗牛
这是蜗牛吗?
说说你的理由。
蛞蝓
kuò
yú(鼻涕虫)
蜗牛
O
0(
(O
Q
AImD
3)观察一和动物
wo
de
ke
tang
huo
do
我的课堂活动记录
按照左边的方法,把观察到的蜗牛画下来。
wo
g
我观察的蜗牛
日期
chu
ii&o
触角
f心zu
腹足
8
米回
c=
写38c83>日
o-g20cgEo3

3gcEo3
53号5E9Og=3E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