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 九年级下 第四章 第 1 节 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 九年级下 第四章 第 1 节 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2-06 09:44: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 九年级下 第三章 第 1 节 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
一、单选题
1.读图后,请分析C阶段人口迅猛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国家实行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
子多福的观念仍然支配着人们的生育观
经济飞速发展,劳动力需求增多????????????????????????
?经济和卫生事业发展迅速,死亡率降低
2.从世界范围来看,与人口过度增长无直接关系的社会问题是(?? )
A.?能源短缺???????????????????????????B.?吸毒贩毒???????????????????????????C.?环境污染???????????????????????????D.?资源短缺
3.人口的过度增长会给环境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下列不能直接说明这一事实的是(?? )
A.?随着人口的增加,资源人均占有量日渐减少????????B.?随着人口的增加,能源人均占有量日渐
C.?随着人口的增加,多种类型的环境污染加剧????????D.?随着人口的增加,传染病的种类也会增加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人口猛增引发许多社会问题????????????????????????????????B.?人口过度增长,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C.?人口猛增导致生态平衡失调????????????????????????????????D.?只要解决粮食问题就可无限增长人口
5.目前,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是(?? )
A.?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B.?控制人口,降低出生率
C.?处理好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D.?发展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
6.下列有关人类与环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随着人口激增,人类的活动已使地球受到严重损害
B.?人类已经意识到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C.?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资源在枯竭,环境被破坏
D.?我们所面临的环境是乐观的,因为每一个人都尽到了保护生物圈的责任
7.关于人口增长的看法,正确的是(?? )
A.?人多力量大,有利于建设祖国?????????????????????????????B.?人多智广,有利科研发展
C.?人多资源少,生活需求解决不了?????????????????????????D.?人多兵壮,有利于保卫祖国
8.如图所示的问题是 ( ?  ) ??
A.?工业污染?????????????????????????B.?人口增长过快?????????????????????????C.?资源匮乏?????????????????????????D.?生态破坏
9.2014年“6·5”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向污染宣战”。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叙述中与主题不相符的是(???? )
A.保护空气,减少有害气体和烟尘的排放??????????????
B.?使用填埋法处理不能降解的生活垃圾
C.?爱护水资源要节约用水和防止水体污染???????????????
D.?努力实施“绿色化学”,减少化学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10.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为了提高粮食的产量,发展密集农业??????????????????
B.?植树造林能改善局部地区的环境
C.?为了扩大耕地面积,我国南方山地丘陵地伐林造梯田??????????
D.?为改变大城市交通条件,大量使用汽车等运输工具
二、填空题
11.如图是“人口增长、自然资源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图示,根据图示回答:
(1)人口剧增必将导致:土地过度利用,其结果,粮食必然________.
(2)人口膨胀必然使自然资源________.
(3)人口剧增,环境污染将________,并使粮食不足,造成饥饿,使人口死亡率________.
12.某地现有1000公顷林场.对这片林场如何处理,有以下三种不同意见:①全部保护起来,禁止砍伐.②全部砍伐,以满足当地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③把1000公顷人工用材林地,划分为10片,每年砍伐1片,即100公顷.砍伐以后,随即补种树苗,10年后成材.
你赞成以上哪一种办法,为什么?你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________
13.近百年来,世界人口出现了________,如果人口仍按照现在这样的速度继续增长,那么, 到2050 年世界人口将超过________。人的生存离不开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除此 以外,现代社会上,人们还有多种物质和________需求。
14.使用化石能源后果:增加了大气层中的________、NO2、SO2 等含量。大气中CO2 含量上升,使得温室效应加剧,造成全球气候________;NO2、SO2 溶解到雨水中产生________,影响人类生活。
15.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均耕地面积还将进一步________,全世界的________问题面临重大挑战.
