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 九年级下 第二章 第 4 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 九年级下 第二章 第 4 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2-06 09:17: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 九年级下 第二章 第 4 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一、单选题
1.在一个由水稻、蝗虫、青蛙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如果将青蛙杀光,蝗虫的数量变化可以用下列曲线图中的哪一个来表示(??? )
A.???????????????????????????????????B.?
C.???????????????????????????????????D.?
2.如图是生活在高山上的鹰、鼬、鼠、小麦,有关图示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图可以表示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流动
B.?该食物链的起点是鼠
C.?流经该食物网的总能量是照射在小麦上的太阳能
D.?该图只需增加非生物的物质即可表示完整的生态系统A
3.对于某个特定的自然区域而言,下列概念所包含的内容范围,从大到小为(??? )
A.?群落、生态系统、种群、个体?????????????????????????????B.?生态系统、群落、种群、个体
C.?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D.?生态系统、种群、群落、个体
4.某同学列举了以下四条食物链,其中书写正确的一条是(??? )
A.?太阳→草→野兔→狐狸→虎????????????????????????????????B.?草→野兔→狐狸→虎
C.?草→野兔→狐狸→虎→细菌????????????????????????????????D.?虎→狐狸→野兔→草
5.在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丁四种生物构成了食物链的关系,它 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图所示。则乙的数量增加,在一段时间内将引起(??? )
A.?丙、丁的数量增加,甲的数量下降??????????????????????B.?甲、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
C.?甲、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下降??????????????????????D.?甲、丙、丁的数量都增加
6.如图是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中有5条食物链??????????????????????????????????B.?食物链中,属于笫二营养级的动物有2种
C.?生态系统受到污染,那么鹰体内毒素最多???????????D.?蛇和鹰之间只有捕食关系
7.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单方向的,逐级减少的???????????????????????????????????????B.?单方向的,逐级增加的
C.?可循环的,逐级减少的???????????????????????????????????????D.?可循环的,逐级增加的
8.下列能构成一条完整食物链的是(?? )
A.?蝉→螳螂→黄雀????????????B.?阳光→草→兔→狐????????????
C.?植物→鼠→蛇→鹰????????????D.?田鼠→蛇→鹰
9.兔子吃草,人吃兔子,由此可以看出,人所获得的能量归根到底来源于(?? )
A.?草?????????????????????????????????????B.?兔子?????????????????????????????????????C.?人类创造?????????????????????????????????????D.?光
10.宁波奉化滕头村和鄞州区上李家村先后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500佳”的称号,其主要发展模式为(?? )
A.?先进的信息技术??????????????????B.?发达的现代工业??????????????????
C.?生态型农业??????????????????D.?繁荣的商业
二、填空题
11.如图为某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据图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
(2)该生态系统中的狐属于________级消费者;
(3)若该生态系统中的鹰、蛇、狐等受到保护,则________的数量会减少;
(4)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其组成成分中还应添加分解者和________。
12.微藻是一类体型微小,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等植物的总称,如图是以微藻为核心的某生态系统模型
(1)该模型中”微藻一虾幼体一虾一人“不能算作一条食物链,理由是________
(2)该模型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
(3)若人类大量捕捞牡,则该生态系统中虾的数量________
(4)该生态系统除上述模型中所涉及的成分外,还应具有的成分是________
13.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的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描述。请根据如图所示模型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甲模型表示生物之间碳元素的流动,则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A、C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
(2)若甲模型表示食物网,则此食物网中含有________条食物链:根据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可知,储存能量最多的是________(选填“A”、“B”或“C”)
(3)若乙模型表示动物的生命周期,C表示成蛙,那么,A表示________
14.请分析如图中两个食物网并回答:
(1)在食物网B中, 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是________。
(2)假如介壳虫在食物网A、B中同时消失(死亡), 那么对于哪一个食物网的影响更严重?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
15.在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________关系所形成的联系就叫做食物链,食物链通常是由________开始的;后一个环节的生物与前一个环节的生物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16.为了探究光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某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在两个大小、形状相同的生态瓶中加入等量的清水、河泥、小鱼及水藻,然后再把A放在光下,将B放在黑暗的环境中a实验结果见下表:
生态瓶编号 A B
瓶中小鱼生存时间(d) 实验完成时(30 d)仍存在 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生态瓶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动态平衡,原因是:其具有稳定的________来源,使植物得以进行光合作用,为鱼提供________;而动物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供植物进行________,合成有机物;同时,在河泥中还存在着许多________,它们能将动物粪便、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________,为植物生活提供________.总之,该生态瓶能通过________流动和________循环,使生态系统得以维持和发展.
