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高二必修三5.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ppt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版高二必修三5.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ppt课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1-12-15 09:43: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问题探讨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也是顺着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即食物链和食物网这个主渠道进行循环流动的。前面讲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是不同的,能量在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单向不循环的。而物质循环是在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可以反复出现,是循环流动的。那么,生态系统中物质到底是怎样循环的呢?
引言
学习新课
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基本元素在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循环运动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物质循环的概念
注意:
(1)生态系统:是指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2)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基本元素。
(3)循环:是指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循环运动。
2、物质循环的特点
(1)具有全球性,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2)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周而复始进行循环。
(3)循环过程中物质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以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
水是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约占体重的60%~95%,体内进行一切生化反应都离不开水。地球上水通过蒸发、降雨、植物的蒸腾、吸收等过程反复循环。
水循环
碳元素约占生物体干重的49%,碳是有机化合物的“骨架”,没有碳就没有生命。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是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的。
二、碳循环
(1)碳的循环过程
(1)碳循环的形式:
(2)碳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3)碳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
(4)碳进入生物体的途径:
(5)碳在生物体之间传递途径:
(6)碳进入大气的途径:
CO2;
CO2和碳酸盐;
含碳有机物;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食物链;
①生物的呼吸作用
②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③化石燃料的燃烧
2、碳循环的特点
在自然状态下,植物光合作用的速率与生物的呼吸作用和分解者的分解作用速率大致相等,大气中的CO2 含量处于稳定状态。
温室效应
1.形成原因:
由于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人类大量燃烧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使地层中经过千百万年而积
存的碳元素,在很短的时间内释放出来,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迅速增加,形成“温室效应”。
2.危害:
加快极地冰川的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进而对陆地生态系统和人类的生存构成威胁。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形式
特点
范围
联系
主要以有机物形式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生态系统的各营养级
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在生物
群落与无机环境间反复循环
反复循环维持生态平衡
全球生物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二者相互伴随,相辅相承,
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三、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三、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1、物质循环的概念
2、物质循环的特点
知识小结
1、碳循环的过程
二、碳循环
2、碳循环的特点
1.为什么肉类食品的价格比小白菜价格高?
林德曼能量流动的“十分之一定律”
2.如D鱼体重增加1kg,约需 浮游植物。
1000kg
巩固练习
3、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示意图,请据图
回答:
(1)本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是从【 】 固定
太阳能开始的。
(2)碳元素在大气中与A、
B、C之间的流动是以
的形式进行的,在生态系统各成分中,A为
B为
(3)图中,D C的过程是通过 作用实现
的;C D的过程是通过 作用实现的。
D
C
B
A
C
生产者
CO2
消费者
分解者
光合
呼吸
4、识图作答:
(1)写出①②③④的生理过程及⑤产生CO2的方式。
①____ ②____ ③____
④____ ⑤____
(2)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以____形式进行循环。
(3)碳循环中最简单的循环途径是在____ 和大气之间的循环。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微生物分解作用
呼吸作用
燃烧
CO2
绿色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