16.人类在发展自身的过程中,通过生活和生产等活动不断地???________? 和?________?着环境,与此同时,环境也总是将这些________?和________?反作用于人类。
三、实验探究题
17.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我国总人口达13亿,平均每年人口净增达0.13亿。
材料二:中国粮食总产量达4.9×108吨,居世界第一位,但人均粮食只有402千克。
材料三:我国缺水城市有300多个,全国缺煤约3×107吨,45种主要矿产中已有10多种探明储量不能满足需要。
材料四:我国每年排放二氧化碳2300万吨,排放废水360亿吨,每年产生固体垃圾约6.2亿吨。
(1)我国人口问题的突出特点是________。
(2)目前中国粮食生产的状况是 ________ 。
(3)中国资源问题的突出表现是________。
(4)简要说明我国的环境状况:________。
(5)针对以上问题,我国应长期坚持的人口政策是 ________,增加粮食总产量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
四、解答题
18.我国从1953年至今进行了6次人口普查,2011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下面是我国6次人口普查的一组数据。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
时间(年) 1953 1964 1982 1990 2000 2010
总人数(亿) 6.19 7.23 10.32 11.60 12.95 13.39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人口普查采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调________(调查、实验、模拟实验);
(2)下列关于人类必须要控制人口增长的理由,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口数量越少,人口的素质就越高
B.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C.控制人口增长可以更好地保护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圈
D.控制人口增长有利于人类世世代代有可利用的资源
(3)上表中的数据表明,当今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是???? 。
A.急剧增长
B.增速变缓
C.无明显改变
D.数量逐渐减少
(4)人口过多、人口增长过快给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带来了哪些影响?
(5)如果人类增长过慢或停止增长,会带来什么问题 ?
19.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进行了六次人口普查.下表是第三、四、五、六次人口普查的部分数据表,请仔细分析并回答问题:
次? 数 时?? 间 全国人口
总数(亿) 占人口百分比 年 增 长
率(%)


男性% 女性% 性别比%
第三次 1982.7.1 10.319 51.50 48.50 106.30 2.10
第四次 1990.7.1 11.600 51.60 48.40 106.60 1.48
第五次 2000.11.1 12.953 51.63 48.37 106.74 1.07
第六次 2010.11.1 13.705 51.27 48.73 105.20 0.57
我国人口普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社会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历次普查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 ).
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
D.测量法
(2)请在如图坐标图中画出第五次普查的全国人口总数直方图.
(3)1982年,我国将计划生育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我国计划生育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自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年增长率呈现逐年________趋势.
(4)提高人口素质的关键措施是________;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禁止________.是为了减少________病的发生.
(5)在我国总人口中,男女性别呈现出的特点是男性________(多于、等于、少于)女性,请你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看法.________.
20.如图是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请根据该图回答下列问题:
(1)1949年与1849年相比较,我国人口增长了________亿,平均每年增加了________人.
(2)1990年与1949年相比较,我国人口增长了________亿,增长至________%,平均每年增加________人.
(3)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增长最慢的时期是________.增长最快的时 期是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D
解答: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大下降,人口出生率不断上升,使我国人口迅速增长。
故答案为:D
2.答案: B
解答:能源短缺,指能源的供应不能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的现象。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已进入大量消耗能源阶段,而自身能源又贫乏。 资源短缺属于资源科技学科,是指资源需求量超过资源供应量的现象。环境污染按属性分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水体污染。显性污染,隐性污染。按人类活动分工业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农业环境污染。这些和人口过度增长有直接关系,因为人口过度增长,能源资源用的数量更增多了,环境污染人口过度增长,污染环境的人数增多,对环境也是一种破坏,吸毒贩毒是与人口过度增长无直接关系的社会问题。
故答案为:B
3.答案: D
解答:A、随着人口的增加,越多的人用资源,所以资源人均占有量就会减少,?这的确是人口的过度增长会给环境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A不符合题意。
? B、随着人口的增加,需要用能源的人不断增多,因此能源人均占有量日渐减少,B不符合题意。
? C、随着人口的增加,由于人口素质不高,那么导致更多的人污染环境,所以多种类型的环境污染加剧,C不符合题意。
??D、随着人口的增加,传染病的种类也会增加,并不是直接说明了人口的过度增长会给环境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4.答案: D