(2)比较A、B两生态瓶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生态系统的存在不仅需要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非生物的物质,还需要来自系统外的________的供给.
17.图一是某同学在公园里做完调查之后,根据自己所学的生物学知识绘制的一幅结构示意图,根据你自己的相关知识解答他的一些疑难:
(1)图一中的AB代表的是生物类群,甲代表的是某些物质,请帮他将该结构图中未完善的地方完善起来:
A____________甲________
(2)如果你对图一的完善与该同学的设想一致,那么此图能否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________.请写出图中的食物链:________.
(3)图一较完整地描绘了生态系统中存在着的________现象,图中所有的生物在其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4)后来,该同学发现人们在该生态系统中大肆捕杀蛇,他十分焦急,就和同学们做了很多广告牌进行生态宣传,后来该现象得以制止,图二是该同学对该生态系统长期跟踪调查后统计的蛇的数量变化曲线,请在图二中画出同时期黄雀的数量变化大致曲线.
18.如图所示是某生态系统中三种生物数量直方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甲、乙、丙构成一条食物链,则可以表示为?________?。
(2)从三种生物的数量看,生产者是________?。
(3)甲、乙、丙数量会不断地变化,但是在一般情况下,它们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 ________?的。
四、解答题
19.我国将于2022年前后建成自己的首个空间站。为了模拟在太空环境中的生存状态,几名志愿者在一个完全密闭的循环舱内进行模拟试验。舱内栽培了小麦等25种植物,从生态学角度看该循环舱可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如图为舱内碳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循环舱内所有的小麦可视为一个________。
(2)X这类生物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
(3)图中可表示二氧化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是________。(填数字序号)
20.湖州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美称。湖州人创造了“案基鱼塘”的生态工程,通过桑叶养蚕、蚕粪养鱼、塘泥肥地的农作方式,实现了物质的良性循环和多途径利用。
(1)蚕和鱼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
(2)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看,把蚕粪作为养殖鱼类的食料,其目的是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C
解答:在上面的生态系统中,水稻是植物,属于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蝗虫是以水稻为食,属于初级消费者;青蛙是以蝗虫为食,属于次级消费者.所以它们之间的食物关系为:水稻→蝗虫→青蛙.食物链中的各种生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只要某一物种的数量发生变化,就会牵动整条食物链,从而进一步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如青蛙的数量减少,蝗虫在短时间内就会因天敌减少而数量急剧增加,蝗虫的数量增加又导致水稻的数量减少,蝗虫获取不到足够的食物,数量就会减少,所以将青蛙杀绝,蝗虫的数量变化为先增加再减少,C符合题意。
故选:C
2.答案: A
解答:A、该图的食物网为:??? ,该食物网的能量的流动特点是单向的、逐级递减,且不循环的,A符合题意。
??B、该食物链的起点是小麦,B不符合题意。
??C、流经该食物网的总能量是照射在小麦上的光合作用,C不符合题意。
??D、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图中小麦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因此,除图中所示的成分外,还缺少了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答案: B
解答:根据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定义可知,从大到小为生态系统、群落、种群、个体,B选项正确。
故选B
4.答案: B
解答:A、食物链以绿色植物为起点,A错误;
B、 草→野兔→狐狸→虎,反映了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符合食物链的要求,B正确;
C、食物链中不能有微生物,C错误;
D、箭头表示被吃的关系,选项中箭头方向错了,D错误。
故选B?
