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二节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第4课时)
【学习目标】
1. 理解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原理;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
2.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格式
【学习重点、难点】
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
【学习过程】
一、知识准备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是由于 ( )
A.化学方程式表示了一种化学反应过程
B.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参加反应的物质是什么,反应后生成的物质又是什么
C.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
D.在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的质量比等于各生成物的质量比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解题步骤是:
3.在4P+5O2点燃2P2O5中,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该方程式表示的质量意义是 。
二、思考与交流
1.教材P.100.的例题,弄清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方式。交流下列问题:
⑴本题中已知质量的物质是谁?待求质量的物质是谁?
⑵设未知量的方法与数学上的设法是否相同?
⑶已知量、未知量写在什么位置?
⑷解题过程中质量单位是怎样处理的?
三、总结与反思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应注意什么?
四、达标检测
1. 多少克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能得到22克二氧化碳?(相对原子质量: C-12, O-16)
2. 加热分解15.8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同时生成二氧化锰多少克?所生成的氧气在标准状况下占多大体积?(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 g/L,相对原子质量: O-16, K-39, Mn-55)
3.H2、O2组成的混合气体20g,经点燃充分反应后生成18g水,则混合气体可能是( )
A.2g 氢气和16g 氧气 B.4g 氢气和16g 氧气
C.2g 氢气和18g 氧气 D.无法确定
五、课后训练
《同步导学》第4课时 随堂检学
六、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