解答:A、人口过渡增长导致的失业问题可能引发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A不符合题意。
??B、随着人口的过渡增长,人类对环境的冲击和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毁林开荒、开垦草原、围湖造田等措施,改变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使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B不符合题意。
??C、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气候失调,洪水、旱涝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导致人类居住的环境质量下降,C不符合题意。
??D、粮食问题也属于制约人口增长的众多因素之一,可是人并不是解决了吃饭问题就能够生存的,比如衣、住、行、资源、环境以及教育、医疗和就业等众多问题,同样在制约着人口的增长,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5.答案: C
解答:由于人口素质不高,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大力发展经济,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为大力发展经济,大量燃烧煤、石油等资源,排放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吸收热量,致使全球气温升高,全球人口迅速增长,为了满足新增人口对粮食需要,发展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 对环境中的资源的需求量增加,造成资源的过度利用,造成资源危机,进一步破坏生态环境,环境质量下降。环境污染也是迅速地增长,资源的数量是在不断地减少, 控制人口,降低出生率就是处理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因此目前,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是处理好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故答案为:C
6.答案: D
解答: A、人口的激增,越多的人需要更多的资源,所以使得地球受到严重损害,A不符合题意。
??B、人类已经意识到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如建立自然保护区等,B不符合题意。
??C、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资源在枯竭,环境被破坏,如能源匮乏等,C不符合题意。
??D、我们所面临的环境是不容乐观的,每一个人并没有真正的去履行保护生物圈的责任,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7.答案: C
解答:人口增长需要消耗巨大的资源,而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会给地球带来巨大的破坏和压力;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8.答案: B
解答:题图所示问题是人口增长过快。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9.答案: B
解答:A.保护空气就要减少有害气体和烟尘的排放。A不符合题意。
B.用填埋法处理不能降解的生活垃圾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资源。B符合题意。
C.爱护水资源就要节约用水和防止水体污染。C不符合题意。
D.绿色化学就是要求把化学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0.答案: B
解答:A.为了提高粮食的产量,发展密集农业??会造成环境污染,能源密集型农业指的是机械化程度高的国家,要依靠石油等能源来带动机器的工作,也存在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的现象,甚至过量使用农药和化肥,造成土壤板结,肥力下降,造成农田生态系统被破坏的现象。A不符合题意。
B.植树造林能改善局部地区的环境,可以减少温室效应等现象。B符合题意。
C.为了扩大耕地面积,我国南方山地丘陵地伐林造梯田,是伐林造田,是破坏生态系统的行为。C不符合题意。
D.大量使用汽车等运输工具,汽车汽油的燃烧会造成空气污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二、填空题
11.答案: (1)减产
(2)加剧枯竭
(3)加剧;升高
解答:(1)土地过度利用,会导致土壤变得贫瘠,粮食则必然会减产;
(2)由图可知,人口增加,导致自然急剧的减少,最终枯竭;
(3)由图可知,人口增加,环境污染水平急剧增加,而最终导致人口数量急剧的减少;
故答案为:(1)减产;(2)加剧枯竭;(3)加剧;升高。
12.答案: 赞成第三种方法,原因是第三种方法及实现了经济效益,又及时补苗,还能完成林场肩负的生态任务,暂时还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
解答: ①全部保护起来,禁止砍伐,属于对自然资源的浪费,不可取;
②全部砍伐,以满足当地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这种做法属于毁灭性利用,也不合理;
③把1000公顷人工用材林地,划分为10片,每年砍伐1片,即100公顷.砍伐以后,随即补种树苗,10年后成材,这种利用方法最合理,即可以从林场中获取木材,又不破坏林场的生态环境;
故答案为: 赞成第三种方法,原因是第三种方法及实现了经济效益,又及时补苗,还能完成林场肩负的生态任务,暂时还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
13.答案: 快速增长;100亿;空气;水;食物;精神
解答:近百年来,世界人口出现了快速增长,如果人口仍按照现在这样的速度继续增长,那么,到 2050 年世界人口将超过 100 亿。人的生存离不开空气、水和食物。除此以外,现代社会上,人们还有多种物质和精神需求。
故答案为:快速增长;100 亿;空气;水;食物;精神
14.答案: CO2;变暖;酸雨
解答:人类燃烧煤和石油来获取能量,增加了大气层中的 CO2 、NO2 、SO2 等含量。大气中 CO2 含量上升,使得温室效应失控,造成全球气候变暖;NO2 、SO2 溶解到雨水中产生酸雨,影响人类生活。
故答案为:CO2;变暖;酸雨
15.答案: 减少;环境
解答:解:人口增长速度加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科学技术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特别是医疗卫生发展延长了人们的平均寿命、降低了新生儿的死亡率等.提高了人的平均寿命,降低了新生儿的死亡率等. 如果照目前的人口增长趋势,人均耕地面积还将进一步减少,世界人口总有一天会超出地球的承载力,将会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是对全世界的环境问题面临重大挑战.