5.答案: A
解答: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因此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低,相对数量越多;营养级越高,相对数量越少。图中相对数量从多到少依次是丙、甲、乙、丁,因此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丙→甲→乙→丁。乙的数量在增加,则在一段时间内会引起该食物链中甲的数量在减少。丙和丁的数量在增加。
故答案为:A
6.答案: D
解答:A、该生态系统存在的食物链是: 草→兔→狐;草→兔→鹰;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共5条食物链;故A正确;
B、由食物链可知,属于第2营养级的有兔、鼠共2种;故B正确;
C、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会随着食物链逐级富集,所以越高等的动物有毒物质越多,即鹰最多;故C正确;
D、鹰和蛇都捕食鼠,且鹰还捕食蛇,所以蛇与鹰是竞争和捕食关系;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7.答案: A
解答:解:生态系统中能量是随食物链流动的,故是单向流动且逐级递减的;
故答案为:A。
8.答案: C
解答:解:A、蝉→螳螂→黄雀,起点生物不是绿色植物,故A错误;
B、阳光→草→兔→狐,起点生物不是绿色植物,故B错误;
C、植物→鼠→蛇→鹰,正确;
D、田鼠→蛇→鹰,起点生物不是绿色植物,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9.答案: D
解答:解:食物链中能量来源于绿色植物,生态系统中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因为能量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光能固定在有机物中的;
故答案为:D。
10.答案: C
解答:宁波奉化滕头村和鄞州区上李家村主要的发展模式是生态农业,实现废弃物的循环利用;
故答案为:C。
二、填空题
11.答案: (1)5
(2)二
(3)兔和鼠
(4)非生物成分
解答:(1)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有:1、草→兔→鹰;2、草→兔→狐;3、草→鼠→狐;4、草→鼠→鹰;5、草→鼠→蛇→鹰。共有5条食物链;
(2)根据(1)题中的食物链可知,狐以吃草的兔和鼠为食物,属于二级消费者;
(3)生态系统中鹰的食物有兔、鼠、蛇,蛇的食物是鼠,狐的食物是兔、鼠。所以当 该生态系统中的鹰、蛇、狐等受到保护之后这些生物的数量增加,它们的食物兔和鼠的数量会减少;
(4)根据生态系统的成分可知,食物网主要是生产者和消费者,还应添加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
故答案为:(1)5? (2)二? (3)兔和鼠? (4)非生物成分
12.答案: (1)虾幼体与虾之间没有食物关系
(2)6
(3)增加
(4)分解者
解答:(1)食物链是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形成的,而虾不会捕食虾幼体的,所以 微藻一虾幼体一虾一人 不能算作食物链;
(2)微藻虾人;微藻虾幼体鱼人;微藻桡足类虾人;微藻桡足类鱼人;微藻牡蛎人;微藻牡蛎幼体鱼人;所以在这个生态系统模型中共有6条食物链;
(3)若人类大量捕捞牡蛎,则同样以微藻为食的桡足类和虾的食物会增多,从而导致桡足类和虾的数量会增加;
(4)该生态系统模型中出现的生物成分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缺少分解者;
故答案为:(1) 虾幼体与虾之间没有食物关系;(2)6;(3)增加;(4)分解者。
13.答案: (1)生产者;分解者
(2)2;A
(3)受精卵
解答:(1)甲是碳元素的流动模型,即A是碳元素流动的起始点,则应该是绿色植物,属于生产者,只有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来吸收二氧化碳,形成有机物,有机物在被其他消费者所吸收,而AB的碳元素都会流向C,则说明C是分解者;
(2)当甲为食物网时,则存在AC;ABC;共2条食物链;能量在食物链中逐级递减,所以生产者中所含有的能量是最高的,即A储存能量最多;
(3)蛙是不完全变态发育,C是成蛙,则A是受精卵,B是蝌蚪;
故答案为:(1)生产者;分解者;(2)2;A;(3)受精卵。
14.答案: (1)合欢树
(2)B;理由:食物网B比食物网A所含生物物种少、结构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弱,所以受到的影响更大
解答:1)在B中,合欢树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是合欢树;
(2)假如介壳虫在食物网A、B中同时消失(死亡),那么对于食物网B的影响更严重,因为在食物网A中介壳虫消失的话,在同营养级上的蝉和蚜虫可以弥补,但在食物网B中介壳虫消失的话在同营养级上将无其他生物可以弥补可能造成该生态系统受到破坏.食物网A的营养结构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强。
