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高二必修三5.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ppt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版高二必修三5.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ppt课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3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1-12-15 09:44: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人教新课标版高二必修三
5.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少量砍伐森林中的树木,森林的结构功能不会破坏。
  草原上适量放养牲畜,草原不至于破坏。
  适度捕捉生态系统中的动物,也不会导致种群严重减小,更不会灭绝。
  右图是美国科学家于1984年开始兴建的“生物圈Ⅱ号”实验室,1993年1月建成后8位科学家入住里面欲通过自己生产各种生存所需在里面生活两年,结果才过了一年多一点就因里面氧气减少、粮食减产不得不撒出。
  该实验说明,在目前技术条件下要在生物圈之外建一个适于人类生活的生态系统是非常困难的。因为系统的稳定性很难做到。
  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自我调节能力的机制是负反馈调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来自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两个方面。
  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使自身结构功能维持原状的能力。
抵抗力稳定性的特征:
  生态系统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强。
抵抗力稳定性的概念:
抵抗力稳定性的特征:
1、各营养级的生物数量越多,占有的能量多,抵抗力稳定性越高。
抵抗力很强
抵抗力较弱
抵抗力很强
抵抗力较弱
抵抗力稳定性的特征:
1、各营养级的生物数量越多,占有的能量多,抵抗力稳定性越高。
2、生物种类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渠道越多,抵抗力稳定性越高。
抵抗力很强
抵抗力较弱
抵抗力稳定性的特征:
抵抗力很强
抵抗力较弱
2、生物种类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渠道越多,抵抗力稳定性越高。
抵抗力稳定性的特征:
抵抗力很强
抵抗力较弱
2、生物种类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渠道越多,抵抗力稳定性越高。
抵抗力稳定性的特征:
  生态系统受到外界干扰使自身结构功能破坏后恢复原状的能力。
恢复力稳定性的特征:
  生态系统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恢复力稳定性越弱。
恢复力稳定性的概念:
恢复力稳定性高的生态系统的特征:
各营养级的生物个体小,数量多,繁殖快。生物种类较少,物种扩张受到的制约较小。
恢复力强
恢复力弱
生物能以休眠方式渡过不利时期或产生适应新环境的新类型。
恢复力强
恢复力较弱
恢复力稳定性高的生态系统的特征:
抵抗力稳定性
恢复力稳定性
稳定性
生物量、生态系统复杂程度等
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
  对一个生态系统来说,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存在相反关系。
生物种类较少,物种扩张受到的制约较小。
抵抗力弱 恢复力强
抵抗力强 恢复力弱
生物个体小,繁殖快。能以休眠方式渡过不利时期或产生适应新环境的变异。
抵抗力弱 恢复力强
抵抗力强 恢复力弱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一个适宜稳定的环境。
  人类的发展离不开一个适宜稳定的环境。
  走持续发展的道路需要一个适宜稳定的环境。
保持与提高生物的数量,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
保护草本、苔藓、地衣等耐性强,繁殖快的小植物和各种小型动物,提高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
保护和建设多种不同类型的局部生态系统,形成互补生态。提高生态系统的综合稳定性。
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