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科学试题-第一单元 水 达标卷-教科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
1.水沸腾时会发现(? ?)。
A.水面上很平静? ? ??B.水面上有大气泡? ? ? ??C.水面上有小气泡
2.下列关于酒精灯使用正确的是(? ?)。
A.? B.? C.? D.
3.夏天,人们会在院子里洒水,这样做(? ?)。
A.是错的,因为水蒸发时会释放热量,气温反而会升高
B.是对的,因为水蒸发时会吸收热量,气温会降低
C.毫无意义,因为水温和气温是相同的,不会降低地面温度
4.下列现象中由凝固形成的是(? ?)。
A.冬天早晨草木上的霜? B.春天早晨常见的雾?
C.钢水浇铸成火车轮? ? ? ??D.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
5.水遇冷结冰后,体积会(? ?)。
A.膨胀? ? ? ? B.不变? ? ? ? C.缩小
二.填空题(共5题,共34分)
1.在探索食盐溶解快慢是否有温度有关的实验时,我们至少要用(? ? ? )只杯子。在一只杯子里加入(? ? ? )水,另一只杯子里加入等量的(? ? ? )水。放入杯中的食盐应该(? ? ? )(选填“一样多”或“不一样多”),放入时应该(? ? ? )(选填“同时放入”或“先后放入”)
2.在分离沙子和食盐的活动中,我们先把沙子和食盐的混合物放入水中,用玻璃棒进行(? ? ? )(选填“搅拌”或“敲击”),再用滤布过滤,这时我们会看到滤布上有(? ? ? )(选填“食盐”或“沙子”),过滤后的滤液我们再放入蒸发皿中,再用(? ? ? )进行加热,这个过程中(? ? ? )会蒸发到空气中,(? ? ? )会留在蒸发皿里。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将混合物进行分离,如下图中的甲是根据物质的轻重不同将物质进行分离;下图中的乙是根据物质的颗粒大小不同将物质进行分离;下图中的丙是根据物质的状态不同将物质进行分离。将这些混合物分离后进行观察,________(填“有”或“没有”)新物质生成,还________(填“是”或“不是”)原来的物质。
???? ? ?
甲? ? ? ? ? ? ? ? ?乙? ? ? ? ? ? ?丙
4.沸点是指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不同液体的沸点是不同的,即使同种液体,在不同的压强下,其沸点也会有所不同。当外界压强变大时,液体的沸点会升高;外界压强变小时,液体的沸点就会降低。因此,2018年5月参加青海玉树地震救援工作的队员发现,在当地烧水时,水在80℃左右就沸腾了。这是因为当地海拔较高,大气压强较________(填“大”或“小”)导致的。如果继续给烧开的水加热,那么水的温度会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为了能更快地煮熟食物,救援人员利用高压锅来煮食物,因为高压锅在加热后,里面的压强较________(填“大”或“小”),水的沸点可以达到120℃。
5.冰是固态的水,有一定的(? ? ? )和(? ? ? )。
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
1.石棉网的主要作用是支撑容器。(? ?)
四.连线题(共1题,共3分)
1.水的形态结构
冰淇淋? ? ? ? ? ? ? ?液体
碳酸饮料? ? ? ? ? ? ? 气体
雾? ? ? ? ? ? ? ? ? 固体
五.简答题(共5题,共27分)
1.说一说水有哪三种不同的状态以及水变成冰、水蒸气的方法。
2.在探究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可能不一样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3.怎样做才能让湿衣服干得更快。(列举三种方法)
4.请你说一说把纸撕碎和冰融化成水有什么不同。
5.将一只塑料盒倒扣在地面,放置一段时间,观察到水杯子里有小水珠这种现象出现,这是什么原因?
六.综合题(共2题,共20分)
1.我们知道了液态的水在慢慢的蒸发,并且(? ? ? )是不可见的。(水蒸气、水、冰)但小明很聪明,小小的脑瓜里很快就想出了让其他小朋友“看见”水蒸发的小实验,不过小明很贪玩,还没做好实验就跑出去玩了,所以需要请你帮他完成实验计划。
实验过程:
(1)大小相同的杯中加入(? ? ? )的水,并标出水的(? ? ? )。(相同,不同,长度,高度)
(2)用塑料薄膜盖好其中一个杯子,并用橡皮筋固定,另外一个不盖。
(3)把它们放到(? ? ? )和(? ? ? )的环境。(干燥、潮湿,高温、低温)
(4)1-2天后观察杯子,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如何解释这两个杯子中出现的不同现象。
? ? ? ? ? ? ? ? ? ? ? ? ? ? ? ? ? ? ? ? ? ??
2.小硕在家中找来食盐、白糖、红糖、味精、面粉等材料,开展科学小实验活动,请你和他一起完成下列问题。
1.食盐、白糖、红糖、味精这四种材料,它们都(______)[填“能”或“不能”]在水里溶解。这四种材料中,能比较明显看到溶解扩散过程的是(______)。
2.小硕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实验,探究食盐、面粉能不能被水溶解。
这个实验的名称叫做(? ? ? ),当1号杯中是盐水是,在2号杯中的是(? ? ? )的水[填“清澈”或“浑浊”],当1号杯中是面粉和水的混合物时,滤纸上的残留物是(? ? ? )。这说明食盐和面粉都能被溶解的说法是(? ? ? )[填“对”或“错”]的。这个实验说明判定固体物质能不能被水溶解要看(? ? ? )。
3.小硕想探究一下食盐的溶解能力,看看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在实验后期,做法比较合理的是(? ? )
A.每次加入10克食盐? ? B.每次加入5克食盐? ? C.每次加入2克食盐
4.相同条件下,关于食盐和白糖的溶解能力说法正确的是(? ? )
A.白糖的溶解能力强? ? B.食盐的溶解能力强? ? C.白糖和食盐的溶解能力相同
5.最后,小硕把这杯浓盐水放在了通风且能晒到太阳的地方,这几天后他发现(? ? )。
A.杯子底部出现了较多的食盐颗粒
B.杯子底部原有的少量颗粒不见了,蒸发到空气中了
C.没有什么变化,和原来一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A
3.B
4.C
5.A
二.填空题
1.两;热;冷;一样多;同时放入(第二三空可交换)
2.搅拌;沙子;酒精灯;水;食盐
3.没有;是?
4.小;不变;大? ??
5.形状;体积
三.判断题
1.×
四.连线题
1.如下:
五.简答题
1.固态——冰;液态——水;气态——水蒸气。
把水的温度降到0℃以下就会结冰,把水的温度升高到100℃,就会变成水蒸气。
2.(1)两个杯中的水要放的一样多。(2)两种物质要用小勺一份一份地取。(3)当一份物质完全溶解后再放第二份。
3.(1)摊开一增加表面积。(2)放到阳光下晒一加热。(3)放到通风处一风吹。(合理即可)
4.把纸撕碎,纸还是纸,只是形态发生了变化。而冰融化成水是从固态变成了液态,属于状态变化。
5.答: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小水滴。
六.综合题
1.水蒸气;等量;高度;干燥;高温;没有用塑料薄膜盖好杯子的水量变少了;水变成水蒸气蒸发了
2.1.能;红糖? 2.过滤;清澈;面粉;错;滤纸上有没有残留物? 3.C? 4.A? 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