故答案为:(1)合欢树;(2)食物网B, 理由:食物网B比食物网A所含生物物种少、结构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弱,所以受到的影响更大 。
15.答案: 吃与被吃;生产者;捕食关系
解答:在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关系所形成的联系就叫做食物链,食物链的起点生物是绿色植物,故食物链由生产者开始的;后一个环节的生物与前一个环节的生物之间的关系是捕食关系;
故答案为:吃与被吃、生产者、捕食关系。
三、实验探究题
16.答案: (1)能量;营养;光合作用;细菌、真菌;无机物;营养;能量;物质
(2)太阳能
解答:(1)鱼缸中,金鱼藻和金鱼通过捕食关系形成食物链,生态系统的基本过程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鱼缸中的腐生的细菌和真菌属于分解者.它们能将动物粪便、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为植物生活提供营养.鱼缸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动态平衡,主要原因是:①具有稳定的能量来源;②动物等生命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2)比较A、B两生态瓶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生态系统的存在不仅需要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非生物的物质,还需要来自系统外的太阳能的供给,使植物得以进行光合作用.
故答案为:(1)能量;营养;光合作用;细菌、真菌;无机物;营养;能量;物质;(2)太阳能.
17.答案: (1)植物;腐生的细菌真菌;水分、二氧化碳、无机盐
(2)能;植物→蝉→螳螂→黄雀→蛇
(3)物质循环
(4)
解答:(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2)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的整体;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它动物捕食的动物,中间用箭头连接;(3)图一较完整地描绘了生态系统中存在着的物质循环现象,图中所有的生物在其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4)同时期黄雀的数量变化是先上升在下降,维持生态系统中生物的动态平衡,大致曲线如下图:
故答案为:(1)植物;腐生的细菌真菌;水分、二氧化碳、无机盐;(2)能;植物→蝉→螳螂→黄雀→蛇;(3)物质循环;(4)(只要上下位置和变化趋势符合即可).
18.答案: (1)乙→甲→丙
(2)乙
(3)相对稳定
解答:(1)物质、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所以在一个生态系统内,营养级越高其生物的数量就越少,生产者是基础环节,故生产者是数量最多的.根据图一的相对数量其食物链为:乙→甲→丙。
(2)生产者处于食物链的第一个营养级,数量最多.因此从三种生物的数量看,生产者是乙。
(3)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因此甲乙丙的数量会不断地变化,但是在一般情况下,它们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故答案为:(1)乙→甲→丙???(2)?乙 ?(3)相对稳定
四、解答题
19.答案: (1)种群
(2)分解者
(3)①
解答:(1)根据种群的定义可知, 循环舱内所有的小麦可视为一个 种群;
(2)生态系统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根据循环示意图已标示的成分有生产者(小麦等植物),消费者(志愿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二氧化碳)可知,X应该是分解者;
(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二氧化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是①?。
故答案为:(1)种群? (2)分解者? (3)①
20.答案: (1)消费者
(2)使能量更多地流向鱼类(使能量更多地流向人类;提高能量利用率等)
解答:(1)桑属于生产者,蚕和鱼都属于消费者;
(2)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看,把蚕粪作为养殖鱼类的食料,其目的是使能量更多地流向鱼类(使能量更多地流向人类;提高能量利用率等);
故答案为:(1)消费者;(2)使能量更多地流向鱼类(使能量更多地流向人类;提高能量利用率等)。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