故答案为:减少;环境
16.答案: 影响;改变;影响;变化
解答:人类生活在相应的自然环境之中,自然环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各种资源,同时也接纳并转化人类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人们通过生活和生产等活动不断地影响和改变着环境,与此同时,环境也总是将这些影响和变化反作用于人类。
故答案为:影响;改变;影响;变化
三、实验探究题
17.答案: (1)人口多、增长快
(2)总产量高、人均占有量低
(3)资源短缺
(4)环境污染严重
(5)实行计划生育;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解答:(1)材料一中给予的信息是:我国总人口达13亿,平均每年人口净增达0.13亿,可知我国人口问题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多、增长快。
(2)材料二中给予的信息是:我国粮食总产量达4.9×108吨,居世界第一位,但人均粮食只有402千克,可知我国目前粮食生产的状况是总产量高、人均占有量低? 。
(3)材料三中给予的信息是:我国缺水城市有300多个,全国缺煤约3×107吨,45种主要矿产中已有10多种探明储量不能满足需要,可知中国资源问题的突出表现是资源短缺。
(4)材料四中给予的信息是:我国每年排放二氧化碳2300万吨,排放废水360亿吨,每年产生固体垃圾约6.2亿吨,可知环境污染严重? 。
(5)由材料一可知我国人口问题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多、增长快,所以通过计划生育能够有效控制人口快速增长这一问题;由材料二可知我国目前人均占有量低 ,所以在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的基础上能够提高人均占有量。
故答案为:(1)人口多、增长快
(2)总产量高、人均占有量低
(3)资源短缺
(4)环境污染严重 ?
(5)实行计划生育;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四、解答题
18.答案: (1)调查
(2)A
(3)B
(4)住房紧张,就业困难,交通拥挤,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社会矛盾加剧等
(5)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等
解答:(1)上述人口普查采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调查。
?(2)下列关于人类必须要控制人口增长的理由,不正确是人口数量越少,人口的素质就越高,因为人口数量减少,并不能提升人口的素质。
?(3)由图表中可以发现,当今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是增速变缓。
?(4)人口过多、人口增长过快给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带来的影响是住房紧张,就业困难,交通拥挤,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社会矛盾加剧等。
(5)如果人类增长过慢或停止增长,会带来的问题是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等
?故答案为:(1)调查(2)A(3)B(4)住房紧张,就业困难,交通拥挤,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社会矛盾加剧等 (5)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等
19.答案: (1)C
(2)见图:
(3)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下降
(4)优生;近亲结婚;遗传
(5)多于;人们重男轻女现象还是很严重,会给社会带来不安定的因素
解答:(1)人口普查是一次大型的调查活动,需要统计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属于科学研究中的调查法.(2)直方图可以形象直观展示数据之间的差距.坐标图的横坐标表示人口普查的次数,我们可在第五次的上方划两条与其他几次直方图相等间距的两条竖线,在纵坐标找着示12.953的点,水平划一横线,三线相交形成的直方图即为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直方图.最后在直方图的上方写上数值:12.953
⑶我国把计划生育列为一项基本国策的目的是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其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由表格的最后一栏可以看出,年增长率逐渐下降.(4)坚持晚婚、晚育,对于国家来说,有利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对于个人来说,有利于青年的健康、工作和学习.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优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禁止近亲结婚可以减少后代得遗传病的可能性.(5)第三次人口普查时,男性占人口百分比为51.50%,女性占人口百分比为48.50%,男性多于女性;第四次人口普查时,男性占人口百分比为51.60%,女性占人口百分比为48.40%,男性多于女性;第五次人口普查时,男性占人口百分比为51.63%,女性占人口百分比为48.37%,男性多于女性;第六次人口普查时,男性占人口百分比为51.27%,女性占人口百分比为48.73%,男性多于女性.所以,在我国总人口中,男女性别呈现出的特点是男性多于女性.谈谈看法时可以从折射出的社会问题方面来进行思考,只要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C;(2)见图: ;(3)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下降;(4)优生;近亲结婚;遗传;(5)多于;说明人们重男轻女现象还是很严重,会给社会带来不安定的因素.(其它合理答案也可给分)
20.答案: (1)1.3;1300000
(2)5.6;204;1358537
(3)17世纪以前;1949以后
解答:(1)1849年至1949年我国人口增加了1.3亿.100年间增加了1.3亿,平均每年增加了1300000 人.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里,我国人口每增加1亿人的时间,逐渐缩短,其中只经过5年就增加了1.1亿人口的1966年至1971年;(2)由统计图可得:1949年到1990年我国人口增长为:11﹣5.4=5.6(亿),由1949年的5.4亿到1990年的11亿增长至11÷5.4×100%=204%;1949年到1990年间共41年增长5.6亿,平均每年增加560000000÷41=1358537 (人).(3)从图中可以看出:17世纪以前,是我国人口增长最慢的时期.我国人口增长最慢的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大下降,人口出生率不断上升,使我国人口迅速增长.从图中可以看出:自1949﹣1990年我国人口增长最快,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全国大约少生了约4亿人,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故答案为:(1)1.3;1300000 ;(2)5.6;204;1358537;(3)17世纪以前;1949以后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